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8 06:4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多选题
1.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三个质点平均速度的方向不可能相同
D.三个质点的瞬时速度有可能相同
2.某物体在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时间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C.图甲的图像在时刻的斜率为 D.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并且静摩擦力一定垂直于支持力
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D.三个大小分别为3N、5N、6N的共点力的合力大小范围是2N~14N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物体就一定发生了形变
B.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C.绳子弹力的方向是沿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D.刚性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5.一物块在水平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滑动,直至速度为零,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关于物块运动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单选题
6.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百度无人驾驶汽完成了一段3.16公里的开放城市道路的测试。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无人驾驶汽车以v≤15 m/s的速度前进,若雷达发现前方有静止障碍物,就会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安全系统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已知此安全系统在不同路况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8m/s2之间的某一值,则此系统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约为(  )
A.45s B.15s C.3s D.1.87s
7.下表是四种不同的运动过程。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交通工具 初速度() 经过时间(s) 末速度()
自行车下坡 2 2 6
火车进站 20 100 0
飞机飞行 200 10 200
蜗牛开始爬行 0 0.2 0.002
A.自行车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B.火车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C.飞机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D.蜗牛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8.某同学找了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做实验,他在靠近罐底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再把它悬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不动时,他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喷射出来;当电梯加速上升时,则下列现象中实际出现的是( )
A.水继续以相同速率喷出 B.水将不再从孔中喷出
C.水以更大的速率喷出 D.水以较小的速率喷出
9.如图所示为A.B两辆摩托车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v-t)图象,已知:t=0时刻二者同时经过同一地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B在0~6s内一直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t=6s时A、B两辆摩托车恰好相遇
C.t=12s时A、B两辆摩托车相距最远
D.率托车A在0~1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10.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三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C.图甲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形变
D.图丙中,足球被踢起,说明脚对球的力大于球对脚的力
11.未来“胶囊高铁”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000km/h.若工程人员对胶囊高铁”在A城到B城的一个弯曲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121.7km,用时6min.则(  )
A.“胶囊高铁”不能看成质点
B.6min是时间间隔
C.“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不受重力作用
D.“121.7km”指位移
12.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13.运动会上,运动员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比赛过程中,下列运动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跳水
B.鞍马
C. 马拉松
D.吊环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这几个物理量都是矢量
B.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按性质来分都属于弹力
C.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一定在物体内
15.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在减小
三、实验题
1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 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C=13.60cm,AD=8.00cm,AE=20.80cm,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_____(填“相同”或“相反”)。
四、解答题
17.一物块放在水平面上,某时刻开始给物体施加一水平推力F,水平推力F随时间变化的F-t图像与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利用图像所给信息求:
(1)物块在0-3s内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8.一质量为m = 40kg的小孩子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 = 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s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
(1)在0到2s内电梯上升的加速度大小?
(2)在0到6s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
19.如图所示,甲、乙两辆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车速分别为v1=6m/s,v2=8m/s,当甲、乙两车车距d=5m时,乙驾驶员发现甲车开始以a1=1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于是乙也立即做减速运动。
(1)为避免两车相撞,要求乙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若在甲、乙两车减速的同时,乙车后方相距5m处以v3=9m/s的速度行驶的丙车也立刻采取刹车,要避免三车都不相撞,则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不计车长,结果以分数形式表达)
五、填空题
20.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由实验绘出F与X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该弹簧劲度系数为______N/m.
21.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原长10cm,如果在它的下端挂4N重物时弹簧长度变为12cm,那么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____N/m.如果把重物减少1N,那么弹簧的长度应为____c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D
【详解】
AC.三个质点从N到M的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A正确,C错误;
B.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故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B错误;
D.三个物体瞬时速度可能相同,例如在椭圆的中心两侧切线方向都是向上,D正确。
故选AD。
2.CD
【详解】
A.图像和图像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乙知,物体做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在图甲中斜率代表速度,结合乙图可知,在时刻的斜率为,故C正确;
D.由乙图,根据图像下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故D正确。
故选CD。
3.BC
【详解】
A.有力的作用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错误;
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并且静摩擦力一定垂直于支持力,如物体随倾斜传送带匀速上滑过程,物体受到的就是静摩擦力,B正确;
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但不一定在物体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C正确;
D.三个大小分别为3N、5N、6N,当这三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取得最大值14N,当3N和5N这两个力的合力为6N且与第三个力(6N)方向相反时,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这三个共点力的共点力大小范围是0N~14N,D错误。
故选BC。
4.AC
【详解】
A、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弹力,因此有弹力作用,则物体一定发生了形变,故A正确.B、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发生弹性形变,不会产生弹力.故B错误.C、轻绳受到物体的作用而发生拉伸形变,所以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正确;D、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只是刚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是弹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是塑性形变.有些物体的形变程度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可以用转换法的思想把它放大.
5.BD
【详解】
设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的加速度为
物块作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减小,位移增大。
A.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图中斜率不断增大,则速度不断增大,故A错误;
B.从v-t图像中可以看出,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减小,故B正确;
C.从上面的分析,加速度大小为负,而题图中加速度大小为正,故C错误;
D.题图中图线,由数学知识可得
整理得
结合可知,该图像反映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6.C
【详解】
由题意可知,无人驾驶汽车的最大速度为15m/s,刹车时的最小加速度为5m/s2,由速度公式可得,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故选C。
7.B
【详解】
自行车的加速度为
火车的加速度为
飞机的加速度为
蜗牛的加速度为
所以火车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C
【分析】
根据题中,电梯加速上升,可知本题考查失重与超重的知识,利用超重的知识进行分析求解。
【详解】
当电梯加速上升时,电梯内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易拉罐的底部对水的支持力增加,小孔的面积不变,F增大,单位时间内通过水的速度增大,故C正确。
9.D
【详解】
A.摩托车B在0~6s内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然后反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项错误;
BC.A、B两辆摩托车在t=6s时速度相等,两辆摩托车距离最远,故BC项错误;
D.摩托车A在0~12s内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A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10m/s,故D项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图甲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地面,足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可知弹力不是重力,A错误;
B.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只有接触而没有相互挤压,即没有产生形变,所以没有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B错误;
C.图甲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C正确;
D.图丙中,足球被踢起,说明脚对球的力与球对脚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A.研究“胶囊高铁”列车从 A 城到 B 城的路程时,列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将它看成质点,故A错误;
B.6min是时间间隔,故B正确;
C.“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依然受到受重力作用,故C错误;
D.“121.7km”指的是列车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
12.C
【详解】
A、位移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故位移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故A正确.
B、C、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B正确;C错误.
D、当质点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13.C
【详解】
A.跳水时,由于要看人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如何,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鞍马时,由于要看人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如何,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的大小相对于比赛路程可以忽略不计,能够看做质点;故C正确.
D.吊环时,由于要看人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如何,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矢量,路程是标量,A错误.
B.从本质上看,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B正确.
C.物体从静止开始且只受重力的下落运动才叫自由落体运动,C错误.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不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也不一定在物体内,还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D错误.
15.B
【详解】
A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汽车在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加速度减小,汽车的速度增加由快变慢,但速度仍在增加,当加速度为零时,汽车做匀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故C错误
D.根据公式
可知,速度变化量还与时间有关,由于时间不确定,所以变化量的大小不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16.0.68 1.60 相反
【详解】
[1]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2]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可得
[3]从题目中数据得知,相邻的计数点的距离越来越小,也就说明了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即做减速运动,所以小车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
17.(1)2m/s2;(2)3N;(3)0.6
【详解】
(1)根据图像0-3s加速度大小:得:
a1=2m/s2
(2)0-3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3s-6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联立:
f=3N
(3)由(2)可知:
m=0.5kg
根据

