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复习导学案
课前诊断:
______ :由_____通过__________获得,由_____运输。
植物生活需要的营养物质 ______ _____ :由____从土壤中吸收,由_____运输。
_____
复习目标一: 了解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自学指导一:先独立填写知识回顾一,不会的先空着。然后阅读课本48-49页的内容再次填写,还是不会的,组内、组间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进行熟记,以同桌提问的形式进行检查。
知识回顾一: ①水是植物体的重要_____成分
② 体内水分充足,植株的姿态正常,叶片舒展,利于进行__________
1、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③水是_____作用的原料
④______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⑤_____作用散失水,
2、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植被类型的差异主要是因为______的不同。
跟踪练系一:
[独立完成练习,然后组内核对。分歧处在组内、组间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植物吸收来的水分的作用的是( )
①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②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③参与蒸腾作用,;④溶解并运输无机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④。
复习目标二:能说出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自学指导二:先独立填写知识回顾二,不会的先空着。阅读课本52-54页的文字及图示后再次填写。还是不会的,组内、组间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进行熟记,以同桌提问的形式检查。
知识回顾二:
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区,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该区生有大量__________。
4、水分的运输途径:根毛吸收的水分 根内的______ 茎内木质部中的_______
叶脉中的______ 叶肉细胞 _____(99%的水) 大气
① 中空的管道是_____,位于_____,能由_____向_____运输_____
5、运输营养物质的结构: ② 不中空的是_____,位于_____,能由_____向_____运输_____
两者中由活细胞构成的是_____
跟踪联系二:
[立完成练习,然后组内核对。分歧处在组内、组间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1、为提高成活率,移栽植物幼苗时,根部总带一个土坨,其原因是( )
A保护幼根和根毛 B降低蒸腾作用 C抑制根吸收水分 D降低光合作用
2、(2009德州)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大量根毛的存在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B筛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C 根、茎、叶中的导管是相通的
D导管中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 茎 叶”
复习目标三: 识别叶片的基本结构,说出蒸腾作用的意义。
自学指导三:先独立填写知识回顾三,不会的先空着。然后阅读课本58页最后一段和59页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阅读课本59页第二段和60页的内容再次填写。还是不会的,组内、组间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进行熟记,以组内成员提问的形式检查。
知识回顾三:
表皮:具有____作用,其上有____,它是植物_______的门户,也是_____的窗口
6、叶片的结构 _____:含有叶绿体,能进行_______作用
_____:含有导管和筛管,具有______作用
促进植物从土壤中_____
7、蒸腾作用的意义 促进植物体内_____、_____的运输
_____ 植物体的温度
8、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_____,增加降水
保持_____,补充_____
跟踪联系三:
[独立完成练习,然后组内核对。分歧处在组内、组间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有能力的同学继续做选做题]
1、右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①和⑥是_______
②和③是____ ④是_______ ⑧是_____由一对半月⑦_______构成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____,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从符号_____处进入叶内,所需的水分通过图中符号_____所示的部分运输而来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植物的气孔很小,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
(2)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
(3)森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4)蒸腾作用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选做题 :
1、下列哪种情况下,植物的气孔会关闭( )
A 雨天过后 B浇水以后 C 叶面喷水后 D夏季晴天午后
2、叶片植物经常萎蔫对生长是有害的,农业生产上常用第粘性的塑料喷洒在叶的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它能使氧气、二氧化碳和光线透过,水则不能透过,则该薄膜使用的情况是( )
A连续降雨时 B 秋末落叶时 C春季的强光下 D低温环境中
达标检测:独立完成检测,不得交流。
1、有的参天大树可高达百米,它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能向上输送到顶端,其动力主要来自( ) A 输导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2、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气孔 导管 根毛 B 根毛 气孔 导管 C根毛 导管 气孔 D导管 气孔 根毛
3、“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是因为植物( )
A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三者都是
4、移栽幼苗时,为提高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②不要碰掉枝叶 ③剪去部分老叶 ④ 给植物遮阴
⑤及时施肥 ⑥尽快给植物光照,以制造营养 ⑦根部带土坨
A ①③⑤⑥⑦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③④⑤
错题整理:
课下预习:
制造有机物:结论:叶片的 产生淀粉
相关实验 演示实验
产生氧气 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普利斯特利实验
利用二氧化碳 结论:植物能更新污浊的
光能
表达式:二氧化碳╉ (储存能量)╉氧气
1光合作用 叶绿体
实质: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并释放出 的过程。
满足自身 、 、繁殖需要
意义 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应用:合理密植
吸收空气中的氧
演示实验 产生二氧化碳 ------有机物分解
释放能量
2呼吸作用 概念:细胞利用 ,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表达式: 有机物(储能)╉ 二氧化碳┼ ┼ 能量
部位:在细胞的 中进行
意义:
[精题解析]
[例一](2005湖南益阳)一些老人特别喜欢早晨到树林里锻炼身体,感到空气清新,主要原因是( )
中氧含量高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空气中水蒸气多 D、空气中有毒气体、灰尘减少
{例二}(2006 莱芜)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限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叶片A
透明塑料袋
绿色部分
叶片B
非绿色部分
固体氢氧化钠
(1)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固体氢氧化钠的用途是 。(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将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 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4)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 ;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 。
[例3](2006 四川资阳)家庭中一般是利用冰箱来储存水果和蔬菜,利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冰箱能延长果蔬储存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C、 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D、减少环境中氧气的含量,减缓呼吸作用
[例4](2006。山东淄博)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说明( )
A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 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强
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