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7.4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讲义(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下册 7.4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讲义(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7 19: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4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一、目标要求
目标要求 重、难点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重点
知道二力平衡和物理状态的关系
知道非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状态的变化 重点
对二力平衡条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 难点
二、知识点解析
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互相_____________或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________上,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作用在________。(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物体受平衡力,会保持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运动。
4.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_______________改变。
5.力和运动关系
(2)力不是________________,力是改变______________的原因。
三、考查方向
1.物体平衡状态的判断和理解
典例一:(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两木块A和B被水平力F通过挡板C压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物体A对B没有静摩擦力
B.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与B对A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二力平衡的特点分析
典例二:(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运动员匀速下落,若伞和人总重1000牛,则伞受到的阻力f是多少?
四、模拟训练
一、基础练习
1.(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不属于二力平衡条件的是(  )
A.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大小相等 C.方向相同 D.在同一直线上
2.(2020·广西南宁市·南宁二中八年级月考)下列图中所画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A.B.C. D.
3.(2020·辽宁锦州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  )
A.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B.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4.(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行,如图所示是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的情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B.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速度越大,他的运动状态越难被改变
5.(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是轻质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其中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B.C.D.
6.(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位同学用3N的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箱,但没有推动。推车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  )
A.一定小于3N B.可能小于3N C.一定等于3N D.可能大于3N
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3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
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 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点 D.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点
9.(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一建筑工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150N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小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继续向前运动了0.5m,这是由于小车具有________。
10.(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重50N的物体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则它受到合力大小是______N,合力的方向______。
11.(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匀速滑翔,此过程中,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_(选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或“与运动方向相反”).
1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______104N。若该吊车现改为以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拉力_______104N,若重物静止在空中则钢索对重物拉力_______104N(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一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与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__,钩码所受的重力为__N;
(2)当高度h=6cm时,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__N。
14.(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用旗子标记小车静止时所处的位置。请回答下面问题:
(1)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开始滑下,则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并最终停下来,这是因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阻力,这表明力可以__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选填“维持”或“改变”)
(3)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的阻力就越小,运动的时间就越长,通过的路程也越长;如果小车运动过程中不受阻力,则小车运动的速度会______。(选填“减小”或“不变”)
15.(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华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案: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小明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案: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系着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方案优于小明的实验方案.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16.(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2000牛的升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20千克的物体,该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设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升力和空气阻力大小均不变,求:气球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分别是多少?
1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A、B静止在地面上,B受到的摩擦力为2N,F=5N,则AB绳上的拉力及A的摩擦力多大。
二、提升练习
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钩码,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择小卡片进行实验,目的是可忽略卡片的重力
B.改变钩码的个数可改变卡片所受拉力的大小
C.卡片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钩码
D.实验中需将两侧滑轮调整至同一高度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目前,部分快递企业开始使用无人机送货,当无人机匀速竖直上升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升力F和阻力f,如图所示。这三个力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是用力把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对相互作用力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对平衡力
D.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4.(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秋高气爽,我市各学校纷纷举办了秋季运动会。对其蕴含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  )
A.羽毛球比赛中,球在空中飞行,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一定不会落到地面
B.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C.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此时领奖台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手握奖杯悬空不动,增大手对奖杯的压力,奖杯所受摩擦力不变
5.(2020·河南洛阳市·洛阳地矿双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头组成),想试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标.他把重为G的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如图.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镖头能否射中A点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A.一定能够射中A点
B.一定射在A点左侧
C.一定射在A点右侧
D.控制速度大小,以上都有可能
6.(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甲所示,物体A始终只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1时间内,下列对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先变大后变小,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同
B.先变小后变大,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同
C.先变大后变小,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反
D.先变小后变大,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反
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对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复兴号”列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列车所受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时,物体处于______,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9.(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木板A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水平向______。
10.(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当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方向是______;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
