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乡下人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乡下人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7 15: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乡下人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交流、绘画等多种形式,体会乡村人家的独特、迷人,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2、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普通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并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交流、绘画等多种形式,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普通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并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乡下人家,你还记得有哪些美景吗?这么美的一幅幅美景,我想用一首小诗来总结一下:长藤绿叶瓜架,春笋翠竹繁花。鸡群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傍晚餐景如画,纺织姑娘轻唱,最美乡下人家。同学们,美不美?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乡村生活,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齐读课题:《乡下人家》
(二)齐读学习目标:
1、学会并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2、通过欣赏诗歌、图片、音乐,以及绘画的方式领略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三)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回顾:乡下人家的特点是什么?独特与迷人。
(四)合作探究,体悟“乡下人家”的独特写法:小组合作探究:文章中采用什么方法让平凡普通的乡村风景变得独特、迷人呢?这么写好在哪里
(1)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一生读,运用了对比(板书:对比),能够感受到乡村屋前的可爱与独特。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指什么?(生:指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看着这样的场景你有怎样的感觉?
生:很美、生机勃勃。是啊,同样是门前的装饰,哪个更可爱呢?(出示狮子)
生:青红的瓜,藤、叶。(为什么)它颜色丰富,鲜艳,石狮子只是一种颜色。农家小院瓜和藤是天然的,而城里石狮子是人工雕刻的。农家小院里的瓜和藤是有生命的,而石狮子是石头的。
师:同学们感受一下,写瓜藤为什么要写石狮子和大旗杆呢?我把它去掉你读一读试试。运用对比,更让我们感觉出了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这就是对比写法的好处。作者就这样对比着写,我们就这样对比着理解,这独特的乡下景色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再次齐读。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用词准确,作者的细心观察。
生读,运用了拟人。(板书:拟人)写出了小竹笋的活泼。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
生:探。谁能上来做做这个动作?探是什么动作?偷偷的伸出来,悄悄地,一下子。谈谈你的感受是什么?调皮活泼。
师:同学们看,我把这句话变一变你看怎么样?齐读。长指普通的生长,而探用了拟人。一生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看来拟人的确能给我们与众不同的感觉啊。
(3)本文作者陈醉云是一位美籍华人,旅居海外的他对故乡有着深深的思念,想一想为什么他笔下的乡下人家显得格外独特、迷人呢?正是怀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喜爱啊。这种通过景物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写作手法叫什么?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
(4)小结:同学们,作者就是这样运用对比、拟人、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平凡的乡村事物写的如此迷人、独特。
(五)拓展——感受乡村的美好:其实,古往今来,人们表达对乡村喜爱之情的方式有很多。
1,比如古代一些文人墨客们就喜欢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你想到了哪些相关的古诗?跟我们一起分享吧。你们找的可真全,老师也找了一首,(四时田园杂兴)我们一起读读,思考一下里面讲述了乡村的什么画面?
2、还有些人把他们对乡村的喜爱唱了出来。你找到了哪些?课前同学们都已经把找好的音乐放在电脑上了,我们一起选几首听听。听这首歌你可以闭上眼睛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为什么给我们推荐这首歌?说说你的理由?
3刚才听同学们都会唱《我们的田野》,那我们就来一起唱唱吧!
4、有些人用更直观的图片为我们呈现出了乡村的美景,你找到了哪些田园美图上面有哪些景物?想要表达什么呢?
(六)画乡景:
师:同学们,乡村美不美?那就把你心目中美丽乡村的样子画下来吧,你还可以运用这节课学习的对比、拟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为你的画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
(七)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文字、诗歌、音乐、图片等多个角度感受到了乡村的美好,乡村这么美,有机会就让我们亲自去看看吧!
(八)作业:利用周末时间,亲自去乡下看一看,观察田园风光,了解当地庄稼的生长过程、乡村调查当地人生活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所看所想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