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7 14:42:3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东平期中)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番茄汁等物质中都含有酸类物质,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  )
A.溶于水时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B.溶液中都含有酸分子
C.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D.溶于水时都生成了盐酸
【答案】A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故答案为:A。
【分析】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2021九上·东平期中)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A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A. 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故错误,符合题意;
B.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进行分析。
3.(2021九上·泰安期中)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发生解离后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盐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考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盐是指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A、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后解离出硫酸根离子与氢离子两种离子,不符合盐的概念,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后解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符合盐的概念,选项B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符合酸的概念,属于酸,不属于盐,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后解离出氢氧根离子与钡离子两种离子,不符合盐的概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4.(2021九上·泰安期中)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稀盐酸常用于除铁锈,是利用了酸的一种化学通性,下列酸的用途中也利用了该通性的是(  )
A.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
C.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答案】B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稀盐酸常用于除铁锈利用了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A、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利用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选项B符合题意;
C、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利用酸和盐的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利用酸碱中和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和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能反应进行分析
5.(2021九上·岱岳期中)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照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HCl Na2SO4 NaCl B.Ca(OH)2 HCl Na2SO4
C.NaOH H2CO3 NaCl D.HCl NaOH Na2CO3
【答案】D
【考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A、HCl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Na2SO4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NaCl是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A不符合题意;
B、Ca(OH)2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属于碱;HCl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Na2SO4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B不符合题意;
C、NaOH由钠离子和氢氧离子根组成,属于碱;H2CO3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NaCl是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C不符合题意;
D、HCl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NaOH由钠离子和氢氧离子根组成,属于碱;Na2CO3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符合题目要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酸是指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分析
6.(2021九上·岱岳期中)下列关于浓盐酸及浓硫酸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浓盐酸稀释后可以用来给金属除锈
B.浓硫酸是油状粘稠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C.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出现
【答案】B
【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稀盐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浓盐酸稀释后可以用来给金属除锈,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无味,符合题意;
C、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出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
B、根据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分析
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7.(2021·十堰)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药品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取少量固体药品
【答案】A
【考点】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过滤的“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
D、根据粉末状药品遵循“一横二送三直立”的操作分析。
8.(2021·天津)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
A.铁钉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浓硫酸
【答案】B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易挥发,敞口放置会有HCl挥发,质量减少,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注意铁钉生锈的原理是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反应;
B、注意浓盐酸的挥发性;
C、注意生石灰与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D、注意浓硫酸的吸水性。
二、综合题
9.(2021九上·营口期末)某实验小组的学生把一定量的生铁屑放入烧杯中,并注入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表面有   产生,溶液逐渐变为   色。
(2)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有少量黑色残渣,该残渣主要为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答案】(1)气泡;浅绿
(2)碳C
(3)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现象是生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2)生铁中含有碳,碳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剩余黑色残渣主要是碳。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分析】(1)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剂氧化铁和酸的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进行分析
(3)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东平期中)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   。
(3)图中性质④属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偏大
(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复分解反应
(4)Fe2O3+6HCl═2FeCl3+3H2O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2)盐酸显酸性,图中①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性质④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分析】(1)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
(2)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11.(2021九上·泰安期中)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小华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用Cu(OH)2实现②的现象,会得到   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可选用单质   (写化学式)。
(3)得到黄色溶液的反应可用于工业除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想看到⑤的现象,可用   溶液(填化学式)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1)蓝;
(2)Fe
(3)
(4)BaCl2或Ba(OH)2或 Ba(NO3)2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浅绿色溶液为亚铁离子溶液,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得到浅绿色溶液,故填:Fe。
