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26 11:1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5模块检测
高二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将答案用黑色或蓝色笔写在答案页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4 Fe-56 Cl-35.5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B.判断过程的自发性能确定过程能否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C.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2. 在一支注射器中,装有NO2和N2O4(无色)的混合气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为:2NO2(g)N2O4(g) 。在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慢慢压缩气体使体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此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与原来相比( )
A.由红棕色变为无色 B.变浅 C.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D.变深
3.某化学反应的△H= -122 kJ·mol-1,?S=+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4.反应 2A =B + 3C,在20℃时进行,v(A)= 5 mol / (L·s),已知每升温10℃,该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当其它条件不变而温度升到50℃时,反应速率v(B)是 ( )
A.20 mol / (L·s) B.40 mol / (L·s) C.60 mol / (L·s) D.15 mol / (L·s)
5.在相同温度时,100mL 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
A. H+的物质的量 B. 醋酸的电离常数
C.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D. 加足量锌粉产生氢气的量
6.反应2A(g)2B(g)+E(g)(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降温 B.减压 C.加压   D.减少E的浓度
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C6H12O6(葡萄糖aq)+6O2 6CO2+6H2O
B. CH3COOH+KOH CH3COOK+H2O
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 + 1/2O2(g) △H = +241.8kJ/mol
H2(g)+ 1/2O2(g) = H2O(1) △H =-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
A.吸热88kJ B. 吸热2.44 kJ C.放热44kJ D. 吸热44 kJ
9.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 2SO3的速率如下,其中最快的是( )
A.v(SO3) = 4 mol·L-1·min-1 B.v(O2) = 2 mol·L-1·min-1
C.v(SO2) = 5 mol·L-1·min-1 D.v(SO2) = 0.1 mol·L-1·S-1
10. 在m A(g) + n B(g) p C(g) + q D(g)的反应中,(m、n、p、q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经5min达到平衡,测得:A增加3 mol·L-1,B增加1 mol·L-1,C减少2 mol·L-1,此时若给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则m :n :p :q为( )
A.2 :3 :2 :3 B.2 :2 :3 :3
C.3 :1 :2 :2 D.3 :1 :2 :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
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0mol氮气、3.0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
B.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 K(B)
C.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
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2.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 B. 平衡不发生移动
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
13.在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2 mol 气体M和3 mol N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M(g) + 3N(g) x Q(g) +3R(g),该反应达平衡时,生成2.4mol 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值为2 B. 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C.平衡时N的浓度为0.3 mol/L D. N的转化率为20%
14.?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SO2和O2起始时分别为20 mol和10 mo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及其转化率( )
A.10 mol和10% B.20 mol和20% C.20 mol和40% D.20 mol和80%
15.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 S(单斜,s)+O2(g) == SO2(g) △H1=-297.16 kJ·mol-1
② S(正交,s)+O2(g) === SO2(g) △H2=-296.83 kJ·mol-1
③ S(单斜,s) === S(正交,s) △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3=+0.33 kJ·mol-1 B.单斜硫具有的能量低于正交硫
C.S(单斜,s)=== S(正交,s) △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S(单斜,s)=== S(正交,s) △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16. 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mA(s)+nB(g) pC(g)+qD(g)
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程均如图
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p+q D.m+n1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 Br2 + H2O HBr + HBrO ,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反应 CO +NO2CO2 +NO (△H<0),达平衡后,提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C.对于 2 HIH2 + I2 达平衡后,缩小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D.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18.如下图所示,一定条件下将 1mol A2 气体和 3molB2 气体充入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可滑动的活塞的位置如图 1 所示。在恒温恒压下发生如下反应:A2(g)+3B2(g) 2AB3(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活塞位置如图 2 所示,则平衡时 A 的转化率是( )
A.20% B.40% C.60% D.无法确定
19.在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A(g)+B(g)2C(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的变化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
X
Y
A
再加入A
B的转化率
B
再加入C
A的体积分数
C
减小压强
A的转化率
D
升高温度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20.在温度、容积相同的 3 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已知N2(g)+3H2 (g) 2NH3(g) △H=-92.4kJ·mol-1)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 的浓度(mol·L-1 )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 akJ
吸收 bkJ
吸收 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p2>p3 B.a+b=92.4 C.2c1>c3 D.α1+α2=1
第II卷(共50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
21.(4分)下列物质中,①NaCl溶液;②NaOH;③NH3·H2O;④CH3COOH;⑤BaSO4;⑥HF;⑦Na2O;⑧CO2; 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是弱电解质。
22.(10分)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试回答:
(1)三种溶液中c(H+) 依次为a mol?L-1,b mol?L-1,c mol?L-1,其由大到小顺序为
__________。
(2)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分别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盐的物质的量依次为n1mol,n2 mol,n3 mol,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3)中和一定量NaOH溶液生成正盐时,需上述三种酸的体积依次是V1L、V2L、V3L,其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4)与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分别为v1、v2、v3,其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
(5)三种溶液溶液分别稀释100倍,稀释后三种溶 液的c(H+)分别为c1、 c2和c3,则c1、 c2和c3的大小关系为 。
23.(6分)已知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为:
化学式
CO(g)
H2(g)
CH3OH(l)
CH4(g)
△H/(kJ/mol)
-283.0
-285. 8
-726.5
-89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条件下CH3OH(l)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根据盖斯定律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 2H2(g)= CH3OH(l);△H= 。
(3)现有H2和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共放出热量3242.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1∶4 D.2∶3
24.(12分)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25.(7分)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 CH4(g)+H2O(g)CO(g)+3H2(g) ΔH1=+206.1 kJ/mol
② CH4(g)+CO2(g)2CO(g)+2H2(g) ΔH2=+247.3 kJ/mol
③ CO(g)+H2O(g)CO2(g)+H2(g) 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进行的前5 min内,v(H2)= ;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2)反应③中ΔH3= 。800℃时,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H2O
CO2
H2
0.5 mol
8.5 mol
2.0 mol
2.0 mol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 (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26.(11分)低碳经济呼唤新能源和清洁环保能源。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
已知:CO(g) + H2O(g)H2(g) + 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50
平衡常数
9.94
9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反应方向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850℃时在体积为10L反应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发生上述反应,CO和H2O(g)浓度变化如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 mol/(L·min)
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时 间(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3) t1℃(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C1数值_____0.08 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 min~5 min,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单选),表中5 min~6 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若在500℃时进行,若CO、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CO的最大转化率为: 。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A
A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B
C
A
C
B
A
C
三、填空题:
21. (4分) ②⑤⑦ ③④⑥
22. (10分)(1)b>a>c(2)n 1=n2 =n3 (3)V1=2V2=V3
(4)v2>v1>v3 (5) c2> c1>c3或c2= c1>c3
23. (6分)(1)CH3OH(l)+3/2O2(g)=CO2(g) +2H2O(l) △H=-726.5kJ/mol
(2)-128.1 kJ/mol (3)D
24.(12分)(1) (1分) <(1分)
(2)(每空2分)0.022 0.09 80% 80%
(3)c (1分) (4)2.5(1分)
25.(7分)(1)0.3 mol/(L·min)(2分) 升高(1分)
(2)-41.2 kJ/mol(2分) A(2分)
26.(11分)(1)放热(1分) (2)0.03 (2分)
(3)① 大于(2分) ② D A(每空2分)
(4)75%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