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四季的形成》课件(27张PPT)+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四季的形成》课件(27张PPT)+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07 23:11: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四季的形成》练习
一、填空题
1、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作______。
2、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______有关。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
4、地球_____和_____倾斜,使太阳的照射角度和地球上的气温都发生变化。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二十四节气实质上反映了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
2、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
3、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大约是一年。( )
4、地轴是倾斜的,指向始终不变。( )
5、物体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的交替
C.四季变化
2、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地轴转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也不同
B.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始终是竖直的
C.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才有四季
3、我国古人在研究四季变化时,发现每天正午的物体影子最短的季节是( )
A.春季和秋季 B.夏季 C.冬季
4、下列名称中,不是二十四节气的是( )
A.清明 B.冬至 C.春节
5、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
B.地球上同一地点,阳光照射的角度变化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四、连线题
把地球自转与公转和产生的现象用线连接。
四季变化现象
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
昼夜更替现象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
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五、实验题
下面是一根标杆在阳光下的标影图,经过一年观测,发现标杆影子的长度始终在A-C之间变化。
(1)在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过程中,标杆的长短变化规律是怎样的?(用“长、短、适中”进行描述)
(2)如果影子正好落在A处,此时是一年中的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3)下列日期中,影子最长的可能是哪一天?为什么?
A.3月21日 B.6月27日 C.12月23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转
2、公转
3、自西向东
4、公转 地轴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四、连线题
五、实验题
(1)适中-短-适中-长
(2)冬季,因为冬季影子最长。
(3)C 因为冬季影子最长,C项日期属于冬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1.3《四季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题 四季的形成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5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现象,能将地球公转与一年当中气温变化、太阳照射角度变化等自然现象建立联系,解释四季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利用地球仪和电灯或手电筒等模拟地球公转过程。科学态度:通过模拟实验开展四季形成原因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能力。
重点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现象,解释四季的成因。
难点 能利用地球仪和电灯或手电筒等模拟地球公转过程,能将地球公转与一年当中气温变化太阳照射角度变化等自然现象建立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一猜: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原来是一家,禾火二人相对坐,夕阳底下一对瓜。 (打四个字)明确:春、夏、秋、冬。2、春花秋实、夏雨冬雪……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猜谜语回答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科学实践: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1、四季气温变化与太阳的照射和影子长短的关系(1)观察每幅图片是什么季节?人们的着装为什么不同?明确:春秋——凉爽夏——炎热东——寒冷(2)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 明确:(3)这是我们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做过的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哪一个热水器温度最高?为什么? 明确:中间的热水器温度最高,因为受到太阳直射。(4)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怎样知道一年四季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 明确:夏季影子短,冬季影子长。根据一年四季中影子的长短变化就可以大致判断一年四季太阳的照射角度各不相同。我们古人就发现同一个地点,同一根木棍在正午时间,影子的长短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夏季太阳直射角度最大,气温最高;冬季太阳直射角度最小,气温最低;春秋季太阳直射角度适中,气温适中。 太阳直射的角度不同,使地球接受太阳的光和热总量也不同,因而造成四季的气温变化。(5)四季气温变化与太阳的照射和影子长短的关系地球上同一地区四季的变化与太阳的直射和斜射有关。2、四季太阳照射角度与地球公转,探究四季照射角度的变化规律(1)阅读资料,了解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2)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明确:(3)随着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同一位置上物体影子的长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实验材料:橡皮泥、地球仪、电灯、牙签、直尺等。实验过程:①在四个地球仪中间放一盏灯当作太阳。②调整地轴倾斜指向北方。③在北半球一个地方立一根标杆。④地球仪绕“太阳”公转。有标杆面自转朝向“太阳”(如图)⑤观察测量记录在A、B、C、D四个方位标杆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照射角度。实验记录:(4)根据实验观察,能推测出地球在A、B、C、D四个位置上时,我国北方的气温情况和哪个季节吗?明确:(5)根据实验结果,说一说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明确: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二、拓展与应用:二十四节气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昼夜的长短、正午的影长等变化,在一年当中定出的24个时间点。这些时间点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有关。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写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还发现农事活动与节气之间的密切关系,留下了许多广为流传的农事谚语,对于我国的农事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三、单元小结◆昼夜交替的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地球的自转是围绕地轴、沿着自西向东的方向进行的;◆日出时间不同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的变化是地轴倾斜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的交替 C.四季变化2.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地轴转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也不同 B.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始终是竖直的C.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才有四季3.我国古人在研究四季变化时,发现每天正午的物体影子最短的季节是( ) A.春季和秋季 B.夏季 C.冬季4.下列名称中,不是二十四节气的是( ) A.清明 B.冬至 C.春节5.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 B.地球上同一地点,阳光照射的角度变化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二)判断题1.二十四节气实质上反映了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2.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3.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大约是一年。( )4.地轴是倾斜的,指向始终不变。( )5.物体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 )五、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收集更多的有关二十节气谚语。 观察图片回答归纳四季气温变化规律,分析原因回顾,回答回答阅读资料总结,填写表格阅读资料回答观察交流准备实验材料按步骤实验填写实验记录推测解释阅读资料回顾总结独立完成 了解四季气温变化与太阳的照射和影子长短的关系。知道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现象,解释四季的成因。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之间关系。总结单元所学知识点。完成达标测评拓宽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四季的形成
人教鄂教版 五年级下
新知导入
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原来是一家,禾火二人相对坐,夕阳底下一对瓜。
(打四个字)
猜一猜
新知导入
春花秋实、夏雨冬雪……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新知讲解
科学实践: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
1.四季气温变化与太阳的
照射和影子长短的关系
观察每幅图片是什么季节?人们的着装为什么不同?
