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利津期中)对于30%的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B.每100g水中溶解30gKNO3
C.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悬浊液
D.若再加30g硝酸钾,则变为60%KNO3溶液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0%:(1-30%)=3:7,故不符合题意;
B. 每100g溶液中溶解了30gKNO3,故不符合题意;
C. 通过降温或蒸发析出晶体,就是悬浊液,故符合题意;
D. 不确定溶液质量具体是多少,故再溶解30g硝酸钾也不能判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021九上·和平期末)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
D.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从图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30g,不符合题意。
B、t2℃时,b的溶解度为50g,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C、t3℃时,ab的溶解度大于50g,c的溶解度小于15g。则50g水中能溶解ab的质量大于25g,溶解c的质量小于7.5g。所以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符合题意。
D、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降低温度,有溶质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t1℃时溶解度b>t1℃时溶解度a>t3℃时溶解度c,所以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3.(2021九上·泰安月考)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根据题中图示,甲中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转移50mL到乙烧杯中,此时两者溶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后来向乙烧杯中加入50mL水后,乙烧杯中水的质量增大了,即溶剂质量增大了,但是溶质质量没有改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此时乙烧杯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4.(2021九上·泰安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 g
B.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答案】A
【知识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用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50g × 10%=(50g +x)× 5%,解得x= 50g,选项A符合题意;
B、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若该溶质的溶解能力很小,溶解该物质量很少时就会达到饱和;因此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溶质含量较高的浓溶液;同理,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就是溶质含量不多的稀溶液,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利用油污能溶解于汽油的性质,使用汽油作溶剂可洗除衣物上的油渍,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进行分析
C、根据溶液的饱和与否与溶液的浓稀没有直接关系进行分析
D、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
5.(2021九上·无棣期中)温度不变,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一,将烧杯甲中溶液转移出50mL到乙烧杯中,实验二,是把5g水和5g氯化钠分别加入在甲、乙烧杯中、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二后,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B.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实验二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实验二后,甲和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实验二甲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水,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具有均一性,不论分成几份,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实验一后甲、乙中溶质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二乙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氯化钠,溶质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符合题意;
D、实验二后,甲烧杯溶质质量不变,乙烧杯加入的5g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也不变,故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中不能在此温度下溶解该溶液中的溶质进行分析
6.(2021九上·龙凤期中)下列关于a、b数值的比较中,a一定大于b的是( )
A.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B.某温度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且完全溶解后的溶液中硝酸钾的的质量分数为b%
C.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g,溶剂为bg
D.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ag,高温时为bg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受温度的影响,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没有给出明确的温度和溶液的种类,无法比较a、b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B. 某温度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质量增加,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减小,a一定大于b,故符合题意;
C. 溶解性受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影响,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g,溶剂为bg,无法比较a、b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D.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ag,高温时为bg,无法比较a、b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没有给出明确的温度和溶液的种类,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B、根据某温度下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质量增加,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减小,a一定大于b,说法符合题意;
C、溶解性受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影响。
D、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二、综合题
7.(2021九上·和平期末)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52.9 52.2
KCl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t3℃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 乙(填“>”“<”或“无法确定”).
