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
教材分析
《红楼春趣》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的第七十回。叙述了宝玉、黛玉、探春等众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贾宝玉等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本课是落实这一要素的重要一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恰、屉”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2.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大致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反复品读,体会课文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课文的语言特色。
4.感悟文中人物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产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 运用本单元学习的阅读名著的方法,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抓住文中细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感受文章人物的性格特点,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方法,揭示课题
1.回顾本单元我们已经学过的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以及作者、出处。2.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阅读名著的方法,进行“古典名著阅读方法PK 赛”。(使用畅言智慧课堂“PK板功能)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猜测语句意思等。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四大名著的巅峰之作《红楼梦》。
【设计意图】回顾之前所学的阅读方法,引导方法迁移,激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本篇略读课文的理解。
(二)了解名著,明确任务
1.学生交流对《红楼梦》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补充。
2.走进《红楼梦》第七十回《红楼春趣》。(板书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阅读提示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名著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借助阅读提示来有目的地学习略读课文,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引导提升
学习活动一:体会春趣
1.课题中的“趣”都体现在哪里呢?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2.篇幅较长,为了找到放风筝的有趣,可以采用跳读的方法,阅读重点段落。3.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猜测词语意思。
4.难读通、难读懂的白话文,不需要斟字酌句朗读、理解,大致能读懂就行。
5.通过宝玉和众姑娘们放风筝,你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适时板书:自由快乐,积极乐观)根据学生的回答,使用畅言智慧课堂“至课本”“至课件”“聚焦”等功能,聚焦重点段落和语句,交流体会“春趣”。
学习活动二:品味人物
1.课文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读懂这个故事。
2.给宝玉做一张人物名片,画一画描写宝玉言行的句子,圈一圈关键词,想一想宝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使用畅言智慧课堂“倒计时”功能,并使用畅言智慧课堂进行拍照讲解,并随文朗读感悟,抓住宝玉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体会宝玉的性格温和、天真率直等特点。
【设计意图】品读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并渗透描写方法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四、对比阅读,深化认识
学习活动三:阅读链接:林庚《风筝》领略了文学大师曹雪芹的语言魅力,我们再来看一看现代作家林庚写的一篇散文《风筝》,请快速默读阅读链接的这篇文章,想一想围绕风筝林庚先生写了哪些内容,与本课有哪些异同。
教师适时总结:这两篇课文也都提到了放风筝就是放晦气。足以见得放风筝的习俗由来已久,是一种文化传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五、方法迁移,拓展延伸
学习活动四:阅读拓展《“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1.请默读片段,说一说你读到一个怎样的王熙凤呢?
2.引导学生用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将课中学习和学后拓展相结合,引导学法迁移,实现思维提升。
六、课文小结,布置作业
《京都竹枝词》这样评价《红楼梦》:“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著名红学家吴世昌说:“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
布置作业如下:1.用上本单元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进行《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2.制作《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图。
【设计意图】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体现“大语文”教学观,拓展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