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中心句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乡村景物的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能抓住关键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乡村景物的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交流 以学定教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读了课题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出示课文插图,这便是自然朴实、亲切祥和的乡下人家。在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3)生齐读课题。
2.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会怎么描述呢?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中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试着给每个场景起个名字。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3)课文中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鸭子戏水 门前晚餐 月明人家
二、重点品读 随文得法
1.这一幅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展示着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找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一句话读一读。
(1)课件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2)生齐读。
(3)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句中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乡下人家的特点?(板书:独特 迷人)2.围绕中心句,课文描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景致?默读课文,划出你最感兴趣的一处景致 并写下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1)瓜藤攀檐。①指名读,相机引导思考:这里的“装饰”指的是什么?②预设:装扮。③比较:“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和“竖着两根大旗杆”给人怎样的感觉?农家小院的这种“装饰”又给人怎样的感觉?(高楼门前的“装饰”严肃单调,农家小院的“装饰”自然清新。)④指导朗读
(2)雨后春笋。①女生齐读。②你怎样理解“探”字?(“探”字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准确生动地展示出雨后春笋的勃勃生机,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竹笋的喜爱。)③指导朗读(3)鸡群觅食。①指名读,相机引导理解:这是农家常见的场景。从这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你体会到怎样的美感?②示例: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4)门前晚餐。
①范读,引导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画面说一说这里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②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并把它抄写下来。
4.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1)课件出示中心句。全文围绕这一个中心句向人们展示了乡下人家那独特的、迷人的美。(2)指名朗读。
(3)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4)再读读全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的。
小结:这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和春、夏、秋三季及白天、傍晚、深夜的顺序交叉描写,抓住了普通的农家生活场面,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扮自己的家园,装扮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5.配乐朗读课文。
6.梳理学法:(1)想象画面(2)体味情感(3)自由交流
【作业布置】
1.摘抄优美的句子。
2.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 用一段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房前 屋后 空间乡下人家 春 夏秋 时间白天傍晚 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