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年级化学(理科)选修4模块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小题)
1.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铝和盐酸反应 B.焦炭和二氧化碳共热
C.石灰石的分解 D.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
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3 D.ΔH2<ΔH3<ΔH1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
B.M与N是同素异形体,由M=N;△H=+119KJ/mol可知,M比N稳定
C.l mol H2SO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4.已知某可逆反应aA(g) + bB(g) cC (g) + d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
C.a + b < c + d D.增大压强,B转化率增大
5.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的反
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H和K, 则相同温度时反应4NH3(g) 2N2(g)+6H2(g)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 )
A.2△H和2K B.-2△H和 K2
C.-2△H和 K-2 D.2△H和-2K
6.在N2+3H22NH3反应中,自反应开始至2 s末,氨的浓度由0变为0.4 mol·L-1,则以氢气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0.3 mol·L-1·s-1 B.0.4 mol·L-1·s-1
C.0.6 mol·L-1·s-1 D.0.8 mol·L-1·s-1
7.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 S(单斜,s)+O2(g) === SO2(g) △H1=-297.16 kJ·mol-1
② S(正交,s)+O2(g) === SO2(g) △H2=-296.83 kJ·mol-1
③ S(单斜,s) === S(正交,s) △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3=—0.33 kJ·mol-1
B.单斜硫的能量比正交硫的能量低
C.S(单斜,s)=== S(正交,s) △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 S(单斜,s)=== S(正交,s) △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8.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为7g 的铁块同时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H2速率最快的是( )
A、150mL 2mol·L-1的盐酸 B、500mL 2mol·L-1的硫酸
C、50mL 6mol·L-1的稀硝酸 D、50mL 18.4mol·L-1的硫酸
9.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10.已知反应mA(g)+nB(g)y C(g),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物B的体积分数φ(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
A.m+m<y ,△ H<0
B.m+m>y ,△ H>0
C.m+m<y ,△ H>0
D.m+m>y ,△ H<0
11.将15.6 g Na2O2和5.4 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 L的气体(标况)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最终得到7.8 g的沉淀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0. 15 mol/L
12.可逆反应:2HI(g) H2(g)+I2(g);ΔH>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
A.减小容器体积 B.降低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充入H2气体
13.25℃时,0.01 mol/L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
A.1×10-7mol·L-1 B.1×10-12mol·L-1
C.1×10-2mol·L-1 D.1×10-14mol·L-1
14.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①氢氧化钠是电解质
②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
③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氯化银是非电解质
④蔗糖易溶于水,所以是电解质
⑤氯气溶于水后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A、① B、①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⑤
15.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1×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①氯化铵水溶液 ②硝酸钠水溶液 ③硫酸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6.在相同温度时1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前者多
B、与活泼金属反应时的起始速率相等
C、0.1mol/L的醋酸溶液中H+的浓度是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H+浓度的10倍学
D、电离程度后者大
17.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
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8mol/(L·min)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F点表示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
18.在相同的条件下(500℃),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1gO2和1gSO2,乙容器充入2gO2和2g SO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第II卷(非选择题 46分)
二、填空题
19.(10分)研究NO2、SO2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6NO2+ 8NH3 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
(2)已知:2SO2(g)+O2(g)2SO3(g) ΔH = - 196.6 kJ· mol-1
2NO(g)+O2(g)2NO2(g) ΔH = - 113.0 kJ· 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 = kJ· 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
20.(8分) t ℃将3molA和2molB气体通入固定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XC(g),2min时反应达平衡。(温度不变)剩余1.8molB,
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0.8mo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X= 。
(2)比较达到平衡时,A.B两反应物的转化率:α(A) α(B)(填> = 或 < )
(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氩气(氩气和A.B.C均不反应)后,则平衡
(填“向左移动” “ 向右移动” “不移动”)
三、实验题
21.(8分) 如图2-25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
试完成下列问题:
(提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年级化学(理科)选修4模块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二、填空题
19
(1) ;
(2) ; ;
20
(1) ;
(2)
(3)
21
(1)
(2)
(3)
(4)
四、计算题(共20分)
22.(8分)在某温度下,将H2(g)和I2(g)各0.1mol的气体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0080mol/L,
求:
(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4分)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充入的H2(g)和I2(g)各0.2mol,求达到化学平衡时HI(g)的平衡浓度。(4分)
23.(12分)把2.5 mol A和2.5 mol B混合盛入2 L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3A(g)+B(g) x C(g)+ 2D(g),经5s后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同时生成1 mol D。试求:
(1)试算x的值;
(2)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
(3)若达平衡时,该反应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温度和压强维持不变,达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年级化学(文科)选修一模块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A
C
D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C
A
B
A
D
A
A
21.(1)HCO3— + H+ == CO2 ↑+ H2O (3分)
(2)取少量碾碎的药片粉末溶解到过量稀盐酸中,过滤,取滤液少许,并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3分)
(3)2Fe2+ + Cl2 = 2Fe3++2Cl—(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3分)
22.D A C B (每空2分)
23. (每空3分)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如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24.(每空4分)
方法一:用汽油洗,用汽油溶解植物油
方法二:用合成洗涤剂,利用乳化作用
25.(每空3分)
7.2 45
【解析】(1)m(C)∶m(H)==36∶5(或7. 2)
(2)m(H2O)×=41 g× m(H2O)=45 g。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年级化学(理科)选修一模块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D
B
D
C
A
A
B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C
A
B
A
D
D
C
D
19.(10分 每空2分)
(1)3NO2+H2O=NO+2HNO3; 6.72 (2)-41.8; b; 8/3;
20.(8分 每空2分) ⑴ 0.2mol·L-1·min-1、4 ⑵ >。 ⑶ 不移动。
21.(8分 每空2分)
(1)试管中有气泡产生、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2)镁片溶于稀盐酸放出氢气,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而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变小
(3)Mg+2H+====Mg2++H2 ↑ (4)小于
22.(1)依题意可知,平衡时[H2]=[I2]=0.0080mol/L,
H2(g) + I2(g) 2HI(g)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0.010 0.010 0
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mol·L-1) 0.0020 0.0020 0.0040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0.0080 0.0080 0.0040
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可得
K= C(HI)2/C(H2)C(I2)=(0.0040 mol·L-1)2/(0.0080 mol·L-1)2=0.25 ( 4分)
(2)此温度下,起始量分别是c(H2)=0.02mol/L、c(I2)=0.02mol/L
H2(g) + I2(g) 2HI(g)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0.02 0.02 0
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mol·L-1) x x 2x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0.02-x 0.02-x 2x
K=C(HI)2/C(H2)C(I2)=(2x)2/[(0.02-x)×(0.02-x)]=0.25
解得:x=0.004 mol/L ;
故平衡时 C(HI)=0.008mol·L-1。 (4分)
23.(12分,每空3分)
(1)x=4
(2)20%
(3)3A(g)+B(g) 4 C(g)+ 2D(g) △H = - 2Q kJ·mol-1
(4)2.4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