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课时提升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平行光束a、b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b的折射率小
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a比光束b小
C.若增大光束a的入射角,则可能发生全反射
D.若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的临界角比光束a的临界角大
2.如图所示,夏天,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向远方望去,有时能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集市等出现在远方的空中。沙漠里有时也会看到远处的水源、仙人掌近在咫尺,可望而不可即,这就是“蜃景”。下列有关蜃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
B.沙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
C.A是蜃景,B是景物
D.C是蜃景,D是景物
3.如图所示,为一长L的细长直的光导纤维(可简化为长直玻璃丝)的示意图,AB代表左侧端面,右侧未画出,红光与紫光的折射率分别是和,,光从左侧端面射入,入射角可以调节,光从右侧端面射出,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其中传播的最长时间为
B.光在其中传播的最长时间为
C.光在其中传播的最短时间为
D.光在其中传播的最短时间为
4.如图所示,一个玻璃是由半径为2m、弧度为210°的优弧AB构成,其折射率为2。该玻璃有一特殊功能:在弧AB上不能射出玻璃的光线将自动被玻璃吸收,能射出的光线一部分从玻璃射出,另一部分发生反射;在线段AO上,若光线接触AO端,将立即被全部吸收。现在玻璃的正右端60°角射入一均匀水平的光线,则能够从弧AB上射出以及被AO段吸收的玻璃总边长为( )
A.m B.m C.m D.m
5.a、b、c三条平行光线垂直于半圆柱体玻璃砖的截面直径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如图所示,光线b正好过圆心O,光线a、c从光线b的两侧对称入射,光线a、c从玻璃砖下表面进入空气后与光线b交于P、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三种光的折射率关系为na>nb>nc
B.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c光宽
C.a、c光分别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中,c光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较小
D.a光比c光穿过该半圆柱体玻璃砖所需时间长
6.有一块三角形棱镜ABC,其中∠A=60o,∠B=30o,∠C=90o,一束单色光沿着与BC平行的方向射到三棱镜的AB面上,光线发生折射后进入棱镜,若玻璃对光的折射率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光线在AB面折射角为30o
B.光线能从BC面透出
C.光线不能从AC面透出
D.照到AC面上的光线与AB垂直
7.“道威棱镜”是一种用于光学图像翻转的仪器。如图所示,将一等腰直角棱镜截去棱角,使其平行于底面,可制成“道威棱镜”,其横截面为底角的等腰梯形,为中点,为中点,光线1和光线2两条与平行的光线,分别从和点入射棱镜,均在面上发生一次全反射后从面射出,其中光线2的出射点为中点(未画出),已知棱镜对两光线的折射率,,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则( )
A.光线1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B.光线2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为
C.光线1在棱镜中经过的路程长为
D.光线1从边射出点到边的距离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闪电过后雷声能轰鸣不绝是波的干涉造成的
B.光导纤维传递信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C.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波的衍射造成的
D.雷达测速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9.如图所示,半径为12cm的半圆形透明柱体与屏幕MN接触于B点,MN垂直于直径AB,一单色光a以入射角53°射向圆心O,反射光线b与折射光线c恰好垂直。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柱体的折射率为 B.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为20cm
C.增大光束a的入射角,可以在O点发生全反射 D.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2.25×108m/s
10.如图所示,为一全反射棱镜,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的临界角为,M为一与边垂直的光屏,一束白光沿平行于的方向射向面,经面折射后的光线又射向面,则( )
A.面将有色光射出
B.光屏M上会出现彩色光带且紫光在上
C.光屏M上会出现彩色光带且红光在上
D.将光屏与保持垂直地向右平移,屏上彩色光带逐渐变宽
11.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b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α>β)。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光束b的频率比光束a低
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a比光束b小
C.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b的折射率小
D.若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的临界角比光束a的临界角大
