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7 17: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年代末30年代初,国际形势开始躁动不安。1933年6月成立了世界反战和反法西斯委员会,其指导的30年代的和平运动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参加者中有共产党人、社会党人。自由党人、无政府主义者、宗教徒、工人、农民、学生、士兵、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由此可知
A.自由主义是导做国际局势躁动的根源
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已建立
C.维护世界稳定井非是各国人民的追求
D.“反战”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
2.1929—1930年,英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70%是销往苏联,到1932年增加到90%。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也是销往苏联。这表明
A.英美苏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 B.同苏联的贸易帮助英美摆脱了危机
C.苏联工业化得到西方的大力支持 D.经济危机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开展
3.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该宣言的签订表明
A.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矛盾加剧 B.美英战时盟友关系确立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4.从1939年秋天开始,苏联媒体上的德国形象从“苏联人民的敌人”“世界和平的破坏者”,变为了苏联的“友好经济伙伴”,媒体对德国的宣传态度转变为中立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了当时
A.《布列斯特和约》使苏德关系有所缓和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始实现和平共处
C.《拉巴洛条约》推动了苏德的经贸往来 D.苏联为谋求自身安全调整了对德国关系
5.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的威胁。下列关于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合法竞选获得政权 B.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基础
C.经济危机带来政治危机 D.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利益均受到制约
6.丘吉尔对二战中的一个文件有过这样的评价:“美国在名义上仍属中立,却会同一个交战国发表这样的宣言……宣言中包括有‘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的词句,这等于一个挑战,在平时这种挑战意味着战争行动”,这个文件是
A.新《中立法》 B.《租借法案》 C.《大西洋宪章》 D.《联合国家宣言》
7.美国一位海军将领曾这样评价一场战役:“这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这场战役指的是
A.瓜岛战役 B.中途岛战役 C.冲绳岛战役 D.硫磺岛战役
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美、苏、英、中为首的26个同盟国家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美国宣布立即对日宣战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9.战争的硝烟尚在弥漫,美、苏、中、法等国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的背景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二战场开辟
C.雅尔塔体制勾画出两极格局的轮廓
D.美元的世界货币金融霸主地位确立
10.在1944年的一次重大战役中,美英盟军通过海陆空立体作战,突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大西洋铁壁”。此战役使( )
A.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转折 B.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C.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D.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局
11.漫画《葬礼》描绘的是博克、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该漫画最早出现于
A.苏德战争爆发后 B.莫斯科保卫战后
C.德军闪击波兰后 D.斯大林格勒战役后
12.1941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指出:“这一太平洋战争……全世界一切 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 后地明朗化了。”这表明中国抗战是
A.太平洋战场重要组成部分 B.反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C.推翻独裁统治的解放战争 D.中共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13.“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B.德国吞并奥地利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德国突袭波兰
14.1929~1933年,德国纳粹党党员的人数不断上升,由15万达到100万,其中2/3为职员、独立劳动者和农民,1/3为工人。这表明纳粹党
A.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得到下层群众支持
C.代表劳动者的利益 D.煽动民族复仇情绪
15.1938年,《幕尼黑协定》签订后,张伯伦回国时像英雄一般受到人们夹道欢迎,英国人高呼着“和平”口号,欢迎“伟大”的首相归来。这表明
A.英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
B.英国统治者竭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英法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
D.英国民众存在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情绪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年8月,德军对英国进行了狂轰烂炸,丘吉尔支持迁居伦敦的欧州各国流亡政府结成同盟。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苏德战争,丘吉尔表示“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第二天,美国发表了支持苏联抗击法西斯的声明。在苏联的建议下,1941年7月12日苏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的协定》。1941年8月9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它标志着英美两国合作的加强。苏联对此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宪章对于动员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法西斯侵略者无疑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英美被迫对日宣战,德美也互相宣战。至此,美国正式参加“二战”。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二十六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鼓舞中国抗战和促进中美合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建立战争信息署(简称“美新处”)。美新处相继在中国建立了多个地方办事处,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在国统区和沦陷区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对日心理战。20世纪40年代,美新处制定了详细的对华宣传划,短期内旨在推动对日战争进程、促进中美合作,长期内向中国灌输美式理念与制度。美新处不光使用正面材料,偶尔也会将美国人批评时政的文章投给中文报社,展现美国的言论“自由”。为了避免中国人对美国产生负面看法,美新处对华宣传刻意掩盖了国内社会弊端,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贫富分化等,只将黑人、妇女、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光鲜亮丽的一面纳入镜头,制造了一个“完美社会”的假象。
——摘编自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进行简要评价。
1.D2.D3.C4.D5.A6.C7.B8.D9.B10.D11.B12.B13.C14.B15.D
16.(1)特点:伴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逐步形成;大国主导;阵营不断扩大;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抗。
(2)意义:孤立和打击了法西斯侵略者;改变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双方力量对比;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战后联合国的建立。
17.(1)特点;国家重视并成立专门的机构;宣传手段和形式多样;宣传涉及领域广泛;与抗战结合带有隐蔽性;着重宣传美国正面形象、掩盖负面形象。
(2)评价;增进了中国群众对美国的了解;促进了中美合作交流;强化抗战信心、有利于中国抗战的顺利进行局限性在于宣传内容缺乏全面客观性;宣传深层次目的在于灌输美国价值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