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8 20: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物质可以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烷 B.乙烯 C.苯 D.甲苯
2.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太空计划再次迈出重要一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舱外航天服使用的镀铝胶布是一种复合材料
B.飞船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复合产品,原因之一是这类产品密度小,强度高
C.返回舱表面的“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因为这种材料硬度大
D.硅橡胶密封材料因其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在飞船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雪上项目是冬奥会重要项目之一。制作滑雪板各部分所对应的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
A.板面——尼龙 B.板芯——木质
C.板底——聚乙烯塑料 D.复合层——玻璃纤维
4.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最大的是
A.CH4 B.C2H4
C.C3H4 D.C2H6
5.如图所示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空间填充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丁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 B.N2的结构式:N≡N
C.CO2分子结构模型: D.S2-的结构示意图: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可能的结构
B.淀粉、蛋白质、硬脂酸甘油酯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甲烷、苯、葡萄糖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75%的酒精溶液中产生气泡,说明钠能与乙醇反应
8.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京东方生产的可折叠柔性屏中的灵魂材料——纳米银与硝酸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B.“超轻海绵”使用的石墨烯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硅是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
D.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使用的聚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
9.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的球棍模型示意图为
C.钾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铜溶解在浓硝酸”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10.下列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粉,溶液蓝色变浅
B.棕黄色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变红褐色
C.紫色酸性KMnO4溶液通入乙烯气体后褪色
D.Na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为白色
11.反应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B.N2分子的电子式:
C.NH3分子的结构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12.下列括号内的杂质,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的是
A.苯(液溴) B.H2S(HCl)
C.NaHCO3(Na2CO3) D.乙醇(水)
1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下列现象的主要原理不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A.用洗发液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B.用洗衣粉洗去手上的污垢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14.下列有关苯的性质描述中,正确的是
A.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与稀硝酸、稀硫酸混合加热,生成硝基苯
C.苯与溴水混合振荡,静置,下层液体几乎为无色
D.1 mol苯与1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 mol环己烷
15.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O-Cl B.NaCl的电子式:
C.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
二、填空题(共8题)
16.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1)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材料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硅酸盐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现代建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其中玻璃、水泥属于上述材料中的 ___________
17.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很早就被人类发现。然而化学家为搞清楚甲烷的结构却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期间曾相继提出下列图示来表示甲烷的结构:
请分析以上图示所蕴含的化学信息__________,与同学交流讨论,并对其进行评价,从中体验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探索历程。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碳纤维又称石墨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人造无机纤维。
碳纤维具有石墨微晶结构,外形呈纤维状,柔软,主要用途是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制造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大、弹性高、耐高溫、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已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城的优良材料。
目前我国已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出新型地铁车辆。与用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制造的地铁车辆相比,新型车辆最大的特点是更轻、更节能。虽然新型车辆的制造成本高,但是整车减重13%,也减少了对线路的损害。据测算,新型车辆可综合节能15%以上。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碳纤维中只有碳元素___________。
(2)碳纤维具有石墨微晶结构___________。
(3)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___________。
(4)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新型地铁车辆更轻、更节能___________。
19.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
(4)f的单质能在y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X、Y、Z、M、Q、R 是 6 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
元素代号 X Y Z M Q R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75 0.077 0.037
主要化合价 +2 +3 +6,-2 +5,-3 +4,-4 +1
(1)元素 X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
(2)元素 M 组成的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
(3)单质铜和元素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Q和R形成的化合物A是果实催熟剂,用A制备乙醇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元素Q、元素 Z 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若钢样中元素 Z 以 FeZ 的形式存在,高温下在过量空气中反应生成ZO2和一种红棕色的氧化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1.半胱氨酸是食品加工中最常用的“面团改良剂”,它可以促进面筋的形成。已知:α-氨基丙酸为;β-氨基丙酸为。回答下列问题:
(1)半胱氨酸是一种含有一个硫氢基(—SH)的氨基酸,已知半胱氨酸分子中硫的质量分数为26.45%,其分子中硫氢基和氨基不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硫氢基与半胱氨酸的β碳原子直接相连,则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半胱氨酸可以生成一种九肽,则这种九肽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3)现有一种多肽的分子式为CxHyN12OmSn,将其完全水解只得到下面三种氨基酸:α-氨基丙酸、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则将一个该多肽分子完全水解,得到的天门冬氨酸的数目为_________。
22.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烃A的密度是1.25g·L-1,取x L的A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到50mLNaOH溶液,随后取此溶液25mL将其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HCl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请计算x的值(写出具体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
23.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工业溶剂,具有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属于一级易燃品,应储存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火源。实验室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来制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中加入2mL浓硫酸、2mL乙酸和3mL乙醇,再加入几片碎瓷片。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③待乙试管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乙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得乙酸乙酯产品。
(1)写出上述实验中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下列3组实验。实验开始时先用酒精灯微热甲试管中的试剂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乙试管并测其有机层的厚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组号 甲试管中试剂 乙试管中试剂 有机层的厚度/cm
A 3mL乙醇、3mL乙酸、3mL 18浓硫酸 饱和 溶液 3.0
B 3mL乙醇、2mL乙酸、3mL 0.1
C amL乙醇、2mL乙酸、2 0.6
①实验C中_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③已知:乙酸的密度为1.05,乙醇的密度为0.789,实验A收集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为2.464g。则该反应中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C 6.A 7.A 8.D 9.D 10.B 11.C 12.A 13.D 14.C 15.A
16.(1)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2)无机非金属材料
17.第一个表示的甲烷的组成与结构是错误的;第二个只能表示出甲烷的组成,没有体现结构;第三个体现了组成和结构,但平面的结构是错误的;第四个结构是体现了组成和化学键,但空间结构仍没有体现出来;第五个体现了甲烷的组成和空间结构,是甲烷结构的正确表示(合理即可)
18.(1)错(2)对(3)对(4)对
19.(1)第3周期VIA族
(2) r(O2-) r(Na+) HClO4 H2SO4
(3)、、
(4)
20.第三周期ⅡA 族 3Cu+8H++2NO3- = 3Cu2++2NO↑+4H2O CH2=CH2+H2O C2H5OH 4FeS+7O2 2Fe2O3+4SO2
21.121 C27H47N9O10S9
22.28g·mol-1 该气态烃的摩尔质量为28g/mol,则该烃为乙烯C2H4,由图可知,当生成CO2气体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n(NaHCO3)=n(HCl)=0.05L×0.1mol·L-1=0.005mol,根据C元素守恒知,乙烯燃烧生成0.01mol CO2,则n(C2H4)=n(CO2)=0.005mol,则乙烯的体积为V=nVm=0.005mol×22.4L/mol=0.112L,即x=0.112L。
23. 导气、冷凝、防倒吸 、、 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增大产率 3 AC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