春秋:凉爽
夏天:炎热
冬天:寒冷
新知讲解
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
在我国大部分四季分明的地区,春季和秋季较为凉爽,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地球所接受太阳传递的光和热总量不同,造成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
新知讲解
这是我们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做过的一个实验。
在相同条件下,哪一个热水器温度最高?为什么?
中间的热水器温度最高,因为受到太阳直射。
新知讲解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
怎样知道一年四季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
根据一年四季中影子的长短变化就可以大致判断一年四季太阳的照射角度各不相同。
新知讲解
我们古人就发现同一个地点,同一根木棍在正午时间,影子的长短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
新知讲解
太阳直射的角度不同,使地球接受太阳的光和热总量也不同,因而造成四季的气温变化。
夏季太阳直射角度最大,气温最高;
冬季太阳直射角度最小,气温最低;
春秋季太阳直射角度适中,气温适中。
新知讲解
四季气温变化与太阳的照射和影子长短的关系
四季 太阳照射 影子长短 气温




直射角度适中
直射角度适中
直射角度最大
直射角度最小
适中
适中
最短
最长
适中
适中
最高
最低
地球上同一地区四季的变化与太阳的直射和斜射有关
新知讲解
2.四季太阳照射角度与地球公转
探究四季照射角度的变化规律
阅读资料,了解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公转。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方向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大约为一年。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指向始终不变。
新知讲解
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新知讲解
随着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同一位置上物体影子的长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实验材料
新知讲解
实验过程
①在四个地球仪中间放一盏灯当作太阳。
②调整地轴倾斜指向北方。
③在北半球一个地方立一根标杆。
④地球仪绕“太阳”公转。有标杆面自转朝向“太阳”(如图)
⑤观察测量记录在A、B、C、D四个方位标杆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照射角度。
新知讲解
公转地点 杆 影 长 短 太阳照射角度
A
B
C
D
5cm
12cm
5cm
2cm
斜射(适中)
直射
斜射(最大)
斜射(适中)
实验记录
新知讲解
根据实验观察,能推测出地球在A、B、C、D四个位置上时,我国北方的气温情况和哪个季节吗?
新知讲解
根据实验结果,说一说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
新知讲解
拓展与应用:二十四节气
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昼夜的长短、正午的影长等变化,在一年当中定出的24个时间点。这些时间点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有关。
新知讲解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写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新知讲解
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还发现农事活动与节气之间的密切关系,留下了许多广为流传的农事谚语,对于我国的农事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新知讲解
单元小结
◆昼夜交替的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地球的自转是围绕地轴、沿着自西向东的方向进行的;
◆日出时间不同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四季的变化是地轴倾斜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的交替
C.四季变化
2.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地轴转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也不同
B.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始终是竖直的
C.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才有四季
C
C
课堂练习
3.我国古人在研究四季变化时,发现每天正午的物体影子最短的季节是( )
A.春季和秋季 B.夏季 C.冬季
4.下列名称中,不是二十四节气的是( )
A.清明 B.冬至 C.春节
5.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
B.地球上同一地点,阳光照射的角度变化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B
C
B
课堂练习
1.二十四节气实质上反映了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
2.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
3.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大约是一年。( )
4.地轴是倾斜的,指向始终不变。( )
5.物体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 )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
板书设计
四季的形成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变化,气温随之发生变化
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收集更多的有关二十节气谚语。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