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1-25 21:1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气温的变化,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通过图表比较学会对气温曲线图的整体感知。
3、经过探讨交流,学会气温曲线图的细节分析。
4、学会运用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绘制气温曲线图。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气温的变化
2、气温曲线图的读析和绘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突破:
1、参观气象台站
2、生活体验及感受
3、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联系气象站获取气温的相关知识
(2)各种气温资料及各种景观图
(3)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参观气象站
(2)复习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教师教学方法
(1)由生活体验和感受入手,引导探讨
2、学生学习方法
参观、举例说明、讨论、交流、归纳、绘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谈当天或有特征的某日对气温的感受
新课:
一、气温与生活
1、提出问题:“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气温有关?”
2、学生讨论:(分小组)可以从衣、食、住、行来思考,也可以以某一天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3、阅读思考:(课本P50资料)资料中的五个例子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与气温的关系。(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
4、归纳:气温与人类关系密切
二、气温的变化
(一)气温的描述
1、情景再现:回忆参观气象站的情景
(1)说说气温的观测和记录
(2)你最关心一天中的什么气温?为什么?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2、读图思考交流:展示:图3.10
(1)读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数值,这些数值是如何得来的?
(2)日平均气温多少℃?是怎样得来的?
3、全班交流:观测得到一天中最高气温约15℃,最低气温约4℃左右;计算得到日平均气温约10℃。
4、试一试:
(1)用计算日平均气温的方法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2)可以用哪些词语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
5、学生相互交流后回答: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承转:日常生活中大家对气温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气温是变化的。
(二)气温的变化
1、展示图景并提出问题:
展示:蚌埠地区春、夏、秋、冬图景。
(1)一天当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2)一年当中,气温又是怎样变化的?
请根据自己对蚌埠地区气温变化的直接感受和亲身体验认真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2、分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3、小结: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气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
4、读图观察(图3.12《气温日变化》)
(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多少℃?各出现在什么时间?
(2)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是多少℃?叫什么名称?
5、阅读资料
蚌埠地区各月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1
5.1
9.9
16.2
21.7
25.7
28.5
27.2
23.4
17.6
10.4
4.7
(1)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各是多少℃?
(2)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多少℃?叫什么名称?
7、图表比较:展示图表
蚌埠地区2004年10月30日气温统计表及气温变化曲线图
时间
气温(℃)
2时
20.1
8时
20.9
14时
30.2
20时
25.8
蚌埠地区各月平均气温表及气温变化曲线图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气温(℃)
2.1
5.1
9.9
16.2
月份
5月
6月
7月
8月
气温(℃)
21.7
25.7
28.5
27.2
月份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23.4
17.6
10.4
4.7
哪种表达方式能直观地反映出气温的变化。
8、指导阅读气温曲线图。
9、找一找:
(1)你能从蚌埠气温曲线图中寻找出多少条有关气温的信息?
(2)学生分组寻找。
(3)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平均气温等)
10、试一试
(1)展示蚌埠地区不同季节某天的气温曲线图。
比较这三幅图后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展示不同温度带的气温曲线图及景观图。
将风景图与相应的气温曲线图组合在一起。
(3)归纳:不同季节气温日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不同地区气温变化规律也是不相同的。
11、绘制气温曲线图。
(1)回顾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
(2)读课本P52活动中的绘图步骤。
(3)根据蚌埠地区气温资料和坐标图绘出气温曲线图。
(4)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画图。
12、作品欣赏
(1)有选择的将学生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或贴在黑板上。
(2)欣赏点评作品。
13、总结新课。
(1)学生交流学会哪些知识和技能。
(2)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生讲教师板书)。
①气温与生活关系密切
日变化 不同季节
年变化 不同地区
阅读
绘制
14、课后拓展
(1)收集最近一周气温资料,绘制一周气温曲线图。
(2)说说这一周气温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