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件(共3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件(共3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9 12:32:01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陶弘景
新课导入
运用圈点勾画和做批注的方法品析文章,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的写法。
01
积累课后“读读写写”中的生字新词。
02
学习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03
学习目标
01
第一课时
摁( ) 掰 ( ) 坚韧( )
淳( )朴 谦逊( ) 覆( )灭
过瘾( ) 豁( )亮 犁耙( )
èn
bāi
rèn
chún
xùn

yǐn
huò

环节一:“生字新词”我来读
整体感知
环节二:“抗美援朝”我来说
请同学们把自己在课下搜集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整体感知
我准备的是课文的背景:
1950年6月,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这一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我搜集的是课文的一些最初刊发的情况:
本文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最初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文章一经刊发,即引起强烈反响,毛泽东阅后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在公开场合点名表扬魏巍,谢谢他为人民子弟兵取了“最可爱的人”这一称号。
我搜集的是作者的情况:
魏巍:生于1920年,卒于2008年,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东方》、反映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地球的红飘带》、表现知识分子主题的《火凤凰》,被称为魏巍的“中国革命战争三部曲”
整体感知
黄继光
①英雄黄继光特让我感动,他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了道路。
邱少云
③为了保证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令我感动。
孙占元
②排长孙占元的事迹很让我感动,我看到他双腿被打断后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面时都感动得流泪了。
牛保才
④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的通信英雄牛保才很让我感动。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标出段落的起止,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英勇事迹的内容。
环节三:“英雄事迹”我总结
点我放课文朗读
研读课文
环节三:“英雄事迹”我总结
④—⑦段:松骨峰战斗
⑩— 段:马玉祥烈火中救助朝鲜群众
段:无名战士笑谈防空洞生活

