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东阳市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8 06:4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东阳市高一(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如图所示,光滑大球固定不动,它的正上方有一个定滑轮,放在大球上的光滑小球(可视为质点)用细绳连接,并绕过定滑轮,当人用力F缓慢拉动细绳时,小球所受支持力为N,则N,F的变化情况是( )
A.N变大 B.N不变 C.F变大 D.F变小
2.如图所示,游乐场内的水平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置一个整理箱。某工作人员在卫生清扫时,站在木板上用斜向左上方的力拉整理箱,三者均保持静止。木板和工作人员的质量均为m,整理箱的质量为0.3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理箱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 B.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C.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 D.该工作人员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大于mg
3.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分别由图中直线I和II表示,则两质点( )
A.相向运动 B.在第末相遇
C.前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加速度大小相等
二、单选题
4.一弹簧测力计弹簧损坏,更换新弹簧后,不挂重物时示数,在弹性限度内挂上重物时,弹簧秤示数,若挂另一物体时弹簧秤示数为,则所挂物体重力为(  )
A. B. C. D.
5.如图所示,上方固定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B的直径略小于盒子内侧前后壁间的距离.现使斜劈A在斜面体C上静止不动,此时盒子内侧的M、N点对球B均无压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M点对球B有压力
B.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N点对球B有压力
C.若C的斜面粗糙,且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M点对球B有压力
D.若C的斜面粗糙,且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N点对球B有压力
6.如图所示,用拇指、食指捏住圆规的一个针脚,另一个有铅笔芯的脚支撑在手掌心位置,使OA水平,然后在外端挂上一些不太重的物品,这时针脚A、B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下列各图中大致正确的是
A. B. C. D.
7.有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t=0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2s内做匀加速运动
B.在2s时,加速度反向
C.在0~4s内速度增大了12m/s
D.在0~4s内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B.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应用了极限法
C.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是采用了微元法
D.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
9.如图所示,在水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O点为圆心。能正确表示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f的图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11m/s从θ=53°的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第二次不施加力,图乙中的两条线段a、b分别表示施加力F和无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线,不考虑空气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力F大小为21N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
C.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整个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不变
D.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整个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多
11.一物体用两根轻线悬挂于天花板上,其中线AB恰好竖直,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如图1所示,某同学做“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手握住力传感器1,使传感器1拉动传感器2及小车。电脑屏幕显示F1、F2的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像显示的是一对平衡力的关系
B.图像显示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C.小车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能得到该图像
D.小车做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1>F2
13.如图所示,质量为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以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取,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 B. C. 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标量
B.瞬时速率是矢量
C.矢量和标量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
D.加速度比小
1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位移2m,第4s内的位移是2.5m,那么(  )
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5m/s
B.第三秒末的瞬时速度是2.5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2
D.质点在零时刻的初速度是0.75m/s
16.如图所示,物体分别与水平面、竖直墙面以及物体B紧密接触,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B均静止,则
A.物体A受三个弹力作用
B.物体A受两个弹力作用
C.物体B受两个弹力作用
D.物体A和物体B均只受一个弹力作用
17.如图所示,上方传送带始终以的速度向右运动,左右两端相距。将一质量的木块由传送带左端静止释放,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  )
A.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为16J
B.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由于带动木块运动,电动机多消耗了16J的电能
C.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6J
D.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为
18.百度地图显示从茂名市到广州全程约340km。乘坐G6086高铁从茂名站到广州站,运行时长约2小时。有一天父母和你乘坐G6086高铁从茂名市去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0km指的是位移大小
B.高铁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
C.座位上的你以坐在旁边座位上的父母为参考系,是静止的
D.测量高铁驶出茂名站的时间,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
19.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将木块压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现增加外力,则关于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变大
B.都不变
C.静摩擦力不变,最大静摩擦力变大
D.静摩擦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20.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e.时间 f.速率
A.只有acd B.只有adf C.只有afg D.只有af
21.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对其施加一水平力,使它沿水平桌面做直线运动,该物体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始终没有改变
B.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C.末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
D.末和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2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车上,使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a,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在运动过程中(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B.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23.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角的两个水平方向的力F1和F2的作用,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
A.5m/s2 B.10m/s2 C.物体静止不动 D.20m/s2
24.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25.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共同向上匀速运动,则A物块的受力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D
【详解】
受力如图
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支持力N与拉力F的合力F′与重力G大小相等.由于三个力构成的三角形与 相似,则有

由于在拉动小球的过程中,AO变短,R+h及R不变,故F变小,N不变。
故选BD。
2.AD
【详解】
A.根据平衡条件对整理箱受力分析可知整理箱受到重力、斜向左上方的拉力、以及支持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A正确;
B.对工作人员、整理箱和木板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静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故地面对木板没有静摩擦力,B错误;
C.以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故地面对木板的支持力大小为2.3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讲台对地面的压力等于2.3mg,C错误;
D.站在木板上的工作用斜向左上方的力拉整理箱,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整理箱对该同学施加向右下方的作用力,根据平衡条件,该同学对讲台的压力大小大于mg,D正确。
故选AD。
3.CD
【详解】
A.因为在轴上方,所以物体一直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不是相向运动,故选项A错误;
B.由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可以得到,在前内I的位移小于II的位移,故第末没有相遇,故选项B错误;
C.由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可以得到,前秒内二者的位移相等,时间还相等,故前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选项C正确;
D.由图像可以求得到
故二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选项D正确.