(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⑤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所选溶液中只要含有钡离子即可,如BaCl2溶液、Ba(OH)2溶液、 Ba(NO3)2溶液。
【分析】(1)根据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分析
(2)根据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分析
(3)根据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分析
(4)根据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12.(2021九上·乳山期中)多角度认识盐酸。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以盐酸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盐酸的性质和检验
①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瓶口有   ,说明浓盐酸具   性。
②能区分稀盐酸与食盐水的一种试剂或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辩证地认识盐酸
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胃酸过多会引起多种疾病。治疗胃酸过多服用的铝碳酸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AlMg(OH)3CO3)成分中能与胃酸发生反应的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答案】(1)白雾;挥发性;;
(2)OH-和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①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产生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能够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② 可用碳酸钠溶液来区分,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氯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BaCl2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与稀盐酸不反应,能出现两明显不同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物质中含有Al3+、Mg2+、OH-和CO32-,结合该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分析,该药物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OH-、CO32-,这是因为氢氧根离子能和稀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成水,碳酸根离子能和稀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盐酸的性质,进行分析。
13.(2021·朝阳)溶液的配制是重要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    。
(2)将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时,主要步骤有:①量取、②混匀、③计算、④转移,操作时正确的顺序为   (填数字序号)。
(3)将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
(4)实验后,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B.使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C.从量筒倾倒出浓硫酸时,浓硫酸洒出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液体溅出
【答案】(1)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2)③①④②
(3)195g
(4)A;B;C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1)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填: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2)在实验室里,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转移、混匀、装瓶并贴标签;故填:③①④②;
(3)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50g×98%=(50g+x)×20%
x=195g
故填:195g;
(4)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B、使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C、从量筒倾倒出浓硫酸时,浓硫酸洒出,会导致浓硫酸体积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故填:ABC。
【分析】(1)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2)在实验室里,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转移、混匀、装瓶并贴标签。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4)实验后,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溶质偏少,或者溶剂偏多。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1九上·鞍山期末)写出造成下列不良后果的可能的原因。
(1)铝条与盐酸的反应开始阶段没有气泡   。
(2)细口瓶的标签污损   。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喷出试管   。
(4)过滤操作中,滤液浑浊   。
【答案】(1)铝条事先未打磨
(2)向外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着手心
(3)试管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4)滤纸破损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1)铝条与盐酸的反应开始阶段没有气泡可能是因为铝条事先未打磨,铝条氧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
(2)细口瓶的标签污损可能是因为向外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着手心,液体药品沿着细口瓶外壁流到标签,造成标签污损;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喷出试管可能是因为试管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液体至沸腾时,液体就会喷出试管;
(4)过滤操作中,滤液浑浊可能是因为滤纸破损,滤液未经过滤就通过了破损的滤纸。
【分析】(1)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没有气泡进行分析
(2)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5.(2021·平谷模拟)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适量稀盐酸。
(1)反应后溶液颜色有变化的是   (填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再向孔穴4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不变色,此时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
【答案】(1)1、3
(2)
(3)NaCl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1: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4:稀盐酸显酸性,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5: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6: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故反应后溶液颜色有变化的是1、3;
(2)孔穴3中,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再向孔穴4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或中性,故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NaCl。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四、计算题
16.(2021九上·广饶期中)黄铜(铜锌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 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多个黄铜螺母放入烧杯中,另取80g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0.0 17.4 m 13.5
(1)m=   。所取黄铜螺母中铜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说明该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    (填“优良”或“不优良”)。
(3)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分析实验数据,在如图坐标中画出加入80g稀硫酸过程中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自行设定物质的质量;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答案】(1)14.8;13.5
(2)性能优良
(3)解:设2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3.92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4)解:如图所示: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固体质量为2.6克,则m=17.4-2.6=14.8,所取黄铜螺母中锌能与硫酸反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第4次加硫酸时固体质量减少14.8-13.8=1.0,说明锌完全反应,即剩余13.5克为铜的质量;
(2)铜的质量分数为13.5g/22.6g=59.7%,说明性能优良;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及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确定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的锌的质量,再利用锌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东平期中)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番茄汁等物质中都含有酸类物质,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  )
A.溶于水时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B.溶液中都含有酸分子
C.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D.溶于水时都生成了盐酸
2.(2021九上·东平期中)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2021九上·泰安期中)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发生解离后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盐的是(  )
