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氢能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2.下列物质可以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烷 B.乙烯 C.苯 D.甲苯
3.在新冠疫情的不利条件下,我国在防治疫情、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等方面,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疫情期间大量使用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
B.我国珠海航展上的歼—20隐身战机表面涂层主要是为了美观
C.我国天宫一号空间站所用太阳能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我国最新研制免费注射的新冠疫苗,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是硅单质 B.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CH4
C.氧化钠可用于潜水艇制备氧气 D.Na2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5.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B.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C.将重油裂化为汽油作为燃料 D.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6.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7.下列有关甲烷和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B.两者互为同系物
C.两者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D.两者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京奥运会铜牌为铜锌合金,该合金比纯铜具有更高的硬度、韧性和熔点
B.氘、氚可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原料,核聚变属于化学变化
C.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的碳纤维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氯化次氯酸钙(CaOCl2)可用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9.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山亭夏日》中有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其中涉及分子运动
B.《汉书》中曾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指石油
C.《本草经集注》中“消石”的注解为“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乃成灰”,“消石”指高锰酸钾
D.《格物粗谈》中写道:“西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气”指乙烯
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 B.乙烯的球棍模型
C.的结构示意图 D.丙烯的结构简式:
11.氢气是人类未来的清洁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和合适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
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由火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12.下列关于新冠病毒传播及防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病毒的飞沫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
B.医用口罩中无纺布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聚丙烯属于纯净物
C.制作防护服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D.ClO2和“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同
13.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能在光照条件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 B.CH3CH2CH=CH2 C.CH3CH3 D.
14.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将煤在隔绝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B.条件a为Cl2、光照,反应②为置换反应
C.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甲苯,所发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D.B为甲醇时,反应③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
15.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州十三号”运载火箭的结构部件中的铝合金因其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成为关键材料
B.中科院首次实现了合成淀粉,淀粉、蛋白质和油脂是人体必需的高分子营养物质
C.燃煤中加入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
D.T-碳是一种新型三维碳结构晶体,与互为同位素
二、填空题(共8题)
16.乙烯与甲烷在分子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乙烯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的相比,较为___________。乙烯属于___________(填“饱和烃”或“不饱和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_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__反应。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萃取分液 B、加热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G、渗析等,请将提纯或分离的序号填在后面横线上:
(1)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颗粒___________。
(2)精制胶体(含有NaCl溶液)___________。
(3)从碘水里提取碘___________。
(4)分离水和的混合物:___________。
(5)分离NaCl和的混合物:___________。
(6)分离沙子和碘的混合物___________。
(7)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两者互溶)___________。
18.A与CO、H2O以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获得B,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E是有芳香气味、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A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B能使溴的溶液褪色
B.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B和C
C.D在一定条件下可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D.等物质的量的B和乙烯,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
(4)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A、B、C、D、E、F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B的一种同位素常用来确定文物年代;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F单质常用于来自水厂的消毒试剂。请用相关的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各题:
(1)B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A与B组成的最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用文字描述);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有机物B2A6C与B2A4C2可以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质,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3)这六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E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是_______。
2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Ne
3 ④ Mg ⑤ P ⑥ ⑦
(1)⑦、②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___。
(2)①~⑦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②、⑥、⑦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①、②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写出化合物A与⑦元素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反应类型属于______。
21.现有CH4、C2H4、C2H6三种有机化合物:
(1)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
(2)常温常压下,同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生成水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
(4)在120℃、1.01×105Pa下,以上三种物质中的两种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22.(1)系统命名法命名A、B、C、D四种物质: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_;
(2)某有机物0.3克完全燃烧后生成224毫升(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0.18克水。已知该物质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试求:
①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
②试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两个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
(2)除去自来水中的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
(3)检验自来水中是否除净的方法为: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水于洁净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已除净;
(4)从碘水中富集,选择装置_______,该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
(5)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将这些标况下气体溶于635mL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试计算:
①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②取出这种盐酸100 mL,稀释至1.18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
③取②稀释后的稀盐酸50mL,与65g锌粒充分反应生成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L(假设气体没有损失)。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B 6.A 7.A 8.D 9.C 10.B 11.A 12.B 13.B 14.C 15.A
16.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甲烷分子中全部都是碳碳单键 活泼 不饱和烃 加成 氧化
17.(1)F (2)G (3)A (4)D (5)C (6)B (7)E
18.(1)碳碳三键
(2)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3)B
(4)
19.碳 第三周期ⅢA族 正四面体
20.11 Na HClO4 CH2=CH2+Cl2→CH2ClCH2Cl 加成反应
21.CH4 C2H6 C2H4 CH4 CH4和C2H4
22.乙苯 2﹣甲基戊烷 2,3﹣二甲基戊烷 4﹣甲基﹣2﹣戊烯 C2H4O2 CH3COOH HCOOCH3
23.(1)B
(2)C
(3)
(4) D 萃取
(5) 224L 36.5% 11.8mol/L 1mol/L 0.5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