11.(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N。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
(1)以上装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3)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则这个力F大小应为________N。
1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小凯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被拉伸得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于是他想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为此他准备了铁架台、弹簧、刻度尺、质量已知的钩码一盒来进行实验。
(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如图甲所示,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l0,记录在表格中。
②如图乙所示,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下端,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为l,将弹簧的长度l和钩码的质量m,记录在表格中。
③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__,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实验,将每次测量的弹簧的长度l和钩码的总质量m,记录在表格中。
④利用公式 l=l-l0和F=__,计算每次弹簧伸长量和弹簧弹力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2)请你画出钩码的受力示意图,并分析说明弹簧弹力大小的测量依据。(________)
13.(2020·甘肃白银市·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能减少木块受到的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_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4.(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某同学在五一期间随父母从义乌火车站站乘动车去上海参加世博会,从义乌到上海的路程是320km,动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00km/h。
(1)画出动车所受力的示意图;
(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3)若动车在某段时间内恰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多少牛?(已知载人动车总质量为20吨,g=10N/kg)
15.(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辆质量为1.5×103kg的汽车,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4倍,求:(g取10 N/kg)
(1)汽车受到的重力;
(2)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
参考答案:
典例一
【答案】B
【详解】
因为当前状态是静止状态,所以两木块A、B和挡板C受到的都是平衡力,
A.如果A和B之间没有摩擦力的话,由于受重力,木块B就会往下掉,就不会处于静止状态了,所以物体A对B有静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D.因为A是处于静止状态,A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①挡板对A的摩擦力,因为挡板是静止的,挡板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平衡,A对挡板的摩擦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挡板对A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②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③B对A的摩擦力。共受这三个力,且这三个力是平衡的,由于①②受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所以B对A的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A对B的摩擦力是竖直向下的,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与B对A的静摩擦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典例二
【答案】1000N
【详解】
由于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人和伞受到的阻力与人和伞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阻力大小为1000N。
五、模拟训练
一、基础练习
1.【答案】C
【详解】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故方向相同不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故选C。
2.【答案】A
【解析】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可知A正确.
3.【答案】B
【详解】
A.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C.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详解】
A.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压力一定,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A错误;
B.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则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详解】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要求二力共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C
【详解】
木箱未被推动,说明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可知: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箱受到的推力大小,故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3N。
故选C。
7.【答案】C
【详解】
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时,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1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道
F1 =G =3000N
当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2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道,此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F2 =G=3000N
故选C。
8.【答案】ABC
【详解】
A.羽毛静止在木片上,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木片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
B.无论羽毛是什么形状、什么状态,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
CD.支持力的作用点在a点,羽毛保持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所以重心在a点,故C正确, D错误。
故选ABC。
9.【答案】50 惯性
【详解】
[1]因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小车受到的阻力
f=F=50N
[2]撤去推力后,小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此过程中建筑工人不做功。
10.【答案】45 竖直向下
【详解】
[1][2]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0N,方向竖直向下,阻力为5N,当物体竖直下落时,重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则合力
合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
11.【答案】竖直向上
【详解】
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滑翔,处于平衡状态,则丹顶鹤的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12.【答案】等于等于等于
【详解】
[1]吊车将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为104N。
[2]若吊车改为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仍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拉力仍然等于重物的重力,为104N。
[3]若重物静止在空中时,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仍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拉力仍然等于重物的重力,为104N。
13.【答案】校零 4.0 1.0
【详解】
(1)[1][2]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为了读数的准确性,要校零;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故钩码所受的重力为4.0N。
(2)[3]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由图象知:当h=8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
=0.5N/cm
表示每伸长1cm所需拉力为0.5N,则当h=6c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0.5N/cm×6cm=3N
此时测力计受重力、拉力、支持力的作用,支持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即
4.0N-3.0N=1.0N
14.【答案】相同改变不变
【详解】
(1)[1]实验中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满足控制变量的要求。
(2)[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小车由于惯性还会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止,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3]小车在水平面上滑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的阻力就越小,运动的时间就越长,通过的路程也越长;如果小车运动过程中不受阻力,则小车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速度不变,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
15.【答案】A
【详解】
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仍保持平衡,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效果;而小华的实验方案则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方案优于小明的实验方案的主要原因是A.
16.【答案】1900N,100N
【详解】
上升时,气球所受阻力方向向下,与重力方向相同。所以
G+f=F浮
代入数据得
G+f=2000N①
下降时,气球所受阻力方向向上,与浮力方向相同。所以
G+mg=f+F浮
代入数据得
G+20kg×10N/kg=f+2000N②
①②两式联立求解得
G=1900N,f=100N
答:气球受到的重力为1900N,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为100N。
17.【答案】3N;3N
【详解】
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到向右5N的拉力,受到向左的2N的摩擦力,AB绳对物体B向左的拉力F1,如下图所示
因物体B静止,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则有
F1+f=F
所以,AB绳上的拉力
F1=F﹣f=5N﹣2N=3N
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AB绳对物体A向右的拉力
F′=F=3N
同时物体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如下图所示
物体A静止,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则有
f′=F′=3N
二、提升练习
1.【答案】C
【详解】
A.选择小卡片进行实验,目的是可忽略卡片的重力,使两个方向上的拉力在同一直线上,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卡片所受拉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改变钩码的个数可改变卡片所受拉力的大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卡片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与其接触的线,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实验中需将两侧滑轮调整至同一高度,使二力在同一直线上且大小相等,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详解】
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由题意知,直升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其中升力F竖直向上。重力G和阻力f都竖直向下,则三者的关系是

