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下第十章 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铁东模拟)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酒精倒入水中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热水中墨水扩散的快。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C.分子非常小,我们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它
D.两个铅柱能够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2.(2021九上·江油期末)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 )
A.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存在温差
3.(2021九上·四平期末)在工业上,液压机利用了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理,“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 )
A.分子的个数很多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没有空隙
4.(2021九上·咸安月考)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少了,表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5.(2021九上·宣城月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 B.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
C.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 D.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6.(2021九上·蓬安期中)在完全相同的两只玻璃杯中,倒入质量相同但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当同时向两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会发现热水杯中的水很快就变了颜色,但冷水杯中的水还没有完全变颜色,这说明( )
A.冷水温度低具有的内能大,墨水扩散就较快
B.热水温度高具有的内能大,墨水扩散就较快
C.冷水温度低具有的内能小,墨水扩散就较快
D.热水温度高具有的内能小,墨水扩散就较快
7.(2021九上·朝阳期中)下列实验中,用来演示分子间有作用力的实验是( )
A. B.
C. D.
8.(2021九上·恩平期中)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B.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
C.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9.(2021九上·全椒期中)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有害健康,因此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 )
A.分子很小 B.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引力
10.(2021九上·南溪期中)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滴水、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寒冬,雪花漫天飞舞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11.(2021九上·陇县期中)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现象:沙尘暴来时尘土飞扬;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现象:铁丝很难被拉断;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吸引轻小纸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12.(2021九上·防城期中)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B.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变均匀
C.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拉离水面
D.倒置装满水的玻璃杯后纸片不掉下
13.(2021九上·河西期中)将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瓶子瓶口相对,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开玻璃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的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图中关于两个瓶子的放置方法,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2021九上·武威期末)把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
15.(2021九上·休宁月考)如图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物质由图甲直接变成图丙的过程叫做 。(填物态变化名称)
16.(2021九上·兴平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 现象
17.(2021九上·兴平期中)春天,空气中处处飘溢着花香,当天气晴朗,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
18.(2021九上·陇县期中)如图是一个香炉,点燃炉内的蜡烛,加热香薰液,香薰液汽化后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 现象。蜡烛熔化产生的蜡液会向下流动,是由于受向下的 力作用,蜡液凝固后会粘在炉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19.(2021九上·孝感月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每天走进教学楼,都会闻到消毒液气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消毒液是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力。喷洒在教室白板上的细小消毒液汇合成一大滴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力。
三、解答题
20.(2021九上·吉林期中)请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木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
21.(2021·吉林模拟)五一假期,小轩去海边玩耍,他发现湿的腿上总是沾有沙子,请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22.(2020九上·通榆月考)竞竞的爸爸喜欢喝绿茶,川热水泡茶时,茶水很快变浓,茶香扑鼻,而用冷水泡茶则慢慢变浓,请解释这是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分子间有间隙,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热水中墨水扩散的快,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很小,我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它,C错误,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能够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极小,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
2.【答案】B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吸入鼻腔,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B。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答案】B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且斥力较气体大,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间存在斥力,物体很难被压缩。
4.【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它们的分子进入彼此分子的间隙之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过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能发挥作用,C错误,符合题意;
D.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使两颗露珠相互吸引而不分开,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
5.【答案】A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是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A符合题意;
B.尘埃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肉眼能够看见,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B不符合题意;
C.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不符合题意;
D.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6.【答案】B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因为两杯水的质量相同,所以温度高的具有的内能大;因为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运动剧烈,故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7.【答案】C
【考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手向下压活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不符合题意;
B.量筒中液体的总体积小于两液体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不符合题意;
C.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挂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C符合题意;
D.水蒸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8.【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墨水在0℃的水中照样要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是比在常温的水中慢一些而已,所以不合题意;
B.扩散在气体、液体、固体间都可以进行,所以不合题意;
C.扩散是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产生的,所以符合题意;
D.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温度越低,扩散会越慢,所以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扩散是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产生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温度越低,扩散会越慢。
9.【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其他人被动吸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0.【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属于机械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寒冬,雪花漫天飞舞,属于机械运动,B不符合题意;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微观上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C符合题意;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属于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1.【答案】B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空气中尘土飞扬是沙尘的机械运动,沙尘是眼可以看到的,不是分子,不能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B符合题意;
