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7 16: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1744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医生骑马从马里兰出发,一路行至缅因再折返,行程1624英里,对中北部社会有比较系统的观察,他在旅行记的结尾处谈到了北美居民的共同特征:在我经过各个殖民地时,我发现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习俗和性格方面很少差别,只在特许状、肤色、空气和政府方面,我看到了一些不同……至于教养和人文方面,他们也十分相似,只是大城镇的居民更开放一些,波士顿尤其如此。
——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依据材料,思考问题:独立战争前,北美不同殖民地间的人们在文化上的异同。
异:特许状、肤色、空气、政府。
同:习俗、性格、教养、人文。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欧洲白人
非洲黑人
印第安人
思考:
北美的居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那么他们都是自何处而来的呢?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 的国家,美利坚民族是一个由许多民族(或种族)组合而成的民族。北美大陆地沃人稀、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早期移民靠勤奋求实的开拓精神……他们重视个人价值,提倡信仰自由……于是美国白人大肆宣扬“白人优越论”,对印第安人、黑人等有色人种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简论早期移民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影响》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北美当地的文化特点。
崇尚民主和自由、重视工商业、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注重个体和创造精神等;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
独立战争后 标志 1776年《独立宣言》
政治 文化 1787年的联邦宪法,联邦制共和国;
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文化 符号 自由女神像
黑暗 种植园经济和奴隶制
美国以南所有美洲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语国家的殖民地,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中国百科大辞典》
巴西基督山
拉丁舞
图腾崇拜
由于19世纪初,拉丁美洲仍是一个封建主义的殖民地社会。1810—1826年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们,向往社会进步和自由,放弃了已有的家产和奴隶,提出了解放奴隶,取消对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劳役制,废除教会特权,鼓励自由贸易等进步主张。
——《论1810-1826年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性质》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
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废除教会特权,鼓励自由贸易;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也促成了战后独裁权力的形成。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建
拿破仑把法国的版图扩充到历史上最大的程度,1809年底,他占领的别国领土已经相当于法国本国面积的3倍,统治的外国人口达到7500万。
拿破仑扮演着欧洲主宰的角色,自己兼任意大利国王 、莱茵联邦的 “保护人” 和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兄弟们分别担任了西部牙、葡萄牙、那不勒斯、荷兰和威斯特伐利亚的国王。
请同学们看地图,分析据地图上哪几类国家与法国或拿破仑战争有关系
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控制下的附属国、法国的同盟国家和独立国家
1.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在被占领地区或附庸国废除封建义务、取消什一税、没收和出售教会财产、实行公民平等、鼓励土地买卖自由和劳动自由、取消内地关卡、统一度量衡等,更不用说……推行《民法典》了。 ——选摘自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
拿破仑:你为什么要杀我?
大学生:因为你毁灭了我的国家。
拿破仑:我伤害了你吗?
大学生:同对所有德国人的伤害一样。我曾对你万分崇拜。我以为你不会再对我们的国家进行战争。
拿破仑:如果我现在马上把你释放了,你将去做什么呢?
大学生:我还会伺机干掉你的。
拿破仑沉默了,自言自语道:这个青年人不是有病,便是个疯子。
两个星期后,这名青年人在刑场上高呼:自由万岁!德意志万岁!杀死暴君!
对话刺客
拿破仑是欧洲民族国家的解放者,还是侵略者?
