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
碰撞和交流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背景:
①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被压迫民族已经有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行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宗主国把大量的殖民地人民投入战场。在为宗主国的生存而战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
民族民主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
法国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②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背景:
①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被压迫民族已经有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行动。
②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
明显的变化有:一是在原来奥匈帝国领土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二是巴尔干地区新出现了南斯拉夫王国。三是波兰重新建国。四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大部分丧失。五是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③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背景:
①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被压迫民族已经有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行动。
②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
③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④在帮助宗主国作战的过程中,民族自决的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殖民帝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
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民族自决作为政治概念最初出现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中。
作为一个法律原则是由列宁在1916年《论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中正式提出的。
一战和十月革命后,这一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并获得一定的承认。
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确认。
《联合国宪章》是第一个正式规定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条约。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欧洲
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2、表现:
亚洲
(1)中国:
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列主义。
中共成立并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
(2)印度
支那:
胡志明在法国参加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
印度支那(英文:Indochina法语:Indochine):简称印支,亦称中南半岛或中印半岛,指东南亚半岛,东临南海,西濒印度洋,因位于印度-中国之间,而被近代欧洲人方便记忆式命名。
在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也曾指望宗主国法国给予印度支那独立和民主,遭遇失败后,1920年他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在胡志明的领导下,二战结束后,越南赢得独立。
(3)印度: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22年)持续开展,
尼赫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
(4)在非洲:
1918-1922埃及爆发华夫脱和平独立运动;
1881年英国开始占领埃及,一战期间,埃及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英国为拉拢埃及参战,曾先后四次许诺战后给予埃及独立。因此,停战后,埃及人民希望英国殖民当局履行诺言。1918年11月13日,即停战后第三天,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扎格鲁尔等三人去见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温盖特,以埃及的名义要求英国撤回保护权,结束战时状态,实现埃及的政治独立。
因为代表团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称为华夫脱,所以扎格鲁尔为首的组织就叫华夫脱党(Wafd),是推动埃及国家独立和废除君主制度的政党。又译埃及国民党。
摩洛哥的斗争: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建立了里夫共和国。
埃塞俄比亚的斗争:埃塞俄比亚人民与反法西斯同盟击败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
国家 民族民主运动 代表人物、领导力量
阿根廷 罢工、暴力抗争 共产党
智利 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智利左派
尼加拉瓜 反美斗争 桑地诺
墨西哥 民主改革 卡德纳斯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意义: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5)在拉美:
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现民族民主运动。
1、尼加拉瓜抗美斗争: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2、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1917年颁布的宪法,对内推行土地改革,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改革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大庄园制,使民族资本家掌握了全国主要经济命脉,为墨西哥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问题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疲于战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掠夺有所放松,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2)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加速了这些国家民族独立的进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生,一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有哪些?有何重大意义?
亚非拉
地区民
族独立
运动的高涨
原
因
一战期间,列强驱使亚非拉人民充当炮灰,从事劳役,掠夺财富,激化了与亚非拉人民间的民族矛盾。
意义
宗主国忙于战争,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
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的特点?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 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历史解释: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的特点
(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2)领导阶级具有更高的层次性:①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等 ②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的华夫脱党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民族民主运动。
(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
(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6)呈现不平衡性:①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②领导阶级不同。
(7)影响更加深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课堂探究】
宗主国令殖民地人民为其打仗
“民族自决原则”传播
民族民主运动开展
四大帝国瓦解
一战: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四大帝国瓦解
四大帝国瓦解
宗主国令殖民地人民为其打仗
一战: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
要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各国合作以建立一种在法治下的世界秩序,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
《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休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
1.背景
(1)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要求。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雅尔塔体系重新绘制了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包括将“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摘自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的新进展》
