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图所示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和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静止的汽车在牵引力作用下运动
B.树上的苹果在重力作用下落地
C.足球在阻力作用下停止滚动
D. 弓在拉力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
2.以下各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手握瓶子的压力 B.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力
C.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3.一个小球用绳子悬挂于天花板下,对小球施力的物体是( )
A.只有地球 B.只有绳子 C.天花板和绳子 D.地球和绳子
4.一瓶矿泉水所受的重力大小最接近( )
A.5.5N B.55N C.550N D.5500N
5.下列有关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间产生力必须相互接触
B.力是两个或多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用手敲击桌面,手施力在先,桌受力在后
D.用锤子钉钉子的过程中,锤子只可能是施力物体,不可能是受力物体
6.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该事实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竖直向下的力
7.在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科技文化节中,同学们进行了飞机飞行比赛。比赛过程中同学们用力将纸飞机飞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飞机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力的作用
C.手和飞机发生力的作用时,手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D.手和飞机发生力的作用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练习投掷实心球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全身力量运用及投掷技巧,如图所示情景中所用的实心球的质量为,关于其所受重力大小和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g取)( )
A.,竖直向下 B.,垂直向下
C.,垂直向下 D.,竖直向下
9.关于重力和重心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B.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撑面向下
D.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而且物体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
10.宇航员在从地球到火星的勘察旅途中携带有150 g的方便食品,已知g地球=3g火星,则在火星上用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对其测量,所用仪器示数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示数为15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5 N
B.托盘天平示数为15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 N
C.托盘天平示数为5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5 N
D.托盘天平示数为5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 N
11.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个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三者都是
12.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剪一个小丑模型,在它的两只手背上用橡皮泥固定两个金属螺帽。让绳子支撑着小丑的鼻子缺口,轻轻拨动小丑的脚,它来回摆动,但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金属螺帽降低了小丑的重心
B.装金属螺帽升高了小丑的重心
C.小丑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丑不掉下来是因为鼻子缺口处有胶水
13.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力去拉动另一端,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
A.图(1)和(3) B.图(2)和(4) C.图(1)和(2) D.图(3)和(4)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B.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有弹性的物体,对其施加任意大的力后均能恢复原状
15.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重力全部消失,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河水不可能向低处流动 B.水壶中的水将无法倒入口中
C.人一跳就可能离开地球 D.所有的物体将失去质量
二、填空题
16.小强在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这个使小强向前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小强最后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
17.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同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5N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0cm;改用大小15N为的力拉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8cm;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如果弹簧长度变为15cm,弹簧所受拉力为______N。
18.在跳板跳水这项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和,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___,后者主要是运动员的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N,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A的重,物体A的重为______N。
20.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坚守,给了患者和人民希望。长时间的工作,他们脸上被口罩压出了深深的勒痕,但他们却说这是“天使印记”,是逆行者最特别的“战疫妆”。“勒痕”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同时护目镜和口罩也发生了形变,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
21.如图甲所示:手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的______越大,根据此原理制成了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如图乙),即用弹簧的 ______大小,间接反映力的大小,则图中小石块的重力是______N。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选填“地球”“小石块”或“挂钩”)。
22.如图所示,小明跳箱时,用力蹬踏板,踏板“送”小明向前冲,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手用力按跳箱时,跳箱表面发生凹陷,说明力使物体发生______;小明最终受到______作用落到地面。以跳箱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23.小明同学对太空中的星球非常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寻得知:在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可知: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甲)为___________;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如果他到达甲星球表面上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三、作图题
24.(1)如图所示,重90N的球用绳子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墙壁的压力。
(2)质地均匀的小球从弹簧正上方竖直下落,压缩弹簧减速下降,请作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G和弹力F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5.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们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第4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2)同学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_____
质量m(kg) 0.05 0.1 0.15 0.2 0.25 0.3
重力G(N) 0.5 1 1.5 2 2.5 3
(3)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6.某同学为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所做试验如图所示.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在用不同的力去拉它,使其发生形变,其中F1=F3=F4>F2。
(1)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2)为了记录实验中的数据,设计了如下的表格,请你完成该表格的填写:
示意图 结论
______ 当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比较甲和丙图 ______
______ ______
(3)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27.某小组同学想研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材料和横截面均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根弹簧进行实验。他们把弹簧的上端固定,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的伸长量(),并把实验数据填在了下表中。
表一
钩码重力(牛) 0 1 2 3 4
弹簧的长度L(厘米) 4.2 5.0 5.8 6.6 7.4
弹簧的伸长量(厘米) 0 0.80 1.6 2.4 3.2
表二
钩码重力(牛) 0 1 2 3 4
弹簧的长度L(厘米) 2.1 2.5 2.9 3.3 3.7
弹簧的伸长量(厘米) 0 0.4 0.8 1.2 1.6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B
6.D
7.B
8.A
9.A
10.A
11.C
12.A
13.A
14.C
15.D
16.相互 地面 重力
17.正比 7.5
18.形状 运动状态
19.0.2 4.6
20.形状 相互的
21.伸长 伸长 0.7 挂钩
22.相互 形变 重力 运动
23.15N/kg 750
24.(1)(2)
25.0.2 2 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26.控制变量法 比较甲和乙图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 比较丙和丁图 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 大小、方向、作用点
27.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材料和横截面相同长度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弹簧的原长越长,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材料和横截面均相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原长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