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6 23: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步练习
1.[2020·苏州]工业化的标志,就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的转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从1928年到1940年的12年里,苏联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数量,在其他国家需要30至50年。与苏联劳动力快速转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废除封建农奴制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行新经济政策 D.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2.斯大林说过:“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由此可以看出,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商业
3.1920年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苏俄政府开始实行(  )
A.工业化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4.下图中苏联工业产值增长最快的阶段的出现是因为(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5.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6.下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和平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7.[2020·广东]1927年苏联的粮食收购量比上年减少30%,斯大林认为这是小农经济分散性导致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联(  )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发展商品经济
C.大力推行工业化 D.实行农业集体化
8.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9.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流行的宣传画《在斯大林领导下奋勇前进》。由斯大林所开创的经济建设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
D.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10. 对于20世纪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的特点是(  )
A.多党制代替了一党专政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全面实施市场经济管理模式
D.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11.到1920年,俄国工人中出现了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由此可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首要目的是(  )
A.发展生产 B.维护政权
C.反抗侵略 D.镇压工人
12.1921年,列宁对美国商人哈默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  )
A.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13.正如列宁所强调的,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这一点产生了巨大意义。这一“让步”(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C.改变了苏俄的社会性质
D.导致苏联经济体制僵化
14.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据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15.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千米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
A.实行计划经济 B.经济比例失调
C.产品质量低劣 D.资源消耗严重
16.下图是发生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现象。我国发生的类似事件是(  )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苏联流传着一则笑话:美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时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则笑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苏联接待官员风趣幽默
C.苏联工业生产超越美国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并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材料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弊端:
图一 海报:工业化之路    图二 跛足巨人
(2)读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后来形成了怎样的发展模式。
(3)材料二中图二漫画揭示了苏联经济发展的何种现象?
(4)苏联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国内矛盾激化,1856—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约290次,为此,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使俄国走向强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欧洲强国的沙皇俄国卷入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动乱中,雄心勃勃地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产生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实施大事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联)政府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所采取的主要手段。
材料三 在列强环伺的险恶环境中,苏联一旦落后,必然挨打。因此,苏联必须依靠自身,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斯大林指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在斯大林时期,为了快速发展重工业,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3)材料三中斯大林对苏联经济政策调整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他调整经济政策的原因。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俄(苏)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什么认识?
答 案
1.D 2.A 3.C 4.B 5.B
6.D 7.C 8.C 9.B 10.B
11.D 12.C 13.B 14.D 15.A
16.B 17.D
18.(1)措施: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作用: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模式:苏联模式。
(3)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比例失调。
(4)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要抓产品和产量,也要抓创新和质量;要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等。
19.(1)加剧了欧洲列强的争霸;扩大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2)颁布法令;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3)必须加快发展重工业。(意思对即可)
原因:严峻的国际形势;苏联被资本主义列强包围,不能利用国外的市场和资源;苏联自身工业发展的需要(苏联当时经济落后,需要尽快建立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斯大林本身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
(4)要适时进行改革;要重视发展经济;经济政策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