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B.用食醋浸泡鸡蛋,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
C.淬火后的钢针能够弯曲
D.将木炭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振荡,红色变浅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溶解少量的硝酸钾固体
C.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氯化钠就不会从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来
3.下列物质分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酒精 C.食用油 D.冰块
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装置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观察乳化现象
C.验证质量守恒
D.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概念中的“最小”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B.饱和溶液有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D.合金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通过一定的化学变化而合成的物质
6.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形成100mL酒精溶液
B.1g石灰石粉末与20g水混合,形成21g溶液
C.3g氢气与2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7g水
D.10g氢氧化钠稀溶液与10g硫酸铜溶液混合,形成20g混合溶液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氧气急救病人
C.钨用于制作白炽灯的灯丝 D.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剂
8.富氧水是加压条件下溶入较多氧分子的水,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下列有关富氧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 B.含氢、氧两种元素
C.所含氧分子不运动 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9.在相同温度下,将50g和100g饱和的KNO3溶液分别蒸发掉10g水和20g水,分别析出ag和bg溶质。则a和b的关系是
A.2a=b B.a=b C.a=2b D.a10.欲使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氨气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方法是
A.减少压强,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C.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升高温度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2.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CuCl2 B.FeCl3 C.FeSO4 D.MgSO4
二、简答题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一条信息是_____.
(2)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现有2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及足够多的蔗糖固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表:(不用写出计算过程)
(1)
方案 配制时所需药品及用量
方案一 ______
方案二 ______
方案三 ______
(2)配制溶液过程中,若需要用量筒量取水配制溶液时,小明同学仰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三、推断题
15.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的b物质,得到b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16.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实验题
17.在农业上,KNO3 常用于配制无土栽培的营养液。
(1)试计算:
①KNO3 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②K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以下是某校实验小组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100g16%硝酸钾溶液请回答:
①需要水的体积为 ___________ mL;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_(填 10、50 或 100)mL 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___ 。
A.硝酸钾固体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
B.烧杯内有水
C.用量筒取水的体积时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
D.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③将上述溶液稀释成 8%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3)如图所示,将水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关于烧杯中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增加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18.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g;若称量时错把氯化钠放到了右盘(1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称取的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
(3)所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______(填“10mL”或“50mL”)。
(4)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F操作中溶液洒落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9.将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投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发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0.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钾和氯化钾,十五中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水中碳酸钾的含量,提取50g废水样品于容器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如图。请计算:
(提示: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钾不与酸反应)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该废水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D 6.C 7.B 8.B 9.A 10.C 11.D 12.D
13.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加入溶质 增大
14.10g蔗糖固体和40g水 25g40%蔗糖溶液和25g水 20g15%的蔗糖溶液7g蔗糖和23g水 偏小
15.75 a>b>c
16.Zn(NO3)2 Fe(NO3)2 Ag、Fe Zn Ag、Fe 小于
17.
(1) 7∶24
13.9%
(2) 84
100 搅拌,加速溶解 ABC 100
(3)C
18.
(1) 药匙 烧杯
(2) 7.5 6.5
(3) 42.5 50ml
(4)搅拌,加速溶解
(5) 偏高 无影响
19.
(1)2.2
(2)设参与反应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3.65g
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7.3%
答: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20.
(1)2.2g
(2)设生成2.2g的二氧化碳需碳酸钾的质量为x。
x=6.9g;
废水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废水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13.8%。
(3)设生成2.2g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y。
y=8.7g;
答:反应后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8.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