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峰峰春光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25 11:3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命题人:常云卿 审题人:许哲峰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1月 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P:31 Mg:24 Zn:65Ca:40 Ba:137 S:32 Al:27 Cl:35.5 Fe:56 Cu:64 Ag:108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生锈   B.食物腐烂   C.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
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氯化镁 D.食盐
3.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
A.NaOH    B.HC1    C.NaCl     D.CuSO4
4.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5.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B.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
D.镀锌的铁比镀锡的铁耐用
6.2A(g)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 )
A.加压 B.减压   C.升温 D.降温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且已知C2H2(g)+ 5/2 O2(g)=2CO2(g)+ H2O(l)
△H=-1300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2.5NA个O2消耗时,放出2600kJ 热量
B.当有4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热量
C.若生成NA个水蒸气分子焓变为△H’,则△H’<△H
D.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
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介质中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 4e一= 4OH-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1-- 2e一 =C12↑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 2e— = Fe2+
9.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 ΔH<0 的
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B.ΔH的值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锌为负极
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22.4L(标况)
10.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0.1 s B.2.5 s C.5 s D.10 s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相关的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1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 N2O4 △ H<0,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①颜色 ②平均摩尔质量 ③质量 ④压强 ⑤密度,其中达到新平衡前不变的是
A.③⑤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程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14.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 △H<0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K2 = K1 B.c2(CO) = c2(H2O)  
  C.K2 >K1 D.c1(CO)>c2(CO)
15.将1 mol H2(g)和2 molI2(g)置于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H2(g)+I2(g) 2HI(g) ΔH<0,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Ⅱ)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w(HI)的变化曲线如图(Ⅰ)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1 mol N2
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充入1 mol H2(g)和2 molI2(g)
16.如图,A池用石墨电极电解NaOH溶液,B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池中d极产生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池为电解池,B池为原电池
B.d、e两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C.e极应为粗铜板材料 D.B池中e极质量增加12.8g
17.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数:a>b+c
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
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 共49分)
18.(6分)从 H+、Cu2+、Na+、SO42-、Cl-中选择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使之符合下列要求。
(1)以石墨棒为电极,电解时电解质质量减小,水量不变,应选用的电解质是 。
(2)以石墨棒为电极,电解时电解质质量不变,水量减少,应选用的电解质是 。
(3)以石墨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电解时电解质和水量都减少,应选用的电解质是       。
19.(6分)反应A(g)+B(s)C(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C的速率:
(1) 升温 ; (2) 增大压强 ; (3) 增大容器容积 ;
(4) 加入A ; (5) 加入B ; (6) 加正催化剂 。
20.(8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一个体系的焓(H)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ΔH”表示,ΔH=H(终态)-H(始态)。
(1)化学反应中的ΔH是以   的形式体现的。
对于化学反应A+B=C+D,若H(A)+H(B)>H(C)+H(D),则该反应的ΔH为 0(填“大于”.“小于”),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
已知:H2(g) + Cl2(g) = 2HCl(g)ΔH= -185 kJ·mol-1 ,ΔH(H2)= 436 kJ·mol-1 ,
ΔH(Cl2)= 247 kJ·mol-1。则ΔH(HCl)= _____。
(3)Hess G.H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之后认为,只要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则化学反应的ΔH便是定值,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有名的“Hess定律”。
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 ΔH = -25 kJ·mol-1
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 = - 47 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 ΔH = 19 kJ·mol-1
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 。
21.(11分)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氯化铜溶液、硫酸铁溶液、盐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
     。
②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 ,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 ,正极 。若不能后面两空不填。
③若电池反应为:Cu+2H+= Cu2++H2,该电池属于原电池还是电解池?请写出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④有M、N两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相近,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M、N两种金属的活泼性。   。
22.(18分)(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     
    ,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 O2 (g) 2SO3(g) △H< 0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 。
②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 ,二氧化硫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
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
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 。
④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
因是 (用文字表达)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1)加快 (2)加快 (3)减慢 (4)加快 (5)不变 (6)加快
20、(1) 热能;小于; 放热
(2)434 kJ·mol-1
(3) FeO(s)+CO(g)==Fe(s)+CO2(g) ΔH= -11 kJ·mol-1
21、形成原电池加速铝导线的腐蚀能,Cu-2e-= Cu2+,2Fe3+ +2e-=2Fe2+,电解池,阳极铜,阴极碳棒,稀硫酸作电解液,用M、N作电极,盐酸作电解液构成原电池,观察产生气泡情况
22、(18分)(1)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① ②增大 增大 减小
③15—20min 25—30min ④增加了O2的浓度 (每空2分)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 新课堂试卷命题结构分析表
题号
考点
分值
难易度预设
题源
备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