12.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形玻璃砖过圆心的法线,a、b是关于O1O2对称的两束平行单色光束,两光束从玻璃砖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B.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比b光的长
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
D.将a、b两单色光光源分别放在水中同一点,水面上b光照亮的区域较大
13.关于光的传播现象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B.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将呈现倒立的像,位置在实物的上方
C.一束色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将变短,色光的颜色也将发生变化
D.一束白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将发生色散
14.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这种棱镜在光学仪器中广泛用于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一束宽度为L的单色平行光束射向全反射棱镜面的部分,光束平行于面入射,由P点入射的光线恰好直接射到B点,其余光线经面发生一次全反射后从面射出。已知棱镜对该光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 )
A.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B.光在棱镜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C.从面出射的光,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均为
D.光束从面出射后仍平行,宽度变为
二、解答题
15.圆柱形透明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圆柱体的截面为半径为R的圆,O为圆心,在圆柱的侧面上A点(A与O等高)贴有一个点光源,点光源射入透明介质的光,经介质传播和折射后,照射在离圆心O距离为2R的竖直光屏上,已知透明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光以最短距离传播到光屏所用的时间;
(2)光屏上亮斑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
16.如图所示为一折射率、边长为d 的正方体玻璃砖的横截面,一入射光线以45°入射角从EH的中点M射入玻璃砖,经过HG面反射后,光线从FG右侧N点(图中未画出)射出,求:
①判断是否有光线从底面HG面折射射出,并说明理由;
②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光线从M到N的运动时间。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根据已知条件,可知两束光入射角相等,折射角满足
根据折射定律
可知b光束的折射率较大,A正确;
B.根据
因b光的折射率较大,所以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率较小,B错误;
C.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必须满足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则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可能发生全反射,C错误;
D.根据临界角公式
因b光的折射率较大,则光束b的临界角比光束a的临界角小,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海面上,下层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低,密度比上层的大,故海面附近的空气折射率从下到上逐渐减小;沙面上,下层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高,密度比上层的小,故沙漠地表附近的空气折射率从下到上逐渐增大,故ACD正确,与题意不符;B错误,与题意相符。
故选B。
3.B
【详解】
AB.当光线发生全反射时,路程最长,对应时间最长,如图所示
则
传播速度
速度沿玻璃丝方向的分量为
则时间
因为
所以
故B正确,A错误;
CD.当光线垂直AB射入时,时间最短,由
得时间为
由于
所以
故C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由公式
解得:临界角,设入射光线从某位置P点入射的光线,照射到AB弧面上Q点时,入射角恰好等于临界角,则能射出的光线的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则能射出光线的部分AB面的弧长为
设从Q点反射的光线与OA交于S点,则△OQS为直角三角形,且,则被AO段吸收的玻璃的长度为
因此能够从弧AB上射出以及被AO段吸收的玻璃总边长为
故选A。
5.D
【详解】
ABCD.由图可知,a光和c光入射角相同,但a光折射角较小,根据折射率公式可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c光的折射率,由于b光入射角为0°,故无法判断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大小,故A错误;由于a光的折射率大,波长较短,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c光窄,故B错误;a、c光分别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中时,不能发生全反射,故C错误;根据公式v=,由于a光的折射率大,则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又由图可知a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较长,故a光比c光穿过该半圆柱体玻璃砖所需时间长,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A.光路如图所示
设光线在AB面折射角为,则
解得
故A正确;
B.照射到BC光线入射角为,发生全反射时
因此
满足全反射条件,光线不能从BC面透出,故B错误;
C.照到AC上的光线入射角为,不满足发生全反射条件,光线能从AC面透出,故C错误。
D.光线在BC面上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AB面平行,故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