①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将法国资革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
②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
③但是,压迫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起当地人的不满。
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
④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成为众矢之的,——成为普遍诉求。
学有所得
——方法
合作探究
小结:既要肯定拿破仑的历史功绩和对法国革命的贡献,又要认识到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战争的一面,也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评价历史人物方法
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实事求是;
结合时代条件全面评价;
树立正确的史观。
材料:1815-1818年间,一支俄罗斯占领军驻扎在法国。许多军官对他们在其中已生活了4年比较自由的西方社会有着极深的印象。在那里他们吸收了当时法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和激进思想,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当他们于1918年回到俄国时,他们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
这种情感说明了所谓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这次起义爆发于1825年12月,即亚历山大一世死后。其首领多半是希望废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使俄国西方化的军官。由于得不到支持,起义不幸的失败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依据材料概括俄国十二月革命爆发原因和主张。
受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废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

2.文化重建的表现
(1)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维也纳会议在俄罗斯境内、原属被瓜分前的波兰的20%的领土上,建立了拥有自己军队的“波兰会议王国”。俄国沙皇即波兰国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波兰人颁布《1815年宪法》,规定由两院构成的议会……。这两个议院都无实权。1820年,为了惩罚议会对俄国政策的反对,沙皇亚历山大禁止众议院开会长达5年之久。
……但是在1830年11月,华沙的波兰军事学院发动了起义,反抗俄国。 ——约翰·梅丽曼《欧洲现代史》
依据材料概括波兰起义的原因和目的。
受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2.文化重建的表现
(2)波兰起义
19世纪上半期 德意志的分裂状况
逼出来的改革
普鲁士人的改革(1807—1815)
废除贵族的某些特权
解除农民对地主的负担和劳役
实行自由就业
2.文化重建的表现
(3)德国的改革
1848年革命,也称民族之春或人民之春,是在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的一系列武装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第一场革命于1848年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二月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到几乎全欧洲,仅俄国、西班牙及北欧少数国家未受影响。这一系列革命大多都迅速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1848年革命还是造成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并间接导致了德意志统一及意大利统一运动。
2.文化重建的表现
(4)1848年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的分布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德意志
拿破仑战争
波兰
俄国
“十二月党人起义”
起义
改革与统一
拿破仑战争使欧洲的政治文化出现了哪些新因素?
启蒙思想
民法典
反对封建专制
争取民族解放
争取民族统一
民主、自由、法治等观念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小结:
《拿破仑法典》,即1804年《法国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其内在的价值和思想迄今也仍然光彩夺目。
法国至今仍在使用该法典,只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化,进行了100多次修改。
知识链接
拿破仑:“我一生中真正的光荣并非是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一切美好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们忘记,他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法典》
西属美洲社会等级森严,歧视盛行。即便在白人社会,也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权力控制在少数来自西班牙的“半岛人”和本地上层人物手中。社会结构比较僵硬,许多人没有基本的政治权利,社会流动也不活跃。在宗主国的严密控制下,殖民地社会的自主性发育成长十分缓慢。
在17世纪上半叶,欧洲爆发的了拿破仑战争,战争之后,拉美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
为什么拿破仑战争能够推动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生?
战争中,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了自由、平等、法治、共和等思想,一些拉美的先进知识分子到欧洲游历和学习,接受了先进思想;同时,后来领导拉美独立的一大批领导人参与了法国大革命或拿破仑战争,回到祖国投入到了民族解放运动中。此外,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在拿破仑战争中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其统治的合法性出现危机,也为拉美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契机。
拿破仑战争与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拓展延伸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含义:殖民国家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
2.目的: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区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
3.结果: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4.文化侵略的表现
(1)新思想新技术传入中国:“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反洋教运动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洋教的驰禁,西方传教士依仗不平等条约的庇护,深入中国各地,广置教堂,滥收教徒,勾结地痞流氓,横行城乡,民教纠纷不断发生。教士、外交官袒教抑民,清朝官员往往处理民教纠纷,往往屈服于列强压力,使老百姓蒙冤受屈,反洋教运动由此而起。近代中国的反洋教运动,发生400多起,遍及全国各地。1870年爆发天津教案,把近代教案推向了高潮。天津天主堂与民众发生争执,天津法国总领事开枪打死天津县令的跟随,民众愤怒中打死了法国领事。在法国、英国压迫下,经曾国藩、李鸿章处理,中国官民16人被判处死刑,方才了结天津教案。19世纪末,德国借口传教士在山东被杀,强占了胶州湾,进一步激起了民众自反的反帝爱国情绪,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义和团运动。
19C40y
19C70y
20C初
师夷长技以制夷
新文化运动
维新思想
时 期
高 度
19C60—90y
中体西用
19C90y
早期维新
20C初
开眼看世界军事技术
三民主义
洋务运动科学技术
