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红楼春趣》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8 11: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红楼春趣》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恰、屉”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2.能借助本单元所学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大致了解故事内容,并说出对宝玉的印象,产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3.通过阅读链接,进一步了解放风筝这一民俗活动,体会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本单元所学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大致了解故事内容,并说出对宝玉的印象,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单元导读页插图)
单元导读页有这样一张图片,图上的两个人物,你认识吗?你知道选自那个作品吗?你对《红楼梦》有哪些了解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片段,去了解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预习环节已搜集相关资料,对原著及作者有了基本了解。交流导入,简介《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价值,激发学生对课文、对原著的阅读兴趣。
(二)交流读法,整体感知
1.课文选自古典名著,有些词句的表达方式与我们今天的白话文存在很大区别,初读课文时,你遇到了哪些“拦路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单。通过展示交流(智慧课堂拍照上传),引导学生梳理和明确阅读名著的方法:抓住关键字猜测词语意思、联系上下文和插图、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等。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分类识记。强调词语“豁喇喇”的读音。
3.课文写的是宝玉和姑娘们放风筝的事儿,除了放风筝的过程,还写了哪些内容呢?预设:捡风筝 取风筝 放风筝运用之前学过的串联小标题的方法,串联课文的大致内容。
【设计意图】本文安排在“走进名著”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在学习前三篇课文时,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交流学生初读课文时用到的方法,是对之前积累的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也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举措,为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扫清障碍。
(三)研读赏析,品悟人物
1.课文题目是《红楼春趣》,这些内容中,哪些让你读出趣味了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认为有趣的部分读一读,批注出宝玉给你留下的印象,完成人物卡。人物:宝玉 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一:捡风筝部分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引导学生抓住宝玉的语言描写,体会他为人善良的性格特点。
预设二:取风筝部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体会宝玉此时的心情,感受宝玉活泼爱玩、友好对待下人、不摆少爷架子的性格特点。
预设三:放风筝部分
(1)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引导学生抓住“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恨的摔在地下”“一顿脚跺个稀烂”等对宝玉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的词句,体会宝玉又急又恼、率直纯真的性格特点。感悟宝玉对女性的尊重:“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联系美人风筝、紫鹃对宝玉的态度、宝玉对晴雯等丫头的态度,及原著中“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得浊臭逼人”,联系时代背景及宝玉的思想,感悟宝玉对女性的尊重。(2)宝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起在空中。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吧。”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说着,有丫头来请吃饭,大家方散。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放风筝的乐趣。
2.小结:捡风筝里,我们认识了为人真诚、善良的宝玉;取风筝之趣源于宝玉对下人的友好,不摆少爷架子;放风筝时,宝玉天真可爱的样子,真性情,多有趣!接下来的这段视频,一定会丰富你对宝玉的认识。(播放宝玉摔玉视频片段)《红楼梦》塑造了大量像宝玉这样具有鲜明性格特点的人物,课后同学们可以走进原著中,去领略更多有趣的人物。借助影视资料,可以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收获更多阅读的乐趣。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抓关键语段体会“趣”,抓人物的对话、神态、动作等品悟宝玉的性格特点。最后借助影视资料丰富学生对宝玉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导学生结合影视资料阅读原著。
(四)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1. 同学们,我们读课文、看视频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这些人放的风筝都不一样。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宝钗要放一连串的七只大雁,为何宝琴拿来一只大蝙蝠风筝,又为何大螃蟹风筝就偏偏给了三爷贾环?难道是作者曹雪芹随手一笔写上去的?还是此处暗藏了什么玄机?同学们,曹雪芹十年磨一剑,呕心沥血著红楼,清朝有诗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政治学家读:世事洞明皆学问。经济学家读:贾府的衰败就是大清衰败的序曲。这可真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巨作。课后,我们可以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多种阅读方法,去阅读《红楼梦》,读完后,和同学们、家长们分享一下:课文中人物放飞的风筝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春日里,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趣事。请你对比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林庚笔下的《风筝》,看看这篇文章和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内容感受风俗《红楼春趣》《风筝》小结:通过对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我们有了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这也是我们阅读课文的一种好方法。3.作业超市:搜一搜:搜集“放风筝”相关的古诗词,自己读一读,背一背。
列一列:列出《红楼梦》的阅读计划。
【设计意图】设疑“课文中人物放飞的风筝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激发学生继续阅读原著、探索原著的兴趣。通过“阅读链接”,让学生对放风筝这一活动有进一步的感受,体会民俗文化的传承。作业设置多层级、多角度,指向学生多元化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