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变质专题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氢氧化钠变质专题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1-25 19:1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年实验班科学专项练习
关于氢氧化钠变质 班级 姓名
【话题】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 可能是NaOH; ② 可能是Na2CO3; ③ 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 。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1.燕燕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不知该溶液是否变质,于是她进行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燕燕猜测该溶液已变质,其依据是:NaOH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 生成Na2CO3。
(2)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饱和石灰水,发现石灰水 ,说明原溶液已经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了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 溶液。

溶液只有
部分变质
②取少量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经查阅资料可知,常见的盐溶液中,Na2CO3溶液、K2CO3溶液显碱性,CaCl2溶液、NaCl溶液显中性,CuSO4溶液、FeCl3溶液显酸性. 【实验和推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
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足量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为 ,则猜想Ⅲ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氢氧化钠易在空气中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4.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了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变质程度,作出如下猜想: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CuSO4 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 ;
(2)称取10.6g 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样品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10.6克
148.5克
146.3克
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再取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
过量。测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在该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首先与之反应的物质是 。
(4)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相同质量
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变质前消耗盐酸的量 变质
后消耗盐酸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其原因是 。
(6)实验测知,久贮的某NaOH固体中水的质量分数为3.5%,Na2CO3质量分数为6.5%,其它均为NaOH。若取质量为a的此样品加入到含HCl质量为b的稀盐酸(过量)中,完全反应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残余的盐酸,则所得溶液蒸干时得到的晶体质量可能为( )
A.1.3a B.1.6b ? C.1.39a D.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