(3)t2℃的范围为____(填字母)。
A.30-40 B.40-50 C.70-80 D.80-90
(4)t3℃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填字母)。
A.始终不变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不变后减小 E.先不变后增大
【答案】(1)甲
(2)>
(3)D
(4)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KCl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增加一直增加,为曲线甲。
(2)t3℃时,甲溶解度大于乙,则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甲的溶质多,溶剂少。降低温度,到t1℃两物质溶解度均下降,且在该温度下相等。因甲溶剂少,所以在该温度下,甲溶液中的溶质少。所以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更多。所以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乙。
(3)t2℃乙溶解度已经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步判断为70℃以后。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利用表中给出溶解度描点作图,可进一步确定相交的点为80℃~90℃。
故答案为:D。
(4)开始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然后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继续降温,有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故答案为:D。
【分析】(1)(2)根据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3)根据 t2℃ 时曲线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方法进行分析
8.(2021九上·南开期末)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2)t2℃时,将6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现有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将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4)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填序号)。
(5)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
【答案】(1)=
(2)13:25
(3)>
(4)AC;BE
(5)减小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故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填:=。
(2)t2℃时,乙溶解度52g,将6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2g:100g=13:25,故填:13:25。
(3)现有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将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乙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甲降温后溶解度,大于乙降温之前溶解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乙,故填:>。
(4)ABCDE,甲质量分别为35g、70g、70g、90g、90g,t1℃时,甲溶解度63g,故A不饱和溶液,BE饱和溶液,t2℃时,甲溶解度90g,故C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BE都为t1℃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AC;BE。
(5)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填:减小。
【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分析
(3)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4)根据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
(5)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9.(2021九上·秦皇岛期末)下面是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过程。
配制上述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计算: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
(2)本实验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不正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 (填“50mL”或“100mL”)。在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15%(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若用20%的NaCl溶液1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加水 mL。
【答案】(1)15
(2)100mL;大于;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3)100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100g×15%=15g,故填15。
(2)需要水的质量=100g 15g=85g,这些水的体积=85g÷1g/mL=85mL,量取85mL的水应选择规格为100mL的量筒,故填100mL;
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读数大于水的实际体积,即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故填大于;
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缩短溶解时间,故填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3)解: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
100g×20%=(x+100g)×10%
x=100g
答: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量筒的选择及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东平期中)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 。
(3)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是(填选项序号)。
A.40% B.37.5% C.28.6%
(4)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Cl的溶液2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KCl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g。
【答案】(1)不饱和
(2)40g
(3)C
(4)30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氯化钾完全溶解,继续加入20g氯化钾,氯化钾完全溶解,说明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得到120g溶液,继续加入20g氯化钾,得到140g溶液,再加入20g氯化钾,溶液质量还是14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氯化钾,故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
(3)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40g,溶液质量为140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约是: 。
故答案为:C;
(4)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200g×10%=(200g+x)×4%,x=300g。
【分析】(1)根据图可知,实验②,继续加入20g氯化钾,氯化钾完全溶解,说明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根据溶解度的概念,进行分析。
(3)溶质的质量分数=。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三、计算题
11.(2021九上·阳谷期中)20℃时,将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变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
(1)若蒸发,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
(2)若加溶质,需要加入多少克氢氧化钠?(请写出计算步骤)
【答案】(1)解:根据蒸发水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需要蒸发掉水的质量为x,
答:需要蒸发掉水的质量为100g
(2)解:设需要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答:需要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5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结合题中溶剂和溶质的变化情况计算分析。
12.(2021九上·泗水期中)现有225克20%的硝酸钠溶液,若在此溶液中;
(1)加入75克硝酸钠晶体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加入5克硝酸钠晶体和17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加入45克硝酸钠晶体再蒸发45克水后(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加入50克20%的硝酸钠溶液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40%
(2)12.5%
(3)40%
(4)2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225克20%的硝酸钠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为:225g×20%=45g,故加入75克硝酸钠晶体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加入5克硝酸钠晶体和17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加入45克硝酸钠晶体再蒸发45克水后(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加入50克20%的硝酸钠溶液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3.(2021九上·冠县期中)向80g15%的NaNO3溶液中加入28gNaNO3固体后,发现有8 gNaNO3未溶解,则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解题过程)
【答案】解: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2%。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14.(2021九上·利津期中)某市售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
(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 。
(2)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新冠病毒。某医院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2kg,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200g
(2)解:2kg=2000g,设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x
2000g×0.5%=x×40%
解得x=25g
答: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5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500g×40%=200g;
【分析】(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15.(2021九上·无棣期中)某浓盐酸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则:
浓盐酸(HCl)500mL
浓度(质量分数) 36%
密度 1.2g/cm3
(1)该瓶浓盐酸的质量为 克。
(2)取100mL 该浓盐酸与500 mL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
(3)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6%的稀盐酸,需该浓盐酸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1)600
(2)解:100毫升浓盐酸的质量为100毫升(即100cm3)×1.2g/cm3=120g,取100毫升浓盐酸与500毫升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
答: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6. 97%
(3)解:设需要36%的盐酸的质量为x,则100g×3.6%=x×36%,x=10g
浓盐酸的体积为:10g÷1.2g/cm3≈8.33cm3=8.33mL
答:需该浓盐酸8.33mL。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500mL=500cm3,100毫升这种浓盐酸的质量是:500cm3×1.2g/cm3=600g;
【分析】(1)(2)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1 / 1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利津期中)对于30%的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B.每100g水中溶解30gKNO3
C.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悬浊液
D.若再加30g硝酸钾,则变为60%KNO3溶液
2.(2021九上·和平期末)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
D.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
3.(2021九上·泰安月考)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4.(2021九上·泰安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 g
B.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5.(2021九上·无棣期中)温度不变,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一,将烧杯甲中溶液转移出50mL到乙烧杯中,实验二,是把5g水和5g氯化钠分别加入在甲、乙烧杯中、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二后,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B.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实验二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实验二后,甲和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6.(2021九上·龙凤期中)下列关于a、b数值的比较中,a一定大于b的是( )
A.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B.某温度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且完全溶解后的溶液中硝酸钾的的质量分数为b%
C.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g,溶剂为bg
D.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ag,高温时为bg
二、综合题
7.(2021九上·和平期末)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52.9 52.2
KCl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t3℃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 乙(填“>”“<”或“无法确定”).