故选CD。
4.A
【详解】
由重物的重量为0N时弹簧秤示数为8N,重力为50N时弹簧秤示数为48N,可得每1N示数对应的拉力为
则弹簧秤示数为,所挂重物的重力为
故选A。
5.B
【详解】
试题分析:当斜面光滑,斜劈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斜劈和球这个整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球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B球受重力、底部的支持力、以及N对球的弹力.知M点对球无压力,N点对球有压力,故A错误,B正确;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知B球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底部的支持力平衡.所以M、N对球均无压力,故C、D均错误.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6.C
【详解】
在圆规外端挂上物品,针脚A相对于手指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手指对针脚有向右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针脚A对手指有向左的静摩擦力.挂上物品后,针脚B对手产生斜向右下方的压力.
故选C
7.C
【详解】
A.0~2s内a的大小均匀增大,不是匀加速运动,A错误;
B.在2s前后加速度均大于零,方向均是正方向,没有反向,B错误;
C.在0~4s内速度增加的量就是a-t图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也就是12m/s,C正确;
D.在0~4s内加速度一直为正,和速度方向一致,汽车一致做加速运动,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通过具体实验加合理外推得到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应用了极限法,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是采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C错误,符合题意;
D.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
A.因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一定指向圆心。故摩擦力的合力和牵引力的合力应该竖直向上,根据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牵引力的方向斜向右上方,由此可知,A错误;
B.由于雪橇在冰面上滑动,其滑动摩擦力方向必与运动方向相反,即沿圆的切线方向B错误;
C.因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一定指向圆心。故摩擦力的合力和牵引力的合力应该竖直向上,根据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牵引力的方向斜向右上方,由此可知,C正确;
D.由于雪橇在冰面上滑动,其滑动摩擦力方向必与运动方向相反,即沿圆的切线方向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B.根据v-t中斜率等于加速度的意义可知
不受拉力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受到拉力的作用时有
所以
故AB错误;
C.有恒力F时,小物块上升的高度比较大,所以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比较大,而升高的过程动能的减小是相等的,所以在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故C错误;
D.因为有恒力F时,小物块的加速度小,根据运动学公式
知,位移大,所以在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多,故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若轻线BC对物体有拉力,则线AB不会恰好竖直,此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AB的拉力和重力,且是一对平衡力.选B.
12.B
【详解】
AB.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个力的方向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它们分别作用在传感器1和传感器2两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A错误,B正确;
C.分别作用在传感器1和传感器2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与小车的运动无关,故C错误;
D.分别作用在传感器1和传感器2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与小车的运动无关,这两个力总是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先研究重物,重物的加速度a=3m/s2,受到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再研究人,受力分析:重力Mg、绳子向上的拉力F、地面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则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20N,A错误;
B.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20N,B正确;
C.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20N,C错误;
D.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20N,D错误;
14.C
【详解】
A.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错误;
B.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是标量,故B错误;
C.矢量和标量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而不只是看物理量的正、负,故C正确;
D.加速度的正、负只表示方向,故加速度比大,故D错误;
故选C。
15.D
【详解】
A.这两秒的平均速度为
代入数据解得
故A错误;
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则第三秒末的瞬间速度为
故B错误;
C.根据
可得加速度为
代入数据解得
故C错误;
D.质点在零时刻的初速度为
代入数据解得
故D正确。
故选D。
16.D
【详解】
假设整体受墙壁的弹力,则整体将不能处于静止状态;同理可知,AB均不可能受对方弹力作用;故它们均只受地面的支持力一个弹力;故只有D正确;
故选D.
17.B
【详解】
A.物体在传送带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物体达到传送带速度所需时间为t,根据
解得
通过的位移为
到达共同速度后木块随传送带一起运动,根据
A错误;
B.在1s内传送带通过的位移为
故摩擦力对传送带做功为
故由于带动木块运动,电动机多消耗了16J的电能,B正确;
C.木块与传送带发生的相对位移为
故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C错误;
D.木块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所需时间为
故木块运动的总时间为
D错误。
故选B。
18.C
【详解】
A.340km指的是路程,选项A错误;
B.高铁运行的路径不可能是直线,全程也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
C.座位上的你以坐在旁边座位上的父母为参考系,是静止的,选项C正确;
D.测量高铁驶出茂名站的时间,不能忽略高铁长度,不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C。
19.C
【详解】
由图可知,静摩擦力应沿墙壁方向且与重力方向相反,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静摩擦力不变;
垂直于墙面方向上,物体受F及墙面的弹力而处于平衡,水平外力增大时,物体受墙的弹力增大,则最大静摩擦力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
在分析摩擦力时一定要明确是静摩擦还是动摩擦力,动摩擦力一般由公式求出,而静摩擦力应由共点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同时明确静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无关;而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
20.A
【详解】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时间速率,路程等。
故选A。
21.D
【详解】
A.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内,加速度的方向改变,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在时间内,速度反向逐渐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
C.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象可知,末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
D.物体在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所以末和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22.C
【详解】
A.把小车和木块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木块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故A错误;
B.对木块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合=ma
即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a,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块对小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故C正确;
D.对小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合=Ma=
故D错误;
故选C。
23.A
【详解】
两分力等大且互成夹角,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与分力等大,合力为:F=1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4.C
【详解】
A.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只能说风筝的重心升高了,但是相对风筝的位置是不变的,A错误;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B错误;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C正确;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不一定垂直于地面向下,D错误。
故选C。
25.B
【详解】
对AB的整体,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力,则墙面对A无弹力和摩擦力,物体A受力平衡,则物体A受到物体B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所以物体A受到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共3个力的作用。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