C.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C不符合题意;
D.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吸引轻小纸屑,这是因为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带上了电,带电体会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间存在引力,所有物体不容易被拉伸;分子间存在斥力,物体不容易被压缩。
12.【答案】C
【考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是核外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了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A不符合题意;
B.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变均匀,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拉离水面,说明水面与玻璃板接触时,受到了分子间的引力作用,C符合题意;
D.倒置装满水的玻璃杯后纸片不掉下,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3.【答案】A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的。为了能反映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必须排除气体因重力或其它外力导致的运动,B的放置方式会因为密度大的气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CD的放置也存在这种问题引起的气体左右运动,而A中将密度小的空气放上面,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下面,可以排除因重力而引起的气体对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的。为了能反映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必须排除气体因重力或其它外力导致的运动。
14.【答案】扩散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此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析】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可以形成扩散现象。
15.【答案】凝华
【考点】凝华及凝华放热;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甲图分子排列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图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图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丙图状态的过程,也就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分析】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容易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过程叫做凝华。
16.【答案】扩散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7.【答案】剧烈;间隙;引力
【考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水和酒精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相互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隙,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故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8.【答案】扩散;重;引力
【考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香薰液汽化后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香薰液分子运动到了房间的空气中,是扩散现象。
由于受重力作用,蜡烛熔化产生的蜡液会向下流动。
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所以蜡液凝固后会粘在炉上。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9.【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斥;引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会闻到消毒液气味,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消毒液是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喷洒在教室白板上的细小消毒液汇合成一大滴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分析】本题考查扩散现象和分子间的作用力,属于简单题目。
20.【答案】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木棒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木棒很难被拉伸。
【考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分析】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有间隙。
21.【答案】这是因为水分子和沙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考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五一假期,小轩去海边玩耍,他发现湿的腿上总是沾有沙子,原因是:水分子和沙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分析】分子运动论的内容:①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或原子构成;②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③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据此分析判断。
22.【答案】解:泡茶时,茶分子会运动到水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温度越高,茶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所以用热水泡茶时,茶水很快变浓,茶香扑鼻,而用冷水泡茶则慢慢变浓。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泡茶时,茶分子会运动到水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温度越高,茶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所以用热水泡茶时,茶水很快变浓,茶香扑鼻。
【分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剧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下第十章 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铁东模拟)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酒精倒入水中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热水中墨水扩散的快。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C.分子非常小,我们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它
D.两个铅柱能够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分子间有间隙,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热水中墨水扩散的快,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很小,我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它,C错误,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能够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极小,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
2.(2021九上·江油期末)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 )
A.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存在温差
【答案】B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吸入鼻腔,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B。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2021九上·四平期末)在工业上,液压机利用了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理,“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 )
A.分子的个数很多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没有空隙
【答案】B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且斥力较气体大,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间存在斥力,物体很难被压缩。
4.(2021九上·咸安月考)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少了,表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它们的分子进入彼此分子的间隙之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过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能发挥作用,C错误,符合题意;
D.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使两颗露珠相互吸引而不分开,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
5.(2021九上·宣城月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 B.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
C.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 D.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答案】A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是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A符合题意;
B.尘埃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肉眼能够看见,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B不符合题意;
C.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不符合题意;
D.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6.(2021九上·蓬安期中)在完全相同的两只玻璃杯中,倒入质量相同但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当同时向两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会发现热水杯中的水很快就变了颜色,但冷水杯中的水还没有完全变颜色,这说明( )
A.冷水温度低具有的内能大,墨水扩散就较快
B.热水温度高具有的内能大,墨水扩散就较快
C.冷水温度低具有的内能小,墨水扩散就较快
D.热水温度高具有的内能小,墨水扩散就较快
【答案】B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因为两杯水的质量相同,所以温度高的具有的内能大;因为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运动剧烈,故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7.(2021九上·朝阳期中)下列实验中,用来演示分子间有作用力的实验是( )