故选D。
3.【答案】C
【详解】
A.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都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相互作用的力,故A错误;
B.手对木块的压力是垂直与木块指向墙的方向,木块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两个力方向不相反,所以不是相互作用的力,故B错误;
C.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故C正确;
D.手对木块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木块,木块对手的弹力,受力物体是手,有两个受力物体,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详解】
A.球在空中飞行,处于运动状态,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球可能斜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会落到地面,故A错误;
B.惯性仅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速度,不能增加惯性,故B错误;
C.领奖台所受重力与运动员所受支持力不同体,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此时奖杯受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奖杯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详解】
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后,镖头由于惯性继续朝A运动,此过程中,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镖头只受到重力这一个力的作用(非平衡力),所以镖头还会沿重力方向向下运动,故镖头做斜向下的曲线运动,由此可知镖头会落在A的右侧。
故选C。
6.【答案】C
【详解】
根据图乙,在1时间内
F1F0
且大小不变
F2≤F0
初始时刻等于F0,然后先变小后变大,则两个力中较大的力为F1;根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1相同,即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
0时刻时
F1F0、F2F0

F合F1-F20

F1F0、F2且逐渐变小时,即
F合F1-F2>0
合力变大;

F1F0、F2且逐渐变大时,即
F合F1-F2>0
合力变小;即在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
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答案】AB
【详解】
AD.列车所受的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D错误;
B.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列车所受的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方向都向下,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故选AB。
8.【答案】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详解】
[1]由图象可知,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图象可知,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则滑动摩擦力为。
[2]由图象可知,在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该过程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为2N,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9.【答案】3 右
【详解】
[1][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B相对于地面静止,B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A对B的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A对B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3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10.【答案】500 水平向北 10000 竖直向上
【详解】
[1][2]因为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并且是一对平衡力,因此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与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大小为500N、方向水平向北。
[3][4]雪橇的重力
因为在竖直方向上雪橇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等于重力,为10000N,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为竖直向上。
11.【答案】M 5 10
【详解】
[1]由于M随物体移动而发生位置变化,所以M是动滑轮。
[2]A对B的拉力为F,动滑轮M和B受力分析可知中:
2F=GM+GB
A受力平衡,所以摩擦力f=F=5N。
[3]A向左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
F左=f+F=5N+5N=10N
12.【答案】改变钩码的个数G钩,分析见解析
【详解】
(1)③[1]实验“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即需要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多记录几组数据得出普遍规律。
④[2]根据二力平衡可知: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对钩码的拉力;弹簧的弹力等于弹簧对钩码的拉力,即
F=G钩
(2)[3]钩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弹簧对其的拉力,由于钩码静止,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体现在图上为长短相等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
根据二力平衡可知: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对钩码的拉力;弹簧的弹力等于弹簧对钩码的拉力,即
F=G钩
13.【答案】相反钩码的数量不能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剪成两半摩擦力竖直方向不变
【解析】
因为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就要围绕着这三个因素分别进行,分别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观察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平衡,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保持平衡,保持平衡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何特点,从而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中卡片受到的拉力大小是通过改变钩码的重力,改变作用给绳子的拉力大小的,所以改变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拉力大小.
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而平衡时,两边的绳子又在一条直线上,说明了两个力平衡必须满足“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条件.
由于我们研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要尽量减小其他力的影响.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较大,对实验的影响较大,所以不如小华的科学.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的两种形式,二力平衡条件适用.
14.【答案】(1);(2)1.6h;(3)1×104N
【分析】
(1)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2)已知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
(3)利用阻力和车重的关系求出阻力,然后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牵引力。
【详解】
(1)分析可知,动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过动车的重心分别沿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画出牵引力和摩擦力,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画出重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

(2)因为,所以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的时间
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的时间1.6h。
(3)由题意可得,阻力
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牵引力
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1×104N。
答:(1)动车受力示意图见解答。
(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1.6h。
(3)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1×104N。
15.【答案】(1) 1.5×104N;(2) 6000N
【详解】
解:(1)这辆汽车所受的重力
G=mg=1.5×103kg×10N/kg=1.5×104N
(2)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二力的大小相等,即牵引力
F=f=0.4G=0.4×1.5×104N=6000N
答:(1)汽车受到的重力是1.5×104N;
(2)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是60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