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知识点梳理
(单元检测卷 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w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B.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
C.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D.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2.如图1,每年清明时节,是各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离菜地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阵阵的油菜花香.这一现象表明
A.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B.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
图1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4.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A.氢原子和电子组成的 B.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D.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5.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A. B. C. D.
6.通常情况下的原子与组成它的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中子 B.整个原子、原子核
C.整个原子、中子 D.整个原子、质子
7.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8.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质子、夸克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质子
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质子
9.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10.图2中小朋友将气球与上衣摩擦,气球会被上衣吸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球与上衣摩擦时,没有创造电荷
B.气球会被上衣吸住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结果
(
图
2
)C.电子一定在气球和上衣之间发生了转移
D.若上衣得到了一些电子,则一定带正电荷
11.如图3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也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
B.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
(
图
3
)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
D.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排斥力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水分子间没有空隙
B.能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的小球可能不带电
C.依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质子
D.木香花开的季节,走近花园就能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3.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4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小球A带正电 B.小球B带正电
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
(
图
4
)
1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B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嗅气味鉴别物质
15.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直观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C.现象:磁铁上吸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D.现象:糖块在热水中溶化得快;推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6.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D.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
17.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
18.“哥白尼”提出了
A.“地心说” B.“日心说” C.“大爆炸说” D.“星云说”
19.原子的“行星结构”模型描述正确的是
A.质子、中子、电子都绕着某个位置在不同轨道上转动.
B.质子、中子聚合在一起,占很小的体积,电子绕其在不同的轨道上转动.
C.质子、中子聚合在一起,占很小的体积,中子绕其在不同的轨道上转动.
D.电子、中子聚合在一起,占很小的体积,质子绕其在不同的轨道上转动.
20.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中质量最大的恒星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D.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辐射光和热的恒星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1.一密闭钢桶内盛了一些油,当慢慢施加很大压力时,钢桶无裂缝而油被挤了出来,这个实验有力地说明了 .
22.a、b、c是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5所示,已知a带负电,则b带 电.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c,二者将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
(
图
6
) (
图
5
)
23.如图6所示为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静电吸尘刷.使用时,按照刷子上箭头方向刷,可以刷除衣服上的棉絮、毛絮、灰尘。原因是刷子摩擦后带上了电,因为 ,所以刷子可以吸引灰尘等。若刷子通过摩擦带上负电荷,说明摩擦时 (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24.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摩擦后带上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
25.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 的单位。
26.太空中有无数的星系,晴朗夜空的闪烁群星之中有一条横亘天际的光带,它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称为 ,紧靠它的星系是仙女星系,从仙女星系发出的光需要20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则仙女星系离地球的距离是 l.y.。
27. 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 力.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
图
7
)28.如图7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使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
则棉线被拉向 (左/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29.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摩擦起电的原因
近代科学进一步揭示出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中性的.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的时候,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于是就显示出带正电荷;相反,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跟多余的电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显示出带负电荷.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所以,摩擦起电实际上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1)(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
B.中性的原子指的是原子内没有电荷
C.一个物体跟多余的电子结合在一起就一定带负电荷
D.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可能都会带电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则丝绸带 电. 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强, 上的电子转移到 _上,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 。
30.(2分)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O”表示氢气分子,如图所示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
3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雾霾天气—空气中含较多的细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 5μm的细颗粒物,它的含量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细颗粒物的形成,人为的因素是各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其来源包括发电、冶金、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中排放的烟尘以及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细颗粒物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可以长时间、大范围地漫游、悬浮,吸入人体会对呼吸系统、心肺甚至大脑造成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立方米PM2. 5小于10μg (1μg =10-6 g)为安全值.
(1)PM2.5在大气中的运动 (填“是”或 “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
(2) (2分)某地市区监测到雾霆天气PM2.5为107μg/m3 ,即相当于100m3空气中细颗粒物的质量为 g,市区笼罩在浮尘中,给出行的居民带来不便.
(3)请你结合生活体验,提出两条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
① ;
② .
八年级物理上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答案)
A 2.A 3.A 4.C 5.A 6.C 7.D 8.A 9.A 10.D
11.B 12.B 13.D 14.C 15.D 16.C 17.D 18.B 19.B 20.C
21.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空隙 22.正 排斥
23.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得到 24.同 排斥 25. 长度
26.银河系2×106 27.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引
28.右 分子间存在引力
29.(1)D (2)负 丝绸 玻璃棒 丝绸 转移
30.A
31.(1)不是 (2)1.07×10-2
(3)①减少废气、烟尘的排放
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等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