A. B.
C. D.
4.(2021九上·泰安期中)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稀盐酸常用于除铁锈,是利用了酸的一种化学通性,下列酸的用途中也利用了该通性的是(  )
A.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
C.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5.(2021九上·岱岳期中)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照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HCl Na2SO4 NaCl B.Ca(OH)2 HCl Na2SO4
C.NaOH H2CO3 NaCl D.HCl NaOH Na2CO3
6.(2021九上·岱岳期中)下列关于浓盐酸及浓硫酸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浓盐酸稀释后可以用来给金属除锈
B.浓硫酸是油状粘稠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C.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出现
7.(2021·十堰)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药品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取少量固体药品
8.(2021·天津)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
A.铁钉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浓硫酸
二、综合题
9.(2021九上·营口期末)某实验小组的学生把一定量的生铁屑放入烧杯中,并注入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表面有   产生,溶液逐渐变为   色。
(2)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有少量黑色残渣,该残渣主要为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10.(2021九上·东平期中)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   。
(3)图中性质④属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2021九上·泰安期中)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小华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用Cu(OH)2实现②的现象,会得到   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可选用单质   (写化学式)。
(3)得到黄色溶液的反应可用于工业除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想看到⑤的现象,可用   溶液(填化学式)与稀硫酸反应。
12.(2021九上·乳山期中)多角度认识盐酸。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以盐酸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盐酸的性质和检验
①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瓶口有   ,说明浓盐酸具   性。
②能区分稀盐酸与食盐水的一种试剂或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辩证地认识盐酸
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胃酸过多会引起多种疾病。治疗胃酸过多服用的铝碳酸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AlMg(OH)3CO3)成分中能与胃酸发生反应的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13.(2021·朝阳)溶液的配制是重要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    。
(2)将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时,主要步骤有:①量取、②混匀、③计算、④转移,操作时正确的顺序为   (填数字序号)。
(3)将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
(4)实验后,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B.使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C.从量筒倾倒出浓硫酸时,浓硫酸洒出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液体溅出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1九上·鞍山期末)写出造成下列不良后果的可能的原因。
(1)铝条与盐酸的反应开始阶段没有气泡   。
(2)细口瓶的标签污损   。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喷出试管   。
(4)过滤操作中,滤液浑浊   。
15.(2021·平谷模拟)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适量稀盐酸。
(1)反应后溶液颜色有变化的是   (填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再向孔穴4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不变色,此时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
四、计算题
16.(2021九上·广饶期中)黄铜(铜锌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 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多个黄铜螺母放入烧杯中,另取80g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0.0 17.4 m 13.5
(1)m=   。所取黄铜螺母中铜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说明该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    (填“优良”或“不优良”)。
(3)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分析实验数据,在如图坐标中画出加入80g稀硫酸过程中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自行设定物质的质量;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故答案为:A。
【分析】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答案】A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A. 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故错误,符合题意;
B.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进行分析。
3.【答案】B
【考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盐是指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A、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后解离出硫酸根离子与氢离子两种离子,不符合盐的概念,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后解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符合盐的概念,选项B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符合酸的概念,属于酸,不属于盐,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后解离出氢氧根离子与钡离子两种离子,不符合盐的概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4.【答案】B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稀盐酸常用于除铁锈利用了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A、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利用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选项B符合题意;
C、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利用酸和盐的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利用酸碱中和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和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能反应进行分析
5.【答案】D
【考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A、HCl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Na2SO4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NaCl是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A不符合题意;
B、Ca(OH)2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属于碱;HCl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Na2SO4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B不符合题意;
C、NaOH由钠离子和氢氧离子根组成,属于碱;H2CO3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NaCl是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C不符合题意;
D、HCl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NaOH由钠离子和氢氧离子根组成,属于碱;Na2CO3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符合题目要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酸是指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分析
6.【答案】B
