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其观察结果可能相同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一个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规律
2.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20s末开始刹车,经5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
A.1:4 B.1:2 C.2:1 D.4:1
3.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的电线杆共用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则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定义加速度a=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Δv和Δt无关
5.如图所示是M、N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M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N物体做曲线运动
C.秒内M、N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秒末M、N两物体的瞬时速度相等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t单位为s,单位为m)由此可知该物体什么时刻速度为0( )
A.末 B.末 C.末 D.末
7.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为零
C.物体在时间内的加速度比的小
D.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比的大
8.如图所示为一物体的图线,则由图可知,不正确的是( )
A.第二个内位移为零 B.内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
C.末加速度为零 D.内位移为
9.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路程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10.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同地出发,其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B.0~t2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位移小于乙物体通过的位移
C.0~t1时间内,甲物体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D.t2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小于乙物体的速度
11.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设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车厢间间隙可以不计)( )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B.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
C.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
D.在相等的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
12.某同学研究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在实验室借助于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描绘出两个物体的运动图像为a、b。如图所示,a为直线,b为抛物线,且交点对应坐标为(1,6),(3,12)。仔细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2
B.物体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7m/s
C.t=3s时,两个物体相距最远
D.物体A在t=0时刻位于所取的坐标原点正向4m处
13.已知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秒内,第2秒内, 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1:1 B.1:2:3
C.1:3:5 D.1:4:9
14.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乙为抛物线 ( )
A.在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为零,乙的速度不为零
B.在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
C.在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
D.在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1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O、A、B、C四点,A、B间的距离为,B、C间的距离为,已知物体通过段、段所用的时间相等,OA段的时间是段时间的2倍。则O与A的距离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题)
16.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0m/s,在第1s 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它的加速度为_____m/s2,在最初的3s内位移为_____m.
17.以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则汽车在制动后内前进__________.
1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 5t + 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求该质点:
(1)第1s内的位移是______;
(2)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3)2s末的速度是______;
19.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和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求:(本题(2)、(3)小题计算结果数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纸带中标出的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s。
(2)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m/s
(3)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
三、综合题(共4题)
20.以36km/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5s其速度减小为18km/h.求:(1)汽车的加速度;(2)12s末的速度;
21.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0m/s,加速度大小为4m/s2.
求:①汽车速度减为一半时所经历的时间.
②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的位移多大?
③汽车第6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2.我国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全社会倡导机动车礼让行人并遵守交通信号灯。某路段允许汽车通行的最大速度为,汽车做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和,汽车的车长均为,汽车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第一辆汽车的前端与停止线对齐,相邻汽车的前车后端与后车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绿灯亮灯时长为,司机的反应均为。
(1)某司机开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突然发现有行人准备过斑马线,反应后立即刹车,匀减速运动到停止线处刚好停止,求汽车刹车后第内的平均速度和准备刹车时离停止线的距离。
(2)若在某红绿灯路口有多辆车等待通行,第一辆车司机看到绿灯亮,反应后启动车辆,后车司机均看到前车启动,反应后再启动车,所有车辆启动后均以加速度,加速到允许通行的最大速度行驶,求绿灯亮起多长时间第10辆车后端恰好通过停止线。
23.某电梯从3楼出发,下降至2楼略停后继续下降到1楼,随后又载人上升至2楼停下。请大致绘出这段时间内的v-t图。设向下为速度v坐标的正方向。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C
6.C
7.C
8.C
9.B
10.A
11.A
12.B
13.C
14.C
15.A
16.2 15
17.27
18.6m 7m/s 9m/s
19.0.1 0.55 0.76
20.(1)-1m/s2 (2)零
21.2s,50m,0
22.(1),;(2)
23.
3楼到2楼,先加速再减速,2楼到1楼过程一样,也是先加速后减速,载人后上升至2楼,反向加速(即加速度与正方向相反)至匀速再反向匀减速(即加速度与正方向相同)。设向下为速度v坐标的正方向,故图像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