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其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2.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邀而来。“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
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 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全球化使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冷战结束后,有些政治评论员对冷战时期的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态度由批评转为赞扬,称赞它们具有控制军事冲突升级的能力。据此可知( )
A.新的不稳定因素威胁世界和平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大国对抗的风险已不存在
4.两极格局瓦解后,叙利亚民族、宗教问题不断发展,引发叙利亚危机。2015年美国总统宣称不向叙利亚派兵。如图为当时的政治讽刺漫画。由此可知( )
A.中国经济发展制约美国不出兵 B.中国协助美国维护中东和平
C.美国对外交往凸显霸权主义 D.美国的冷战思维影响到中东
5.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旨在强调( )。
A.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
C.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 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6.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加。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截至2018年1月,中国同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协议,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派出近4万人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说明( )
A.中国是一个爱和平、负责任的现代化强国 B.中国已成功取得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
C.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已经发生了逆转 D.中国面对全球化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7.多极化追求权力在国家间的多元分布,否定某一国家对权力的垄断,提倡多国协商解决问题,防止大国霸权的倾向。据此可知,多极化趋势( )
A.促使大国政治地位边缘化 B.消除了战争爆发的潜在威胁
C.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8.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倡议和思想,先后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体现了( )
A.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B.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
C.中国同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
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9.“铸剑为犁”出自《孔子家语·致思》。《孔子家语·致思》中载:“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下图为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
A.反帝 B.和平 C.共享 D.发展
10.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于2015年底正式成立,它是中国主导创建的政府间性质的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截至目前,亚投行成员总数达到100个。亚投行的设立体现了中国( )
A.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B.不断创新投资和融资形式
C.致力于区域金融合作 D.致力于改变国际金融旧秩序
11.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曾经加入苏联的国家与中国对抗西方的一种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据此我们可以得出( )
A.二者对世界局势有清晰认识 B.二者对上合的性质认识不清
C.世界上冷战思维仍占主流 D.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2.2015年11月16日,为期两天的G20峰会落下帷幕。G20诞生于1999年,又称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由此推断G20建立的作用是( )
A.标志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B.促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解决全球发展的南北差距 D.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3.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曾说: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战争是“以原则和价值名义,而不是以国家利益的名义进行的战争,这在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以原则和价值名义”的实质是( )
A.宣扬联合国精神 B.彰显人道主义 C.体现两极对立 D.推行强权政治
14.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人只能得到面包屑。”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加重 B.能源危机严重 C.粮食短缺加剧 D.贫富分化严重
15.索马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只有400美元。自从九十年代政府垮台之后,索马里就一直深陷内战之中,贫苦的索马里人为了生计,不得已去劫持船舶以换得赎金。这便是索马里海盗出现的根本原因。索马里海盗的出现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D.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16.据联合国有关机构2014年的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资产占人类财富总量的近40%,而最贫困的50%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根据英国一家慈善组织正式公布的《2018全球贫富差距报告》,全球前26个大富豪的资产,相当于地球上最贫困得38亿人口的全部财产。这一材料表明( )
A.当今世界并不安宁 B.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
C.全球范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D.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阿以争端至今没有解决;2011年发生的叙利亚内战,到2018年1月已经导致540万人沦为难民,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这两个事件昭示我们( )
A.当今世界地区矛盾冲突不断
B.局部动荡无碍世界和平大局
C.世界仍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仍然存在
D.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
18.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快速蔓延。危难之际,中国将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悉数公开,中国及时与全球科技界共享科学数据、技术成果和疫情防控策略,中国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全球抗疫行动。材料说明( )
A.各国应该退回到之前自我封闭的状态 B.人类在灾难面前往往束于无策
C.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疾病发源地的责任 D.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二、材料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绵延不绝,与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在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发展中,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陆地与海洋、人类与自然等领域的互动几乎无处不在。
——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等
材料二 有学者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国内媒体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产生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西方学者和媒体则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政治安全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共同发展的战略。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沿线各国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但在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并不高。
——摘编自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视野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快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建议。
20.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活动中日益引起重视的生存策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危机到来,各国匆忙应对:
美国 英国 法国
1930年通过的臭名昭著的《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将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50%左右。罗斯福新政时放弃金本位制度, 实行美元贬值。 1931年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50%,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 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今世界,“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并存治理赤字、民主赤字等此起彼伏。……新时代的“哈姆雷特之问”,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搞好“公转”。
——据《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国应对危机做法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欧盟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而上合组织没有推动地区政治一体化,这是两者的区别所在,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肯定与支持,说明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排除B项。目前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原因。
3.答案:A
解析:有些政治评论员赞扬冷战是因为“它们具有控制军事冲突升级的能力”,这从反面说明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威胁了世界和平,故A项正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由材料无法得出,故B项错误;到目前为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故C项错误;冷战结束之后,大国对抗的风险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可知,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是要由多数人和国家来确立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旨在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全球治理格局决定于国际力量的对比和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A、B、D三项排除。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全球化挑战,中国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D正确;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是爱和平、负责任的国家,但并非现代化强国,A错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主导世界经济发展,B错误;和平与发展依旧是当今时代的主题,C错误。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B
解析:“铸剑为犁”体现的是对战争的反思,故A项错误;“铸剑为犁”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故B项正确;“铸剑为犁”无法体现共享、发展的理念,故C、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由“是中国主导创建的政府间性质的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并联系所学可知,这是中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投融资的形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区域多边开发”,并非单纯的金融合作,排除C项;D项缺乏材料依据。
11.答案:B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合作与交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它是不结盟的、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开放性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材料中西方学者和俄罗斯学者的观点带有鲜明的冷战思维,显然二者对上合的性质认识不清,B项正确。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冷战已经结束,二者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A项排除;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只代表个别学者的观点,不能得出世界上冷战思维仍占主流,C项错误;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
12.答案:D
解析:多极化趋势早已出现,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与材料信息“发达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G20的建立仅能缩小南北差距,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因此其无法解决南北发展的差距,故C项错误;从“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可知,G20的建立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约轰炸南联盟,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打击一个主权国家,其实质是推行强权政治,故D项正确,A项错误。这次轰炸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故B项错误。北约轰炸南联盟发生于1999年,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从“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人只能得到面包屑”可知,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分化严重。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1)意义: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促进了全球文明的发展等。
(2)同:两者都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一体化;两者在不同时期都扩大了倡议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异:“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同发展为根本属性,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务实合作为导向;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经济战略,美国试图通过附加诸多不平等条件的援助控制欧洲,与苏联冷战对抗。建议:向世界积极宣扬“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人们对其的了解;用实际合作成果向外部世界展示其共同发展的根本属性。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并结合所学丝绸之路开通的全球意义进行分析。
第(2)问,同根据材料二“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产生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西方学者和媒体则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政治安全战略”等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异根据材料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马歇尔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建议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学者和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加强与各地区实质性的合作等方面作答。
20.答案:(1)共同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危害: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更加紧张,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2)意义:有利于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将……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实行美元贬值”“对进口货物征税50%”“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提高关税”“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贸易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其危害。
第(2)问,由材料二“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贏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搞好‘公转’”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