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外国肖像画赏析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外国肖像画代表作,了解肖像画诞生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阅读、讨论,让学生动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感受外国肖像画的艺术美并用语言评述,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欣赏肖像画作品,引导学生对外国肖像画的发展、演变、重要画家、经典代表作品有所了解,并能从中获得对肖像艺术审美享受。
2、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发展、辩证的眼光来理解、接纳外国肖像画艺术随时代变化所表现的各种形式、风格。
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阅读、讨论等方法,采取互动、合作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料
板 书 设 计 第一课 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赏析 达芬奇:《蒙娜丽莎》、《自画像》 拉斐尔:《雅典学院》 梵高:《自画像》 毕加索:《朵拉玛尔的肖像》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 个性化补充
新课引入: 师:出示人物的照片和自画像,提问:"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 生:照片捕捉人物真实,快捷;自画像的线条,结构突显个性,情感。 师:相机发明之前,肖像画一直是作为记录,再现人物相貌,精神特征的主要表现手段.如果没有肖像画,我们能知道达*芬奇是什么样子吗? 生:不知道。 师:看来肖像画还挺重要,能让我们认识古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外国肖像画赏析。
亮标: 通过欣赏,阅读,讨论,让学生动起来,发现和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来评述作品. 自学指导 师:阅览本课内容,提问:肖像画定义和分类。 生:肖像画是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包括头像、半身像 、全身像 、 群像等。 教学流程:从庞贝《罗马少女》开始——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自画像》——拉斐尔《雅典学院》——18,19世纪西班牙戈雅《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19世纪法国画家大卫歌颂大革命的杰作《马拉之死》——现代绘画代表画家凡*高,毕加索,莫迪里阿尼的作品。 重点欣赏: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自画像》 师:介绍达芬奇生平故事。 蒙娜丽莎美吗,她的微笑神秘吗? 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师:比较《蒙娜丽莎》,《自画像》,你觉得蒙娜丽莎的原形是达*芬奇吗? 生:有点相似又不太像。 拉斐尔《雅典学院》 师:欣赏《雅典学院》,表现的是什么场景?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柏拉图的头像正是以达*芬奇为范本的。 生:真的是耶! 凡·高《自画像》 师:介绍凡·高生平故事。 提问:他的《自画像》很多,你喜欢哪个年代的, 为什么? 生: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师:相机的发明促使画家思考肖像画真正的艺术价值。1886年的《自画像》较写实,1887在笔触上作了尝试,1888年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1889年旋转的笔触抒发了他内心如火的创作激情。 毕加索《朵拉·玛尔的肖像》—莫迪里阿尼《戴帽的芙劳》 师:介绍毕加索生平故事。与凡·高相比,毕加索走得更远,《朵》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它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生:视觉冲击力很强,人物很怪异,装饰性强 师:毕加索敢于摒弃旧风,探索新的风格样式.《朵》将人物的形体进行了分解和重新组合,目的是多视点地表现人物不同的面以及多变的情感. 师: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别具一格,《戴》一下子就让我们从中读出忧郁的情绪,你觉得他是采用什么方法做到这一点的呢学生活动:人物的脸,脖子好象特别长,眼睛细细地,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评讲与拓展 发动学生学大师,尝试在造型,色彩或艺术构思上转换学习,以自己,家中亲人或班级同学为原型,进行肖像画创造练习.要求:注意观察特征,争取在外形相似的基础上进一步描绘人物神态气质.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大家已初步了解外国肖像画艺术的成就,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课堂训练: 每位同学在本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幅肖像画作品,尝试写下自己的欣赏体会。
作业与 练习 每位同学在本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幅肖像画作品,尝试写下自己的欣赏体会。
教学 反思 新学期的第一堂美术课是欣赏"外国肖像画",目的是使同学们对外国肖像画艺术发展的变化及风格流派形成初步认识。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我确实花了些心思。比如,在介绍重要画家的生平简历时,不妨多讲些他们小时的励志故事,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同学们可从中得到些启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