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25 21:0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了哪些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影响?温故知新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这些会议是否解决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答:没有, 但却暂时缓和了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危机第4课 经济大危机课标要求: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一、“繁荣”及其崩溃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20—22第一目内容, 思考:问题 ①、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的表现如何?后来,这种“繁荣”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问题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特点?
问题 ①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的表现如何?后来,这种“繁荣”状态导致什么结果?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结果:在短暂“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问题②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特点?发源地:美国
特点:(P21表格)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阅读下列资料和图片,请思考: 问题③这场经济危机带来了什么影响?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表 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华尔街混乱状况危机面前人人平等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的失业者
在百老汇前排长龙等待救济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问题③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影响:(P21倒数第三段 )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探究活动:问题④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会爆发这场经济危机?(根源是什么?)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请思考问题⑤:材料中反映的“煤太多”是否“多”到广大人民都不需要了?是相对于什么而“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阅读材料:答:因为:A.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B.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问题④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会爆发这场经济危机?根源是什么?根源: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又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或“资本主义制度”)
感悟:要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必须消灭什么?
(要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请思考问题⑥:这么多商品卖不出去,资本家是怎么处理掉的?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问题⑥:这么多商品卖不出去,资本家怎么处理掉?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答案:P22第一段)
美国应对资产阶级统治危机 新 政
NEW DEAL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二、罗斯福新政背景:
经济危机引发资产阶级统治危机,
社会矛盾尖锐。阅读课文P23内容,请思考: 问题⑦: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新”在那里?
问题⑧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中心措施又是什么?
问题⑨:新政的实行取得了哪些成效?
问题⑦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P23第一段)
罗斯福新政“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的特点)
问题⑧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P23第二、三、四段)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偿。《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基本内容 (P23第二段)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问题⑧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P23第二、三、四段)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偿。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探究问题⑩: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是否意味着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被彻底根除?为什么?
没有。因为“新政”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所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治之症,会周期性爆发。
感悟认识:罗斯福新政有什么局限性?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问题⑨罗斯福新政的成效:P23第五段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启示: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改革)从本国国情出发,对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 发,与时俱进;国家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美国建立了较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因此具有民主传统。
2、美国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既得利益者,希望维持现存秩序。
3、美国一战后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采用内部调节实行新政的办法,使经济得以复苏。
4、罗斯福的个人作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什么面对危机时美国没有和德国日本一样走上法西斯道路? 北师大历史系教授黄安年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华盛顿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度过了危机。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重点)时间:发源地:特点:影响:
(重点)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P23第一段)
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P23第二段)成效:P23第五 段1929——1933年美国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
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
千万,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
迫,流离失所。(P21倒数第三段 )
全课小结:反思教训,提高认识:
这场经济危机给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留下了什么教训? 答:
①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防患于未然。
②负责、合作,共同解决:
经济和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和延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要从根本上摒弃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和转嫁危机的手段。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显重要。 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C.政府补贴工业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
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C.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
BC练一练3、1933年美国实行“新政”,对“新政”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取得了一定成效C
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中考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