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7 08: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同步练习
1.【2020·辽宁大连模拟】《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最震惊世界的是(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
D.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2.“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伟大实践”是指(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C.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2021·郑州模拟】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  )
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
4.【2021·嘉峪关期末】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该事件成了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攻占巴士底狱
C.德国闪击波兰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5.【2021·东城期末】下图是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被捕的画面。他被捕的缘由是他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这一刺杀事件(  )
A.导致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
B.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C.迫使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
6.【2021·安阳模拟】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材料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  )
A.具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B.确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C.导致了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D.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7.【2021·潍坊期末】毛泽东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该公约(  )
A.尊重了中国的主权
B.解决了美、日在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C.维持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D.实现了美国“门户开放”等目的
8.某政策实行初期,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能帮助他们同小生产者的涣散性作斗争,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对他们是有利的。该政策的特点是(  )
A.坚持政府控制国家经济
B.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
9.【2021·合肥模拟】“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B.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
C.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D.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0.【2021·福建】下列对表格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渊源(部分)
观点1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观点2 欧洲两大军事对抗组织的出现
观点3 德国的崛起与欧洲各国的军备竞赛
观点4 巴尔干危机埋下战争祸根
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
B.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
C.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
11.【2021·河源模拟】1921年10月,列宁总结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这表明,列宁已认识到(  )
A.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稳定政治局势的必要性
C.市场机制价值重大 D.着力调整工农业的比重
12.【2021·济南模拟】1919年6月,某报纸发文说:“600万人躺在坟墓中,3个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这次“瓜分地球”的结果,导致(  )
A.一战后日本的实力被严重削弱
B.形成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C.加剧多方矛盾,埋下战争隐患
D.确立了新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激化而引发战争
C.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D.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14.【2021·广东】1921年,列宁曾就新经济政策说过,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可能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列宁强调的是(  )
A.加快农业集体化的紧迫性
B.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
C.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可能性
D.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15.【2021·南京】1918年,面对国内外敌人的勾结,苏俄红军唱着“一起去参军,勇敢地去作战,为苏维埃政权……”纷纷奔向杀敌战场。红军战士积极参战是为了(  )
A.反抗临时政府镇压 B.捍卫十月革命成果
C.抵御普奥联军进攻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16.战争与和平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陈老师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战争爆发原因)
(1)下面两个统计图分别反映了一战前的什么问题?
任务二 (军事集团形成)
(2)观察下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列强矛盾示意图,写出与序号①②③相对应的内容。
任务三 (大战相关史事)
(3)下面两则资料分别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事件,根据资料进行简要评述。
资料一 射向斐迪南大公夫妇的两颗子弹竟然引爆了整个世界,霍布斯鲍姆很刻薄地将这所谓的一战导火索称为“一个无能的学生恐怖分子在欧洲大陆被遗忘一角的行动”。
资料二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其中,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B
6.A 7.D 8.B 9.C 10.C
11.C 12.C 13.D 14.B 15.B
16.(1)第一个统计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第二个统计图反映了列强军费开支大幅增加,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
(2)①三国同盟;②三国协约;③英国。
(3)资料一:萨拉热窝事件。资料二:凡尔登战役。
萨拉热窝事件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但普林西普的刺杀行动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德、法两军伤亡惨重,证明了战争的残酷性;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任选一个事件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