戊戌变法
君 主 立 宪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马克思主义
民主科学
器物技术
政 治 制 度
思 想
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

概括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的特征。
4.文化侵略的表现
(1)新思想新技术传入中国:“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2)印度:
为了在精神上征服印度,英国人力图把英国文明强加给印度,然而英国文明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也很复杂,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国企图使印度基督教化。19世纪上半叶由官方自上而下直接鼓励英国传教士大批进入印度传教。
(二)推行英语教育。
(三)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对印度实行的文化、思想、教育领域政策。新方案创立了分级的教育制度。
(四)禁止社会恶俗。
——《世界文明史》
依据材料概括英国征服印度的措施。
传播基督教;英语教育;分级教育制度;禁止社会恶俗
英国人到印度的时候,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应该完成双重任务。第一个是摧毁性的,是把原来的鬼佬的陈旧的过时的制度给予破坏。第二个任务是建设性的,是在摧毁印度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以西方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新印度。
——《欧洲文明十五讲》

(2)印度
1)英国侵略:英国在印度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
2)反抗:
①学习外来文化:受过英式教育的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
②保留传统文化: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种姓制度···
(3)埃及
1)殖民国家:英国和法国
2)反抗:
①学习外来文化: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保留传统文化:伊斯兰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
5.文化侵略的影响
(1)直接破坏殖民地文化的发展进程,但客观上传播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激发被压迫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2)殖民地不同程度接受外来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呈现文化多样性
传统文化的保留 外来文化的接受
中国
印度
埃及
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 面临文化侵略时的应对。
挽救国家独立
印度教、伊斯兰教;
种姓制度扮演重要角色
伊斯兰教;
阿拉伯民族的传统方式
君主立宪制
洋务运动-器物、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 新文化运动-思想
英语、法律、政府体制、
文官制度
【课堂探究】
【课堂小结】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战争
文化交融完善
文化碰撞交流
认知外来文化
反思本土文化
文化选择和重构
契机
阵痛
重生
课堂检测
1.有史学家评论道:“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大革命思想的传播成为许多欧洲国家自由传统发展的重要一环。”据此,分析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重构的内容是( )
A.促使西欧各国的民主政权的建立 B.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诉求
C.促进西欧启蒙运动的开始 D.加速西欧君主制度的崩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可知拿破仑的军队和行动,一方面在摧毁旧势力的特权,另一方面在摧毁旧的理论和原则,宣扬了自由、平等、法治等思想,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故B项正确;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启蒙运动开始于拿破仑战争之前,C项错误。
2.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政治诉求提出的背景是( )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答案:D
解析:《独立宣言》是针对英国的殖民压迫提出的,体现的是美国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故D符合题意。
3.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毁灭性的打击。西班牙殖民帝国的瓦解,正是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这说明西属拉美独立战争( )
A.奠定了拉美各国的政治格局 B.促进了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D.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西属拉美独立战争。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西属拉美独立战争使西班牙的封建殖民统治遭到毁灭性打击,西班牙殖民帝国的瓦解是“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说明拉美地区的独立战争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体系的崩溃和瓦解,故选C项,题干之意着重强调西属拉美地区的独立战争对欧洲封建主义的影响,而不是对其自身的影响,排除A项;题干内容主要论述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对欧洲封建主义的打击,并没有涉及其对自身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西属拉美独立战争之后,并不是所有的拉美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排除D项。
4.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们为了反对当时被视为封建统治支柱的儒家思想,除了从国外引入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外,还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理论力量,学术界“尊劳主义”“劳工神圣”等思潮纷纷出现,以至于“尊墨抑儒”成为潮流。这反映出部分知识分子 已经认识到( )
A.墨家思想在当时更具有先进性 B.“墨学救国”成为时代呼声
C.利用传统文化来宣传西方思想 D.工人阶级己经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C
解析:五四新文化运动诸多健将借助西学的阐释,通过尊墨抑儒,以墨攻儒, 利用墨学所具有的平等性,平民性,打破礼教的单向性,绝对性,以中国自有的群体本位主义的非正统思想去反对正统思想,作为思想解放的手段, 因此墨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与西方社会主义学说对接的传统学术流派,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们纷纷利用墨家传统文化来进行西方思想宣传,所以答案选 C。A、B、D 无法体现。
5.独立战争后,美国的文明形成了多元性和多源性特征,其中英国的文化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中英国人口最多 B.英国是18世纪最发达的国家
C.英国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 D.独立战争领导者主要是英国人
答案:A
解析:英国文化居于主导地位,是因为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建立者主要是英国人,英国人在其总人口中占的比重大,因此英语成为通用语言,英国的文化占据优势地位,故A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前后,英国刚步入工业革命时期,故B错误。C、D均不是出现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