【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稀盐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浓盐酸稀释后可以用来给金属除锈,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无味,符合题意;
C、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出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
B、根据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分析
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7.【答案】A
【考点】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过滤的“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
D、根据粉末状药品遵循“一横二送三直立”的操作分析。
8.【答案】B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易挥发,敞口放置会有HCl挥发,质量减少,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注意铁钉生锈的原理是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反应;
B、注意浓盐酸的挥发性;
C、注意生石灰与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D、注意浓硫酸的吸水性。
9.【答案】(1)气泡;浅绿
(2)碳C
(3)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现象是生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2)生铁中含有碳,碳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剩余黑色残渣主要是碳。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分析】(1)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剂氧化铁和酸的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进行分析
(3)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10.【答案】(1)偏大
(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复分解反应
(4)Fe2O3+6HCl═2FeCl3+3H2O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2)盐酸显酸性,图中①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性质④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分析】(1)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
(2)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11.【答案】(1)蓝;
(2)Fe
(3)
(4)BaCl2或Ba(OH)2或 Ba(NO3)2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浅绿色溶液为亚铁离子溶液,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得到浅绿色溶液,故填:Fe。
(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⑤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所选溶液中只要含有钡离子即可,如BaCl2溶液、Ba(OH)2溶液、 Ba(NO3)2溶液。
【分析】(1)根据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分析
(2)根据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分析
(3)根据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分析
(4)根据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12.【答案】(1)白雾;挥发性;;
(2)OH-和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①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产生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能够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② 可用碳酸钠溶液来区分,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氯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BaCl2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与稀盐酸不反应,能出现两明显不同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物质中含有Al3+、Mg2+、OH-和CO32-,结合该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分析,该药物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OH-、CO32-,这是因为氢氧根离子能和稀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成水,碳酸根离子能和稀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盐酸的性质,进行分析。
13.【答案】(1)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2)③①④②
(3)195g
(4)A;B;C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1)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填: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2)在实验室里,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转移、混匀、装瓶并贴标签;故填:③①④②;
(3)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50g×98%=(50g+x)×20%
x=195g
故填:195g;
(4)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B、使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C、从量筒倾倒出浓硫酸时,浓硫酸洒出,会导致浓硫酸体积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故填:ABC。
【分析】(1)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2)在实验室里,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转移、混匀、装瓶并贴标签。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4)实验后,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溶质偏少,或者溶剂偏多。
14.【答案】(1)铝条事先未打磨
(2)向外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着手心
(3)试管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4)滤纸破损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1)铝条与盐酸的反应开始阶段没有气泡可能是因为铝条事先未打磨,铝条氧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
(2)细口瓶的标签污损可能是因为向外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着手心,液体药品沿着细口瓶外壁流到标签,造成标签污损;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喷出试管可能是因为试管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液体至沸腾时,液体就会喷出试管;
(4)过滤操作中,滤液浑浊可能是因为滤纸破损,滤液未经过滤就通过了破损的滤纸。
【分析】(1)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没有气泡进行分析
(2)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5.【答案】(1)1、3
(2)
(3)NaCl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1: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4:稀盐酸显酸性,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5: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6: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故反应后溶液颜色有变化的是1、3;
(2)孔穴3中,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再向孔穴4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或中性,故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NaCl。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16.【答案】(1)14.8;13.5
(2)性能优良
(3)解:设2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3.92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4)解:如图所示: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固体质量为2.6克,则m=17.4-2.6=14.8,所取黄铜螺母中锌能与硫酸反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第4次加硫酸时固体质量减少14.8-13.8=1.0,说明锌完全反应,即剩余13.5克为铜的质量;
(2)铜的质量分数为13.5g/22.6g=59.7%,说明性能优良;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及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确定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的锌的质量,再利用锌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