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一课时)
中和反应
1.认识中和反应的 实验探究过程
2.知道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知识与技能
从离子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H+ + OH- H2O
HCl + NaOH == NaCl+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学会书写
学习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中和反应的应用,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体会中和反应对人类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通过“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体会对比实验,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碳酸钙、铁等判断酸碱发生反应的探究思路,培养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以及综合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通过“微观模型拼图”活动 ,从离子角度,运用微观思维方法,探索中和反应的本质及过程,循序渐进地形成微观认知,并且落实方程式的书写,提升将宏观、微观、符号相互关联的表征思维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化学活动的探究方式,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活动中宏观、微观、符号的相互渗透,促进在头脑中搭建四重表征思维,获得科学微观意识。
学习目标
方华根据说明分析维c是酸,氢氧化铝是碱,那么是不是两种物质接触会发生反应呢?
1
生活常识中的中和反应
初识中和反应
方华到医院去帮妈妈拿一盒维生素c,医生嘱咐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氢氧化铝两种药物不能同时服用,会降低药效
引课
初识中和反应
1
教师演示实验
分别加入
稀盐酸
Fe(OH)3
NaOH
Cu(OH)2
无明显变化
沉淀溶解消失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第一个核心问题
向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为止。
恰好中和
学生探究实验1
探究2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探究中和反应
2
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铁粉、蛋壳、酚酞、石蕊,
烧杯等仪器。
设计思路:1、看反应物是否被消耗
2、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实验探究,证实酸和碱发生了反应,那么在微观世界里发生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第二个核心问题
学生探究3 微观角度认识反应
探究中和反应
3
1.书写三个酸和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2.选择其中一个反应,并描述微观过程。
NaOH溶液 +稀盐酸NaOH溶液 +稀硫酸
Ca(OH)2溶液+稀盐酸
Cu(OH)2固体+稀盐酸
Cu(OH)2固体+稀硫酸
固体溶解
出现沉淀
无明显现象
Ba(OH)2溶液+稀硫酸
常见的一些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
认识中和反应的 实验探究过程
知道中和反应的 实际应用
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 H2O
HCl + NaOH == NaCl+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学会书写
小结
中和反应改善了大自然
向鱼塘撒石灰,中和鱼塘底泥中过多的有机酸,使鱼塘水达到适合鱼苗生长的酸碱度。
5
利用熟石灰中和土壤和某些水源的过多酸性,以减轻酸雨的危害。
应用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改善了大自然
5
应用中和反应
工厂酸性废水必须先用碱性物质(如熟石灰)中和后,达标才可以排放,否则会造成水体污染。
2016年3月15日,一辆危化品运输车在104国道因刹车失灵,连续碰撞路旁十多辆汽车后,坠入公路边坡,造成车内运载的浓硫酸泄漏,对附近水体造成影响。环保部门联系调运了一卡车石灰、液碱进行处理。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板书设计
宏观探究
微观探究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