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新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新泰市新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25 11:3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汶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题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Zn 65
lg5=0.7 lg2=0.3
第I卷(选择题 ,共46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其原因是
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2.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02(g)=H20(g) △H=akJ.mol-1
H2(g)+1/202(g)=H20(1) △H=bkJ.mol-1
2H2(g)+02(g)=2H20(1) △H=c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a=b D.2b=c
3.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Zn + 2MnO2 + H2O ZnO + 2Mn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65g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1mol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
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实现:Fe+H2SO4=FeSO4+H2↑反应的是
A.用导线将铁片和铜片连接后,放入一盛有稀 H2SO4溶液的烧杯中
B.Cu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一定量的H2SO4溶液
C.Cu片作阴极,铁片作阳极,电解一定量的H2SO4溶液
D.将铁片直接放入一盛有稀 H2SO4溶液的烧杯中
5.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6.野外作业时,可用原电池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加热食品。由铁屑、炭粒、食盐、水、空气组成的原电池中,铁屑作
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7.有A、B、C、D四种金属,已知:D投入水中可与水剧烈反应;用A和C作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时,C为正极;B和C的离子共存于电解液中,以石墨为电极电解时阴极析出B。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D>B>A   B.B>D>C>A  C.D>A>C>B   D.D>C>A>B
8.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 Cl2时,有0.2 mol电子转移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在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X气体和1molY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X(g)+Y(g) 3Z(g) +2W (g),在某一时刻达到化学平衡时,测得的下列各生成物的浓度数据肯定错误的是
A.C(Z)=0.75 mol/L B.C(Z)=1. 20 mol/L
C.C(W)=0.80 mol/L D.C(W)=1.00 mol/L
10.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0.01 mol/(L?s) B.v (B)=0.02 mol/(L?s)
C.v (B)=0.60mol/(L?min) D.v (C)=1.0mol/(L?min)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12.一定温度下,反应H2(g) + X2(g) 2 HX(g)的平衡常数为64,将2 mol H2和2 mol X2通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该温度下H2的平衡转化率为
A.20﹪ B.40﹪ C. 60﹪ D.80﹪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的转化率减小了
C.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a>b
14.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CO2(g)+H2(g) △H?< 0 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15.某温度下,反应SO2(g)+ 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A. 2500 B. 100 C. 4×10-4 D. 2×10-2
1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17.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B.加入少量水,v(H2)增大
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
18.常温下, pH等于1与pH等于5的两强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
A.1.3 B.4.7 C. 5.3 D.5.7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4分)
注意:把第Ⅱ卷答案做在答题纸上,不要在试题上作答。
19.(7分)某兴趣小组采用如下方法制作氢氧燃料电池。
(1)如图A所示:a, b均为多孔石墨棒,其中a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b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电解质溶液为NaOH,则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a极 ___ b极
电解反应方程式为 。由于使用多孔石墨棒,此时生成的氢气及氧气中有一部分被石墨棒吸附。
(2)然后如图B所示,移走直流电源,在a, b极间连接一个小灯炮,可以看到灯泡发光。此时的电流方向是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
A B
NaOH溶液 NaOH溶液
20.(14分)己知A(g) + B(g) C(s) + 2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L·mol-1
1.7
1.1
1.0
0.5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 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的A和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 = 0.03 mol·L-1·s-1,则6s时c(A) =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 ;(填变大、变小、不变)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D和A的物质的量相等
(4) 1200℃时反应C(S)+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mol·L-1。
21. (14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生产中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若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ΔH<0 ,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前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2)平衡后,若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加了催化剂 B.增大容器体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一定量N2
(3)若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 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
200
300
400
k
K1
K2
0.5
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比较K1 、K2的大小,K1__ _____ K2 (填“<”“>”或“=”);
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
B、v(N2)正=3 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400℃时,反应2NH3(g) 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当测得NH3、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 mol和1 mol时,则该反应的
v(N2)正______v(N2) 逆 (填“<”“>”或“=”)。
22.(10分) 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3)2NNH2(l)+ 2N2O4(1) = 2CO2(g) + 3N2(g)+ 4H2O(g) (I)
(1)反应(I)中还原剂是 。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2NO2(g) (Ⅱ)
当温度降低时,气体颜色变浅,则反应(Ⅱ)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一定温度下,反应(II)的焓变为△H。现将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2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0~2s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O4)= mol·L-1·s-1。
23.(9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在X极附近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当电路中有0. 2摩尔电子通过时,X极产生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
②检验Y电极产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电解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要用电解方法实现将铁片镀上一层金属铜,则 :
电解液a选用______________溶液;X电极的材料是
②Y电极反应式是 。
③已知开始时铁片与铜片的质量相同,当电路中有0. 4摩尔电子通过时,
两极质量相差 克。
新汶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化学答题纸
19.(每空1分,共7分)
(1) ;

(2) ;
;

20. (每空2分,共14分)
(1) ;
(2) ; ;
(3) (4)
21. (每空2分,14分)
⑴ ; , ⑵
⑶ ① ② ③ ;
22.(每空2分,共10分)
⑴ ⑵
(3) ; ;
23.(每空1分,共9分)
(1) ① , ,




(2) ①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化学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D
D
B
A
B
C
D
D
A
B
D
C
B
C
D
C
A
19.(每空1分,共7分)
(1) 4OH- =2H2O + O2↑+4e-
4H+ + 4e- =2H2↑
总 2H2O 2H2↑ + O2↑
(2) a→b O2 + 2 H2O+ 4e-=4OH- 2H2+4OH- - 4e =4H2O+ -
2H2 + O2 == 2H2O
20. (每空2分,共14分) (1) C(D) < (2)0.22 mol·L-1 0.9mol 不变
C(A)C(B)
(3) bc (4)2.5
21. (每空2分,14分)
⑴ 0.01 mol·L-1·min-1 50 , ⑵C、D
⑶ ①> ②C ③ 2 ; >
22.(每空2分,共10分)
⑴(CH3)2NNH2 ⑵ 吸热 (3)a,d; 不变;0.2
23.(每空1分,共9分)(1) ①2H+ + 2e- = H2 溶液变红 2.24
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Y极开口处,试纸变蓝,说明有CI2生成。
③2NaCl + 2H2O === 2NaOH + Cl2 ↑+ H2 ↑
(2) ① CuSO4 Fe ② Cu — 2 e- == Cu 2+ ③ 25.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