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测试
一、单选题
1.1492年,哥伦布率87名船员和3艘帆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起锚西航。资助哥伦布的西班牙王室提出的资助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西方开辟新航路的本质是
A.殖民掠夺之航 B.联通世界之航 C.文明交往之航 D.地理探险之航
2.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3.1500-1800年,人类进入了一段世界各地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 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
C.新航路开辟促使垄断组织出现 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
4.16世纪初,地图刻版师在奥格斯堡昼夜不停地工作,宇宙志出版商满足不了大量的订货需求,此类书籍油墨未干,还未装订成册就被一抢而光,印刷的图书和制作的地球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此现象缘于
A.新航路开辟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5.1520年,天花传播到墨西哥阿兹特克帝国,导致包括帝国皇帝在内的数百万土著人口感染致死。1526年,天花到达秘鲁海岸,带来同样的浩劫。这使得仅数百人的西班牙军队取得了对两地征服行动的决定性优势。由此可知
A.西班牙殖民扩张实属偶然 B.三角贸易导致疾病全球传播
C.欧洲医疗技术水平更先进 D.瘟疫流行影响区域文明发展
6.17世纪,墨西哥土生白人最大愿望是到欧洲游学后回本地谋得政府职位,欧印混血人则将向西班牙捐买“血液净化”文书而获得土生白人的法律身份作为一生的追求。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欧印混血人种社会地位最低 B.拉丁美洲教育水平比欧洲低
C.墨西哥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D.殖民改变了墨西哥社会结构
7.新航路开辟之后,旧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畜出现在新大陆,由于缺少天敌以及条件适宜,草场的自然生长根本赶不上这些牲畜的生长与繁殖速度。玉米在中国传播,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因肆意种植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A.改变了世界的自然环境状态 B.造成了世界人口的衰减
C.开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D.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8.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责任下解放出来,可以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冒险事业。这种公司管理模式
A.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B.标志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
C.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
D.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有效力量
9.泰姬陵是17世纪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其宠妃修筑的。有学者认为:在美洲发现的金银被运到亚洲,这种财富的再分配促成了泰姬陵的诞生。该学者意在强调
A.印度对印第安人残酷剥削 B.印度同美洲形成直接的商贸联系
C.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印度迅速崛起
10.16世纪初,欧洲人大量移民美洲,亚欧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人世界各地。同时,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人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
A.人类历史打破彼此孤立的状态 B.美洲在世界交往中居于中心地位
C.殖民掠夺对美洲传统文明的破坏 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促进文明进步
11.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欧洲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反映出
A.美洲在新航路开辟中曾居于主导地位 B.新航路的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世界交往的增强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D.世界人口的迁移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12.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A.殖民国家大力推行殖民掠夺政策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全世界交流 D.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13.新航路开辟后,新的信贷金融机构、股份公司和交易所等相继出现,出现了许多新的商业中心,如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带来了“价格革命”
C.促进了大国崛起 D.引起了“商业革命”
14.16世纪初,欧洲市场尚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然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西班牙、法国、英国、荷兰等主要欧洲国家物价均出现大幅度上涨。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导致欧洲黄金数量增加
C.加速了西欧的社会转型 D.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
15.奴隶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这说明奴隶贸易
A.阻断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 B.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
C.加速了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16.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殖民地的掠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原棉、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象牙和黄金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运输奴隶航行一次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1783至1793年的10年间,仅利物浦的船只就贩运了900趟奴隶,净赚1200万英镑。
材料二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1)据材料一回答“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中,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评价突出强调了哪一方面的作用?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对殖民主义作何评价?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印度公司"东印度"是对包括今天的印度、印尼、缅甸等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通称。17至19世纪,英国、荷兰、瑞典等国都曾成立过东印度公司。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
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材料二 瑞典东印度公司于1732年成立。同年派出第艘商船前往广州从事对华贸易。船上首席大班科林·坎贝尔同时兼任瑞典国干派往中国的全权代表。坎贝尔的日记记录了在广州贸易期间的所有事务。以下是其日记摘录∶当欧洲商人行事与中国法律或者官员命令相违背,中国官府不会顾及其身份,不管是官员还是水手。中国官员很快就找到他所属船只的大班,迫使他们交一笔钱财抵罪,否则就会把他们赶出商馆或者关入监牢,直至支付了这笔费用。如果他们无法顺利联络到大班的话,中国官员们也有更常用的办法。即逼迫船的保商支付这笔钱,否则把保商关到监牢里,直到给了钱为止。
材料三 约翰·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1823—1858年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后期随着职位跃升,他一度制定和决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关政策。密尔认为印度处于文明发展的较低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的多。
——耿兆锐《约翰·密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英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的背景。
(2)提取材料二相关信息,说明科林·坎贝尔的日记对研究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史料价值。
(3)你如何看待约翰·密尔对东印度公司殖民统治的评价?
1-5 ABAAD 6-10DAACA 11-15CADCA
16.(1)欧洲:三角贸易为欧洲聚敛了大量财富,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繁荣。
(2)强调殖民主义血腥的同时,突出殖民主义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3)殖民主义充满血腥和暴力,为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17.(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出现商业革命,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法、荷等商业强国崛起;17世纪,英、法、荷等国在亚洲进行殖民扩张,展开激烈争夺;英国为了垄断海外贸易,同荷兰、法国竞争。
(2)材料中中国官员处罚违背中国法律的欧洲商人等信息,反映了中瑞的贸易活动状况,对研究当时瑞典东印公司的对华贸易具有重要价值。科林·坎贝尔是18世纪初瑞典东印度公司对中国贸易的亲历者,其日记是研究当时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一手史料;但是个人日记具有主观性,需要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3)约翰·密尔认为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了善,优于印度人自己的统治。密尔的说法美化了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是对殖民统治的辩护。实际上,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侵占土地,掠夺财富,给印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