(3)t2℃的范围为____(填字母)。
A.30-40 B.40-50 C.70-80 D.80-90
(4)t3℃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填字母)。
A.始终不变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不变后减小 E.先不变后增大
8.(2021九上·南开期末)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2)t2℃时,将6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现有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将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4)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填序号)。
(5)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
9.(2021九上·秦皇岛期末)下面是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过程。
配制上述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计算: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
(2)本实验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不正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 (填“50mL”或“100mL”)。在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15%(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若用20%的NaCl溶液1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加水 mL。
10.(2021九上·东平期中)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 。
(3)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是(填选项序号)。
A.40% B.37.5% C.28.6%
(4)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Cl的溶液2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KCl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g。
三、计算题
11.(2021九上·阳谷期中)20℃时,将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变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
(1)若蒸发,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
(2)若加溶质,需要加入多少克氢氧化钠?(请写出计算步骤)
12.(2021九上·泗水期中)现有225克20%的硝酸钠溶液,若在此溶液中;
(1)加入75克硝酸钠晶体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加入5克硝酸钠晶体和17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加入45克硝酸钠晶体再蒸发45克水后(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加入50克20%的硝酸钠溶液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3.(2021九上·冠县期中)向80g15%的NaNO3溶液中加入28gNaNO3固体后,发现有8 gNaNO3未溶解,则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解题过程)
14.(2021九上·利津期中)某市售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
(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 。
(2)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新冠病毒。某医院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2kg,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15.(2021九上·无棣期中)某浓盐酸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则:
浓盐酸(HCl)500mL
浓度(质量分数) 36%
密度 1.2g/cm3
(1)该瓶浓盐酸的质量为 克。
(2)取100mL 该浓盐酸与500 mL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
(3)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6%的稀盐酸,需该浓盐酸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0%:(1-30%)=3:7,故不符合题意;
B. 每100g溶液中溶解了30gKNO3,故不符合题意;
C. 通过降温或蒸发析出晶体,就是悬浊液,故符合题意;
D. 不确定溶液质量具体是多少,故再溶解30g硝酸钾也不能判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从图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30g,不符合题意。
B、t2℃时,b的溶解度为50g,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C、t3℃时,ab的溶解度大于50g,c的溶解度小于15g。则50g水中能溶解ab的质量大于25g,溶解c的质量小于7.5g。所以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符合题意。
D、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降低温度,有溶质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t1℃时溶解度b>t1℃时溶解度a>t3℃时溶解度c,所以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根据题中图示,甲中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转移50mL到乙烧杯中,此时两者溶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后来向乙烧杯中加入50mL水后,乙烧杯中水的质量增大了,即溶剂质量增大了,但是溶质质量没有改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此时乙烧杯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用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50g × 10%=(50g +x)× 5%,解得x= 50g,选项A符合题意;
B、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若该溶质的溶解能力很小,溶解该物质量很少时就会达到饱和;因此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溶质含量较高的浓溶液;同理,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就是溶质含量不多的稀溶液,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利用油污能溶解于汽油的性质,使用汽油作溶剂可洗除衣物上的油渍,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进行分析
C、根据溶液的饱和与否与溶液的浓稀没有直接关系进行分析
D、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实验二甲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水,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具有均一性,不论分成几份,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实验一后甲、乙中溶质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二乙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氯化钠,溶质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符合题意;
D、实验二后,甲烧杯溶质质量不变,乙烧杯加入的5g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也不变,故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中不能在此温度下溶解该溶液中的溶质进行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受温度的影响,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没有给出明确的温度和溶液的种类,无法比较a、b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B. 某温度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质量增加,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减小,a一定大于b,故符合题意;
