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第6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第6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3 09:1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题。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B. 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C. 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D. ④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 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某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词不符合区域②景观的是( )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对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大致为我国6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①大致沿秦岭—长江一线
C. ②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③为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对我国四大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平原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 高原山地多集中在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C. 畜牧业区多集中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 工业基地多集中在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北方地区,1月气温在0℃以上
B. 乙属于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的第三阶梯
C. 丙是青藏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
D. 丁为西北地区,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的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地区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甜菜等农产品
B. 丙地区气候高寒,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C. 丁是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D. 乙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农作物可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上海的小梦想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读图回答下列题。
下列城市与省区名称、简称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哈尔滨-黑龙江-黑 B. 乌鲁木齐-新疆-陇
C. 昆明-贵州-黔 D. 广州-广东-桂
四条游览线路中,经过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四条游览线路中,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A. ①线“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 ②线“沙漠驼铃映晚霞”
C. ③线“蓝天白云,三河马在欢快地穿梭”
D. ④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四大地理区域位置、轮廓示意图,完成题。
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②—“登高望远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
C.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域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B. ②区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 ③区域红土地和紫土地广布 D. ④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域有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B. ②区域举办那达慕大会
C. ③区域过年时家家户户做米糕 D. ④区域迎送宾客献哈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洞庭湖退耕换湖 B.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 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题。
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的区域是( )
A. 甲、丙 B. 丙、丁 C. 乙、丁 D. 甲、乙
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北京年降水量的是( )
A. 1 000 毫米 B. 200毫米 C. 680毫米 D. 880毫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 乙区域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C. 丙区域深居内陆,降水少,水土流失严重
D. 丁区域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主要为河谷农业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理区域划分界线①②③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A. 气候、降水、地形 B. 地形、气候、降水
C. 地形、降水、气候 D. 降水、地形、气候
甲区域()
A. 以平原、盆地为主 B. 河湖众多
C. 气候干旱 D. 森林密布
丁区域()
A. 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B. 是大江大河发源地
C. 交通工具多为骆驼 D. 传统民居是竹楼
下列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多发生在丙区域的是()
A.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 天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蟹肉香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二、综合题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
(2)自然环境对民居有较大的影响,图2中的民居属于A地区的是___________(填数码代号),①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上(填地形区)。南北方民居“南尖北平”从自然因素分析主要受当地的____________(降水/气温)影响形成的。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区域名称是:B_______C_______
(2)图上A和B之间的大致界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即______--淮河一线.这一线是一月份_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区域所在的干湿区主要为_______区。
(3)A区域农业以旱作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糖料作物是_______。
(4)D地区深居内陆距海洋远,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其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______。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1)及“月平均气温和逐月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区域②和③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区域③和④大致以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等温线为界;作为新能源之一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2)区域②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地区,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典型自然特征是_________,区域内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_______河;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全称)。
(3)区域①的农业以_________业为主,当地有一种特色主食叫“糌粑”,食材主要来自当地的农作物_________;区域④是我国粮棉油的重要产区,区域内居民大多以_________为主食。
( 4)M、N代表分布于我国的两种气候类型,其中分布于区域③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区域③是我国粮食作物_________的主要分布区。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请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地区水热条件最好,耕地多为______(填“旱地”或“水田”)。该地区北侧界线与_______(填山脉名称)—淮河一线最为接近,此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 ℃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
(2)北方地区大多数地方年平均降水量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800毫米。该地区粮食作物以________(填“水稻”或“小麦”)为主。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_______(填“干旱”或“湿润”),农业以________(填“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4)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地区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填“地形地势”或“海陆位置”)。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B、B
【解析】
1. 【分析】本题考查了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①地区是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盛产小麦,居民多以面食为主食, 如馒头、包子、饺子、烙饼、拉面、刀削面等;
②地区是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湿润区,水田广布,盛产稻谷,居民多以米饭为主食,特色食品也多以大米为原料,如汤圆、年糕、米粉等;
③地区是西北地区,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④地区是青藏地区,当地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2. 【分析】本题考查了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西北地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南方地区。
故选B。
3~4.【答案】D、C
【解析】
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①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吻合,②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不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③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故选D。