A. B.
C. D.
【答案】C
【考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手向下压活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不符合题意;
B.量筒中液体的总体积小于两液体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不符合题意;
C.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挂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C符合题意;
D.水蒸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8.(2021九上·恩平期中)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B.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
C.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墨水在0℃的水中照样要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是比在常温的水中慢一些而已,所以不合题意;
B.扩散在气体、液体、固体间都可以进行,所以不合题意;
C.扩散是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产生的,所以符合题意;
D.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温度越低,扩散会越慢,所以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扩散是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产生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温度越低,扩散会越慢。
9.(2021九上·全椒期中)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有害健康,因此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 )
A.分子很小 B.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其他人被动吸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0.(2021九上·南溪期中)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滴水、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寒冬,雪花漫天飞舞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答案】C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属于机械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寒冬,雪花漫天飞舞,属于机械运动,B不符合题意;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微观上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C符合题意;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属于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1.(2021九上·陇县期中)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现象:沙尘暴来时尘土飞扬;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现象:铁丝很难被拉断;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吸引轻小纸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答案】B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空气中尘土飞扬是沙尘的机械运动,沙尘是眼可以看到的,不是分子,不能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B符合题意;
C.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C不符合题意;
D.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吸引轻小纸屑,这是因为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带上了电,带电体会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间存在引力,所有物体不容易被拉伸;分子间存在斥力,物体不容易被压缩。
12.(2021九上·防城期中)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B.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变均匀
C.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拉离水面
D.倒置装满水的玻璃杯后纸片不掉下
【答案】C
【考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是核外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了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A不符合题意;
B.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变均匀,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拉离水面,说明水面与玻璃板接触时,受到了分子间的引力作用,C符合题意;
D.倒置装满水的玻璃杯后纸片不掉下,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3.(2021九上·河西期中)将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瓶子瓶口相对,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开玻璃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的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图中关于两个瓶子的放置方法,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的。为了能反映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必须排除气体因重力或其它外力导致的运动,B的放置方式会因为密度大的气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CD的放置也存在这种问题引起的气体左右运动,而A中将密度小的空气放上面,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下面,可以排除因重力而引起的气体对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的。为了能反映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必须排除气体因重力或其它外力导致的运动。
二、填空题
14.(2021九上·武威期末)把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
【答案】扩散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此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析】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可以形成扩散现象。
15.(2021九上·休宁月考)如图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物质由图甲直接变成图丙的过程叫做 。(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华
【考点】凝华及凝华放热;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甲图分子排列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图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图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丙图状态的过程,也就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分析】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容易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过程叫做凝华。
16.(2021九上·兴平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 现象
【答案】扩散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7.(2021九上·兴平期中)春天,空气中处处飘溢着花香,当天气晴朗,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
【答案】剧烈;间隙;引力
【考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水和酒精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相互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隙,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故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8.(2021九上·陇县期中)如图是一个香炉,点燃炉内的蜡烛,加热香薰液,香薰液汽化后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 现象。蜡烛熔化产生的蜡液会向下流动,是由于受向下的 力作用,蜡液凝固后会粘在炉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答案】扩散;重;引力
【考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香薰液汽化后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香薰液分子运动到了房间的空气中,是扩散现象。
由于受重力作用,蜡烛熔化产生的蜡液会向下流动。
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所以蜡液凝固后会粘在炉上。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9.(2021九上·孝感月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每天走进教学楼,都会闻到消毒液气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消毒液是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力。喷洒在教室白板上的细小消毒液汇合成一大滴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力。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斥;引
【考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会闻到消毒液气味,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消毒液是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喷洒在教室白板上的细小消毒液汇合成一大滴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分析】本题考查扩散现象和分子间的作用力,属于简单题目。
三、解答题
20.(2021九上·吉林期中)请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木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
【答案】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木棒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木棒很难被拉伸。
【考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分析】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有间隙。
21.(2021·吉林模拟)五一假期,小轩去海边玩耍,他发现湿的腿上总是沾有沙子,请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答案】这是因为水分子和沙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考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五一假期,小轩去海边玩耍,他发现湿的腿上总是沾有沙子,原因是:水分子和沙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分析】分子运动论的内容:①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或原子构成;②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③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据此分析判断。
22.(2020九上·通榆月考)竞竞的爸爸喜欢喝绿茶,川热水泡茶时,茶水很快变浓,茶香扑鼻,而用冷水泡茶则慢慢变浓,请解释这是为什么。
【答案】解:泡茶时,茶分子会运动到水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温度越高,茶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所以用热水泡茶时,茶水很快变浓,茶香扑鼻,而用冷水泡茶则慢慢变浓。
【考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泡茶时,茶分子会运动到水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温度越高,茶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所以用热水泡茶时,茶水很快变浓,茶香扑鼻。
【分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剧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