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
核心素养
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并使学生领悟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 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
2. 会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3.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并能理解影响重力加速度的因素。
4.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规律。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并验证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储备区
课前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根据优教平台上学生反馈的预习情况,发现薄弱点,针对性教学。
(优教提示:请登陆优教平台,发送本节预习任务)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点,g的大小一般不相同.计算中g一般取9.8 m/s2,近似计算时,g取10 m/s2。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h=1/2gt2。
3.速度位移公式:v2=2gh。
新课讲解
一、自由落体运动
[问题设计]
1.在空气中,将一张纸片和一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哪个下落得快?若把这张纸片团紧成一团,再与石块从同一高度释放,情况会怎样?
答案:石块下落得快;纸团和石块几乎同时着地。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反应时间”)
2.牛顿管实验:玻璃管中有羽毛、小软木片、小铁片,玻璃管中抽成了真空,将物体聚于一端,再将玻璃管倒立,让所有物体同时下落。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下落快慢相同。在没有空气阻力影响的情况下,所有物体下落快慢是相同的,与质量无关。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牛顿管)”)
[要点提炼]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只受重力;(2)初速度v0=0。
2.在实际中,物体下落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物体由静止开始的下落才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问题设计]
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用手捏住纸带上端把纸带拉成竖直状态,并使重物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如何根据打上点的纸带求出重物的重力加速度?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视频演示: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重力加速度”)
答案:可用下列两种方法求出重力加速度。
(1)由vn=xn+xn+1/2T
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作出v-t图象,v-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
(2)由Δx=aT2计算加速度。
[要点提炼]
1.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法 (1)利用打点计时器; (2)利用频闪照相法。
频闪照相可以每隔相等的时间拍摄一次.利用频闪照相可追踪记录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图2为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h=gT2可求自由落体加速度。
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都相同;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不同,其大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上最小,两极处最大。一般计算中,常取g=9.8 m/s2或g=10 m/s2。
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问题设计]
1.试写出物体自开始下落经过时间t时的速度v和下落高度h的表达式. 答案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v=gt,h=1/2gt2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适用?
答案:都适用。
[要点提炼]
1.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h=1/2gt2;
(3)速度位移公式:v2=2gh。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他规律,如平均速度公式、位移差公式、初速度为零的比例式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注意:若分析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的一段,则该过程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应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分别为v=v0+gt、h=v0t+1/2gt2。
四、课堂训练:
(优教提示:打开优教配套习题,更快更便捷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后作业
完成P45练习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