英雄事迹
研读课文
环节四:“感人语句”我来圈
三个事例中有太多的感人语句,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三个英雄事迹中你认为最感动你的句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这些句子圈出来。并试着在旁边批注一些自己的阅读体会,阅读体会可以从用词、写作手法、人物情感等方面进行批注。
研读课文
①我圈点勾画的句子是课文第5段的第四行开始:“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批注:
“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说明敌人进攻非常猛烈,“土都被打翻了”“阵地烧红了”也说明敌人进攻非常猛烈,“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说明战士们很英勇,有一种不屈的战斗意志,这里很让我感动。
“英勇”“不屈”这两个词用的很好,总结出了人物品质。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和“土都被打翻了”“阵地烧红了”都写出了敌人进攻非常猛烈,有区别吗?
点拨:
——前者从装备上写,后者从结果上写。
研读课文
批注:
这段文字中的“摔”“扑”“抱”等几个动词用的很准确,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志愿军战士作战的英勇顽强和对敌人的仇恨。这里很让我感动。
又出现了一个总结精神品质的词“顽强”,还读出了“对敌人的仇恨”好得很。但为什么志愿军对敌人仇恨呢?骨子里的根源是什么?
点拨:
——捍卫和平的信念,渴望和平的意愿。
我圈点勾画的句子是课文第5段的中间:“这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研读课文
批注:
“手指都掰断了”这个细节让我感动,这个细节既写出了战士们在与敌人搏斗时用力之猛,又突出表现了他们的英勇。
注意到了细节描写,很好。
③我圈点勾画的句子是课文第5段的倒数第四行开始:“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掰断了。”
研读课文
孩子们,不用再找了:
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值得自豪吗?
那么,请我们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对松骨峰战斗中的英雄们——我们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请我们用朗读的方式向有着这样英雄的祖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六段,记住这些英烈的名字。
研读课文
④我圈点勾画的是11自然段中间直接引述马玉祥的话:“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批注:
这几句话直接引述马玉祥的话,写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对朝鲜人民的爱。很是令我感动。
他为什么会对朝鲜人民爱呢?骨子里的东西是什么?
点拨:
——“朝鲜人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这是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
我们刚才交流展示的都是第一个事例——松骨峰战斗中的句子,有没有勾画后两个事例,并作批注的?请举手。
研读课文
批注:
这一段文字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胸怀的美丽宽广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我读了很是感动。
⑤我圈点勾画的句子是13自然段的开始部分:“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
防空洞里的谈话,三问三答,其实深刻剖析了志愿军种种行为表现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溶在骨子里的爱国主义精神。
点拨:
研读课文
同学们,本节课进行到这里你是否越来越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呢?你是否越来越觉得生在这样一个国度而自豪呢?
那么就让我们再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尽情的抒发郁结在内心的这种浓浓的深情吧!
研读课文
作者保留的这三个事例为什么就是“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 三个事例有着怎样的内在关系?次序能否调换?
环节五:“恰当选材”我分析
人物选择 事件内容 人物的精神品质
事例一
事例二
事例三
研读课文
环节五:“恰当选材”我分析
人物选择 事件内容 人物的
精神品质
事例一
事例二
事例三
一个连
(一个群体)
马玉祥
(一个人)
无名战士
(所有的志愿军战士的一个典型代表)
对敌作战
救助朝鲜群众
日常生活
顽强刚毅
英勇无畏
甘于奉献
勇于牺牲
思想根源
对侵略者的恨
(英雄主义)
对朝鲜人民的爱
(国际主义)
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爱国主义 乐观主义)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反对侵略,保卫和平”
课堂小结
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所保留的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战士的精神风貌,这就是“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要想弄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顺序,还要从思想根源的剖析入手,来看材料内部的联系:事例1表现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的顽强刚毅,深层是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侵略者是志愿军人朝的首要任务,因此最先说;事例2表现志愿军战土对朝鲜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层是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也是抗美援朝斗争的思想意义之一,因此承接着第1个事例说;第3个事例体现志愿军战士的思想境界,核心是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最根本的层面,因此放在总结的位置来说。3个事例,合起来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个事例合起来就是“反对侵略,保卫和平”。
02
第二课时
环节六:抒情、议论我探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战士们的崇高精神,掌握了文章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根据表达需要,采用不同人称、句式、修辞和表达方式的写作特点。
研读课文
第1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抒 情
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抒发在朝鲜战场上的强烈感受,以唤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研读课文
第2、3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设 问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点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题目。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研读课文
排 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高度概括和热情赞颂了战士们的高贵品质,抒发了对战士们强烈的赞美之情。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研读课文
末尾段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叙述?
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
研读课文
末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抒情、议论
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突出主题。
研读课文
作者除了在开头结尾用抒情议论,在记叙每个事例后,也用了抒情议论。找出这些语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作用:从结构上说,标志着每个事例诉说的结束,还起到了衔接与过渡的作用;从内容上说,起到了感染读者,使读者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作用。
第8段: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第12段: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第14段: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研读课文
拓展延伸
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是最值得我们敬仰和热爱的最可爱的人。新时期有没有可以称得上“最可爱的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寻找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并为他(她)们献上自己书写的颁奖词。
环节七: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我颁奖
沉着冷静勇战疫,
临危受命救苍生,
他就是民族脊梁
——钟南山先生。
颁 奖 词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就是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
颁 奖 词
拓展延伸
颁 奖 词
90后本是爱美的花季,为战疫,却毅然剪掉了一头秀发,她就是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的河北护士肖思孟女士。
颁 奖 词
扭头抿嘴打针的她,和满脸勒痕的她一样美丽,她就是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军人刘丽女士。
拓展延伸
祁发宝
陈红军
陈祥榕
肖思远
王焯冉
颁 奖 词
面对外军入侵,张开双臂,胸膛迎向重围,后背留给祖国,铮铮铁骨,只为捍卫中国领土。他们就是中印边境冲突中的五位戍边英勇: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
拓展延伸
环节八:“传承精神”我宣誓
我宣誓:
培养高尚的品质,
磨砺刚强的意志,
修为谦逊的气质,
拥有宽广的胸怀,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珍惜韶华,
不负青春,
做最可爱的人!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谁是最可爱的人

祖国
英雄主义
国际主义
乐观主义
爱国主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