4.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平原区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高原山地多集中在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畜牧业区多集中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工业基地多集中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故选C。
5~6.【答案】C、D
【解析】
5.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甲北方地区,1月气温在0℃以下,乙属于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丙是青藏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丁为西北地区,受季风影响小。
故选C。
6.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甲北方地区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甜菜等农产品,丙青藏地区气候高寒,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丁是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水资源,乙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到三熟。故选D。
7~9.【答案】A、B、B
【解析】
7.【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行政区划,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省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哈尔滨-黑龙江-黑,故A正确;
B.乌鲁木齐-新疆-新,故B错误;
C.贵阳-贵州-黔,故C错误;
D.广州-广东-粤,故D错误。
故选A。
8.【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①线主要经过的是温带季风气候,故A不符合题意;②线主要经过的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符合题意;③线主要经过亚热带惊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C不符合题意;④线主要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景观,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景观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景观,①线主要经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A不符合题意;“沙漠驼铃映晚霞”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特点,②线经过我国西北地区,B符合题意;“蓝天白云,三河马在欢快地穿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我国内蒙古高原景观特点, ③④线都没有经过内蒙古高原,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13.【答案】A、A、D、D
【解析】
10.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青藏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登高望远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南方地区。
故选A。
1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青藏地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分布广泛,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故选A。
12.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青藏地区,南方地区有端午节赛龙舟活动,西北地区蒙古族举办那达慕大会,南方地区过年时家家户户做米糕,青藏地区域迎送宾客献哈达。
故选D。
1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洞庭湖退耕换湖,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故选D。
14~16.【答案】D、C、D
【解析】
14. 【分析】本题考查了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甲、乙两区域降水较多,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15. 【分析】本题考查了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读图可知,北京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此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但季风区的年降水量不可能是200毫米,故选C项。
16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甲区域为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乙区域为南方地区,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丙区域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丁区域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农业发达。
17~20.【答案】D、C、B、C
【解析】
17.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①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确定因素是降水,②是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区的分界线,确定因素是地形,③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确定因素是气候。
故选D。
18.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北地区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西北地区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甲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河湖稀少,气候干旱,森林不密布。
故选C。
19.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青藏地区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青藏地区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丁是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交通工具多为牦牛,传统民居是碉房。
故选B。
. 20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方地区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南方地区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题目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述的是青藏地区,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西北地区,天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蟹肉香描述的是南方地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述的是西北地区。
故选C。
21.【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2)③ 黄土高原 降水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南北方地区的气候是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知,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对民居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图2中的民居属于A地区的是③(A地区位于西北地区,③是西北地区蒙古族的蒙古包),①民居(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所以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雨水下泄,北方地区降水少,屋顶坡度较小,南北方民居“南尖北平”从自然因素分析主要受当地的降水影响形成的。
22.【答案】(1)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2)秦岭 0 湿润
(3)小麦 甜菜
(4)干旱 水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地理特征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地理特征等是解题的关键。
(1)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西北地区。
(2)A和B之间的分界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即秦岭—淮河一线。这一线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区域所在的干湿区主要为湿润地区。
(3)A区域农业以旱作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糖料作物是甜菜。
(4)D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其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水源。
23.【答案】(1)400 0 ①
(2)西北 干旱 塔里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畜牧/牧 青稞 米饭/大米
(4)M 小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区域②西北地区和③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区域③北方地区和④南方地区大致以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作为新能源之一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①青藏地区。
(2)区域②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典型自然特征是干旱,区域内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区域①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当地有一种特色主食叫“糌粑”,食材主要来自当地的农作物青稞;区域④是我国粮棉油的重要产区,区域内居民大多以米饭为主食。
( 4)M、N代表分布于我国的两种气候类型,其中分布于区域③的是M温带季风气候,区域③是我国粮食作物小麦的主要分布区。
24.【答案】(1)南方、水田、秦岭、0
(2)小于、小麦;
(3)干旱、畜牧业;
(4)青藏、地形地势。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概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
(1)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水热条件最好,耕地多为水田。该地区北侧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最为接近,此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
(2)北方地区大多数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小于800毫米。该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4)四大地理区域中,青藏地区地势高,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