A.光线1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故A错误;
BC.光线1、2从AB入射时,光路图如图
设棱镜的临界角为C,由
解得
C=45°
光线2从P点入射时,由折射定律得
由几何关系知入射角为
i=45°
解得折射角为
r=30°
由几何关系可得,当光线2射到BC时,与BC的夹角为
∠PFB=15°
在△PBF中,由正弦定理得
据题有
解得
由几何关系得
所以
可得R为CQ的中点。由△BEO∽△BFP得
解得
故有
在△CFR中,由正弦定理得
其中
解得
光线2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为
联立解得
在光线1在棱镜中经过的路程长为
故B错误,C正确;
D.光线1从CD边射出点到BC边的距离为
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A.闪电后雷声轰鸣是声音多次反射造成的,故A错误;
B.光导纤维传递信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故B错误;
C.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波的干涉造成的,故C错误;
D.雷达测速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由b、c两束光线垂直,可得折射角为37°,折射率
A错误;
B.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为
B错误;
C.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C错误;
D.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A.由图,入射角∠1=45°,据
得到
∠2<45°
由几何知识得到
∠3>45°
由题,红光的临界角为42°,则所有色光在BC面上都发生了全反射,没有光线从BC面射出。故A错误。
BC.根据反射定律得知:∠3=∠4,可以证明,∠2=∠5,故由光路可逆原理得到∠1=∠6,即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平行,而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偏折程度不同,折射率越大的色光偏折越强,经反射再折射后位于屏上部,即屏上的色彩紫光在上。故B正确,C错误。
D.由于所有出射光线都与入射光线平行,则所有出射光线相互平行,则将光屏与BC保持垂直地向右平移,屏上彩色光带宽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C.根据图示和折射定律可知,b光的折射率较大,则b的频率较大。故A错误,C正确;
B.由可知,b光的折射率较大,在同种介质传播速度较小。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a比光束b大,故B错误;
D.由临界角公式分析得到,b光的折射率较大,对同种介质的临界角较小,故D错误。
故选C。
12.BCD
【详解】
A.由图可知,由于出射光线的交点在中心线O1O2的下方,根据折射定律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故A错误;
B.因为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根据v= ,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两光在玻璃中的路程相同,所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比b光的长,故B正确;
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由c=λf知,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短,故C正确;
D.照亮水面边缘光刚好发生全反射,照亮的区域圆面积的半径r与临界角C满足tanC= ,C是临界角,由sinC= 知b的折射率小,临界角C大,b光照亮的区域较大,故D正确;
故选BCD。
13.AD
【详解】
A.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光导纤维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要大,A正确;
B.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将呈现正立的像,位置在实物的上方,B错误;
C.色光进入水中,光的频率不变,颜色不变,C错误;
D.白光斜射入水中,由于水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各种色光将分开,D正确。
故选AD。
14.ABC
【详解】
A.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A正确;
B.设光在棱镜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则
因此光在棱镜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5°,B正确;
C.由几何关系可得
由光的折射定律可得
由于入射角,联立可得
,由正弦定理可得
解得
从BC面出射的光,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均为
C正确;
D.光束平行于AB面入射,由P点入射的光线恰好射到B点,光线经AB面发生一次全反射后从BC面射出,由几何关系可得,光束在BC面的入射角 ,由光的折射定律可得
解得
因此光束从BC面出射后仍平行,由对称性可得,宽度仍为,D错误;
故选ABC。
15.(1);(2)
【详解】
(1)光以最短距离传播到光屏,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得
则光在透明介质传播所用时间为
则光以最短距离传播到光屏所用的时间为
(2)当入射光逐渐向上偏移时,由于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当光路图如图所示时,会发生全反射,此时的光路图为临界情况,即光屏上亮斑在最高点
根据几何关系,结合全反射的条件,根据得
根据几何关系,光屏上亮斑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16.①没有光线从HG面折射射出,理由见解析所示;②
【详解】
①光路图如图所示
入射角
由折射定律
折射角
临界角C
解得
在HG面反射,入射角
发生全反射,所以没有光线从HG面折射射出;
②光线从M到N的运动光程
光线从M到N的运动时间
由几何关系
由折射定律
联立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