(2)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发展,民族民主意识广泛传播。
1.背景
从主观因素上看,二次大战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最广泛地动员了…各殖民地的人民,在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中,极大地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这种觉醒了的民族主义在打败法西斯后自然地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3)二战再次改变了世界格局,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叙利亚
约旦
巴基斯坦
印 度
缅甸
老挝
越南
朝鲜
韩国
印 度 尼 西 亚
菲律宾
2.表现
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高涨
(1)概况: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成立社会主义国家;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2)影响: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时间 地区 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冲击
40年代末至50年代 亚洲 印度、巴基斯坦和众多东南亚国家获得独立
50-60年代末 非洲 埃及成立共和国,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阿尔及利亚独立
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60-90年代 拉丁美洲 古巴革命,推翻亲美政权
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纳米比亚的独立庆典
2.表现
蒙巴顿
英国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曾任印度总督
“印度独立法案”
(蒙巴顿方案)
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割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1947年8月15日印度赢得独立。
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是指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大大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大约有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300万平方千米。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英国殖民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允许广大的殖民地独立或半独立,为了继续在前广大殖民地地区发挥重要影响力,英国政府倡议督导建立了一个和平组织——“英联邦”,前英国大部分殖民地独立而成的国家加入了该组织,但也有少数没有加入。
认识:民族民主运动任重而道远
在东亚、东南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时,对这些新生国家的前途,西方的政治界和思想界,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悲观的,他们预测新独立的国家将无法克服面临的巨大困难,将长期深陷种族矛盾、阶级冲突、社会动乱而不能自拔。一种是乐观的,他们认为,新独立国家如同十八九世纪的欧洲国家,只要学习西方,走西方所走过的道路,必定会成为现代化的国家。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走上了怎样的文化复兴道路?
小组讨论: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印度 新加坡、韩国 埃及
☆英印总督蒙巴顿于1947年6月公布了“蒙巴顿方案”
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
☆ 1947年7月英国议会参照“蒙巴顿方案”制定并通过了《印度独立法案》
☆ 1947年8月15日,印、巴正式实行分治,分别独立 。
1.印度
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
印度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
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印度国家博物馆
马克·吐温曾经感慨道:“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正确的,但是相反的观点可能也是正确的,因为它太复杂了。”
新加坡艺术学院
纽顿轩豪宅
2.新加坡、韩国
李光耀谈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及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
——李光耀《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
(1965---2000)》
1967年,郑周永创建现代汽车公司,经4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韩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并进入世界著名汽车大公司行列。
韩剧中儒家文化元素
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埃及王国建立共和国
现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埃及国徽
3.埃及
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产生很大影响。
现代埃及建筑
课堂检测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具体表现在( )
①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四大帝国纷纷解体
②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一些民族国家
③英帝国疆域内的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
④埃及、巴拿马分别收回苏伊士、巴拿马运河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在这些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故①②正确。殖民地士兵在帮助宗主国作战的同时,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冲击了英国的殖民体系,反映了英帝国疆域内各自治领的离心力增强,故③正确。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
2. 2009年7月25日,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 帕奇去世,终年111岁。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我不喜欢战争。”“有时我晚上还会梦到战场,当时的惨状令我无法忘怀。”下列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观念兴起
B.英国一直是坚定的和平主义的拥护者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保持了长久的和平
D.鼓励人们采用战争去解决国际间争端
A 材料是参加一战的一名老兵对战争的反思,他明确指出:战争是残酷的,战场的惨状令人无法忘怀,给人带来痛苦的回忆,战争不值得成千上万的人付出生命。这反映了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兴起,故A项正确。
3. 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是( )
A.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召开万隆会议
C.伊朗爆发立宪革命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20年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故A符合题意;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故B不符合题意;1905年,伊朗爆发立宪革命,故C不符合题意;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是在1999年,故D不符合题意。
4. 在1941年英、美两国首脑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有“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的条款。该条款体现的原则是 ( )
A.委任统治 B.民族自决
C.集体安全 D.严守中立
B 委任统治是指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故A项错误。民族自决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故B项正确。集体安全是指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条款尊重各国自由选择的权利并设法恢复各民族的主权和自治权,并非“严守中立”原则,故D项错误。
5.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作为东亚的新兴工业国,二者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
②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
③受到美国的扶植
④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一是注意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比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二是发扬了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勤俭节约、重视教育、吃苦耐劳等;三是采用相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外向型经济;故①②④正确。韩国受到美国的扶植和帮助,新加坡没有受到美国的扶植,故③错误。故B项正确。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