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9 17:3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CaO俗称生石灰,是自热火锅的热源原料,CaO属于
A.氧化物 B.盐 C.单质 D.混合物
2.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方法
A Cu (Cu2(OH)2CO3) ———— 加热
B CaCl2(CaCO3) 水 过滤、蒸发
C CO2(CO) 足量O2 点燃
D H2O2(H2O) 少量MnO2 过滤
A.A B.B C.C D.D
4.打开盛放碳酸氢铵固体的试剂瓶瓶盖,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
5.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低右,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行的是
选项试剂 A B C. D.
X H2O H2O H2O 盐酸
Y NaOH NH4NO3 生石灰 Na2CO3
A.A B.B C.C D.D
6.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3CO+Fe2O32Fe+3CO2 B.CH4+2O2CO2+2H2O
C.NaOH+HCl=NaCl+H2O D.Fe+CuSO4=Cu+FeSO4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3Fe + 2O2Fe3O4 B.H2O2O2↑+H2↑
C.2CuO + C=2Cu + CO2↑ D.Na2CO3 + HCl=NaCl + H2O + CO2↑
8.化学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的一瓶硝酸铵(NH4NO3)溶液进行探究,测得其pH=4。查阅资料得知硝酸铵是一种化学肥料。以下关于硝酸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是一种复合肥料 B.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C.久施硝酸铵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硝酸铵溶液变红色
9.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 CaCO3 B.NaOH NaCl
C.CuSO4 Cu(OH)2 D.H2SO4 HCl
10.坚持低碳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A.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 B.分类处理垃圾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11.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NaOH 溶液(Na2CO3 ):加适量稀盐酸 B.Cu(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C.CO2 (CO):通入氧气,点燃 D.CaO(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12.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中,7万只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气球,飞机拉的食品级的彩烟以及近乎零污染的礼炮等都渗透出绿色、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开发新能源汽车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自带购物篮购物 D.使用一次性筷子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滴加适量Ba(OH)2溶液
C 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D 分离KNO3、NaCl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4.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溶质分别是H2SO4、CaCl2和NaOH,下列试剂能将它们鉴别开的是
A.Na2CO3溶液 B.酚酞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 D.氯化铁溶液
15.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B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硫酸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C 除去CaO中的CaCO3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C的溶解性。请你利用此表完成下列的任务。
OH- Cl-
H+ 溶、挥 溶、挥 溶、挥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溶 不 微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不 溶
(1)查:查出氢氧化钡的溶解性_______。
(2)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
(3)找:硫酸能与表中的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找一种盐,写出硫酸与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7.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矿泉水属于________(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2)用化学符号填空:写出由标签中的离子构成的一种盐___________。
(3)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8.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碳酸氢钠 ②碳酸钠 ③硫酸钡 ④硬铝 ⑤碳酸钡
(1)可用于制造飞机的是______;
(2)可用于制造玻璃的是______;
(3)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4)医疗上可用作钡餐原料的是______。
1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包白色粉末状固体,咨询老师后得知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老师要求该同学采用实验的方式测定这包粉末的组成,于是他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将上述溶液分成了2份,在其中一份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3)在另一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银并滴加稀硝酸,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述实验得,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的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是___________,在(3)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如图是五种化合物常温在溶液中两两之间发生的某些转化关系图,图中的“→”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略去)。回答问题。
(1)①NaCl→NaNO3:____________。
②NaOH→NaCl:____________。
③Na2SO4→NaCl:____________。
④以上三个反应的转化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都是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这类反应实质上是_______的过程。
(2)在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中有的可以逆向转化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现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K2SO4、CaCO3、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白色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固体和无色溶液;再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现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____。
22.由A和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可实现如图转化关系。
(1)写化学式:A._____; C._____; E._____。
(2)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A与B反应:____________;
②F发生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①______。实验③______。
(2)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______,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设计实验来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滴入足量盐酸 ______ 说明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2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______(填序号)。
① 颜色 ② 密度 ③ 溶解性 ④ 可燃性
(4)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盐酸中挥发出的HCl气体而不吸收CO2。该同学欲制取一瓶纯净而又干燥的CO2,可使气体按箭头方向通过装置G(如图)。其中所盛试剂顺序依次是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B.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
五、计算题
25.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5 10 15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7.8 161.7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1)根据数据,可判断实验二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是_________。
(2)表中的m值为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6.水垢可以看作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化学组成可表示为aCaCO3·bMg(OH)2·nH2O或aCaCO3·bMg(OH)2·cMgCO3·nH2O。为研究某锅炉水所形成水垢的化学组成,取水垢6.32g,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得到5.78g剩余固体A。高温灼烧A至恒重,放出的气体若用过量的Ba(OH)2溶液吸收,得到11.82g沉淀;若被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增重2.82克。
(1)写出高温灼烧固体A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任意正确的两个)
(2)通过计算判断该水垢中是否含有MgCO3 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
(3)计算固体A中Mg(OH)2的质量是_______g。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B 6.D 7.A 8.A 9.B 10.C 11.B 12.D 13.C 14.A 15.B
16.(1)易溶于水
(2) 不能 不能生成沉淀、气体和水
(3)
17.(1)混合物
(2)NaCl
(3)
18.(1)④(2)②(3)①(4)③
19.NaCl、NaOH 硫酸铜##CuSO4 硝酸钠3
20.(1)
复分解反应 离子重新组合
(2) Na2SO4 NaOH Na2CO3 NaOH
21. CuSO
22.(1) C CO2 CO
(2)
23.(1) 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 小气球鼓起来
(2) 矿泉水塑料瓶 矿泉水塑料瓶变瘪
(3)有气泡产生
24.(1)酒精灯
(2) BD CaCO3+2HCl═CaCl2+H2O+CO2↑
(3)②③
(4)B
25.(1)因为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实验二产生的气体质量,说明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则样品已完全反应
(2)153.9
(3)解:设10 g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x=53%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3 %
26.(1)

(2)有
(3)若被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增重2.82克,说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为2.82g,由(2)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2.82g-2.64g=0.18g。
设固体A中氢氧化镁的质量是m
m=0.58g
答:固体A中氢氧化镁的质量是0.5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