解得:
18.(1)1m/s2;(2)9m
【详解】
(1)对小孩进行受力分析,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有
a1 == 1m/s2
则在0到2s时间内的加速度为1m/s2。
(2)由F—t图像可知在0到2s内电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
x1 =a1t12,v1 = a1t1
代入数据有
x1 = 2m,v1 = 2m/s
在2到5s内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
x2 = v1t2 = 6m
5到6s内电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a3 == -2m/s2,x3 = v1t3 +a3t32 = 1m
则电梯上升的总位移为
x = x1 + x2 + x3 = 9m
则0到6s内电梯上升了9m。
19.(1);(2)
【详解】
(1)设甲乙两车共速时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则不相碰的临界条件为此时两者位移满足如下关系
x甲+d=x乙

又因为
v=v1-a1t=v2-a2t
代入数据解得
t=5s
v=1m/s
(2)设乙、丙两车共速时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则不相碰的临界条件为此时两者位移满足如下关系
x乙+d=x丙

又因为
v'=v2-a2t'=v3-a3t'
代入数据解得
t'=10s
v'=-6m/s
说明此时乙车早已停下,所以丙车只需要保证乙车停下时没有相撞就可以,此时乙车的位移
丙车的位移
x乙+d≥x丙
解得
20.125
【详解】
试题分析:弹簧劲度系数为k==1.25N/cm=125N/m.
考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21.200N/m 11.5cm
【详解】
当弹簧下端挂4.0N的重物时,弹簧的拉力F1=4N,弹簧伸长的长度x1=0.02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弹簧下端挂3.0N的重物时,弹簧的拉力F2=3N,则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所以弹簧的长度为:l=l0+x2=10cm+1.5cm=11.5c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