C. 溶解性受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影响,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g,溶剂为bg,无法比较a、b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D.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ag,高温时为bg,无法比较a、b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没有给出明确的温度和溶液的种类,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B、根据某温度下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质量增加,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减小,a一定大于b,说法符合题意;
C、溶解性受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影响。
D、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7.【答案】(1)甲
(2)>
(3)D
(4)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KCl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增加一直增加,为曲线甲。
(2)t3℃时,甲溶解度大于乙,则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甲的溶质多,溶剂少。降低温度,到t1℃两物质溶解度均下降,且在该温度下相等。因甲溶剂少,所以在该温度下,甲溶液中的溶质少。所以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更多。所以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乙。
(3)t2℃乙溶解度已经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步判断为70℃以后。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利用表中给出溶解度描点作图,可进一步确定相交的点为80℃~90℃。
故答案为:D。
(4)开始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然后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继续降温,有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故答案为:D。
【分析】(1)(2)根据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3)根据 t2℃ 时曲线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方法进行分析
8.【答案】(1)=
(2)13:25
(3)>
(4)AC;BE
(5)减小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故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填:=。
(2)t2℃时,乙溶解度52g,将6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2g:100g=13:25,故填:13:25。
(3)现有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将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乙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甲降温后溶解度,大于乙降温之前溶解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乙,故填:>。
(4)ABCDE,甲质量分别为35g、70g、70g、90g、90g,t1℃时,甲溶解度63g,故A不饱和溶液,BE饱和溶液,t2℃时,甲溶解度90g,故C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BE都为t1℃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AC;BE。
(5)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填:减小。
【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分析
(3)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4)根据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
(5)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9.【答案】(1)15
(2)100mL;大于;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3)100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100g×15%=15g,故填15。
(2)需要水的质量=100g 15g=85g,这些水的体积=85g÷1g/mL=85mL,量取85mL的水应选择规格为100mL的量筒,故填100mL;
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读数大于水的实际体积,即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故填大于;
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缩短溶解时间,故填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3)解: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
100g×20%=(x+100g)×10%
x=100g
答: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量筒的选择及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10.【答案】(1)不饱和
(2)40g
(3)C
(4)30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氯化钾完全溶解,继续加入20g氯化钾,氯化钾完全溶解,说明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得到120g溶液,继续加入20g氯化钾,得到140g溶液,再加入20g氯化钾,溶液质量还是14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氯化钾,故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
(3)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40g,溶液质量为140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约是: 。
故答案为:C;
(4)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200g×10%=(200g+x)×4%,x=300g。
【分析】(1)根据图可知,实验②,继续加入20g氯化钾,氯化钾完全溶解,说明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根据溶解度的概念,进行分析。
(3)溶质的质量分数=。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11.【答案】(1)解:根据蒸发水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需要蒸发掉水的质量为x,
答:需要蒸发掉水的质量为100g
(2)解:设需要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答:需要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5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结合题中溶剂和溶质的变化情况计算分析。
12.【答案】(1)40%
(2)12.5%
(3)40%
(4)2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225克20%的硝酸钠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为:225g×20%=45g,故加入75克硝酸钠晶体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加入5克硝酸钠晶体和17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加入45克硝酸钠晶体再蒸发45克水后(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加入50克20%的硝酸钠溶液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3.【答案】解: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2%。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14.【答案】(1)200g
(2)解:2kg=2000g,设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x
2000g×0.5%=x×40%
解得x=25g
答: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5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500g×40%=200g;
【分析】(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15.【答案】(1)600
(2)解:100毫升浓盐酸的质量为100毫升(即100cm3)×1.2g/cm3=120g,取100毫升浓盐酸与500毫升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
答: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6. 97%
(3)解:设需要36%的盐酸的质量为x,则100g×3.6%=x×36%,x=10g
浓盐酸的体积为:10g÷1.2g/cm3≈8.33cm3=8.33mL
答:需该浓盐酸8.33mL。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500mL=500cm3,100毫升这种浓盐酸的质量是:500cm3×1.2g/cm3=600g;
【分析】(1)(2)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