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_礼记_二则: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_礼记_二则: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7 22:41: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 大道之行也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句。 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重难点: 重点: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句 难点: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学习方法: 精读 速读 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指导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学习步骤 学习过程预设 指导要点
导入:(出示PPT1)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又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千多年以前,《礼记》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这样的思想主张。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礼记》二则之一的《大道之行也》。(出示PPT2 ,板书题目。) 学习有目标,效率更高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了解今天的学习目标(出示PPT3):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句。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一、读大同之文 一篇好文章,少不得要反复的读。 请大家自由读一遍,借助课下注释解决掉字音障碍。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矜、与”二字的读音。(出示PPT4) 这是孔子参加国君举办的年终祭礼,礼毕后和学生子游的一段对话。我们读课文时,要注意孔子说话时的语气。 一起来看这一处(出示PPT5)。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我们发现,这一处是排比句式。排比的作用之一是增强气势。那我们如何在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呢?大家读时,可以把前面两句的声调降低一些,这样,后面两句的声调就可以高上去。 你们自己练习读一遍刚刚讲过的这个句子。读完就停。 老师也试着和大家读,结果发现,气息不够。于是,我请了一个强大的外援。接下来,我们静静的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指导方明老师读。(出示PPT6) 我们跟着优秀的人一起读古文。 刚刚的你们,声音响亮,字正腔圆,能让听者感受到孔子说这段话时一定的情绪起伏。要记得为自己鼓掌。 刚刚是大家集体的风采,我还想听一个同学的读书声。谁来读? (学生1) 这一次,你咬字清晰,发音准确,又有进步。期待你的朗读更上一层楼。 译大同之文 学习古文,离不得翻译。 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课时练翻译这篇古文。在翻译过程中,标记出你认为翻译有困难的字词或者句子,先组内解决这些困难,小组解决不了的,稍后我们一起解决。 (提示:翻译过程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1——6号同学,按照顺序每人负责一句,包括原文、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学生质疑) 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遇到的困难,在这两句上面。有同学能够讲解吗? 我们一起来看。(出示PPT7)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解决了主要困难,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了。现在,哪个小组能为我们讲解这篇古文。我们欢迎第二小组。 (学生讲解) 谢谢第二小组的讲解。 品大同之文 好文章,一定要细细的品。请大家根据刚刚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以下问题。(出示PPT7) 1.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2.施行大道之后,社会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提示: 1、讨论前,组长安排好发言人负责归纳整理你们的讨论结果,并稍后负责讲给大家听。讲解时可以直接用原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解。 2、左半部分同学讨论第一题,右半部分同学讨论第二题。) 认真讨论的你们是最美、最帅气的。老师迫不及待的想听你们的讲解。哪一组先来分享呢? (学生回答问题1和问题2)(出示PPT9和PPT11——14) 拥有这些特征的社会,最终会呈现给我们一种怎样的局面呢?请看文章最后两句,我们齐读。 这样的社会好吗?实现了吗 我们向往美好,并为之努力。从古至今,引领时代的伟人们都提过类似的主张并为之奋斗(出示PPT15)。 四、听《大道 华章》,绘大道美景。 现在,请你思考,你心目中的大道美景是什么样子的?(出示PPT18) (学生作品展示) 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自己的美好盛景。当同学们笔下的盛世美景都得以实现是,那将迎来你们的盛世繁华。 优秀的你,请从自身做起。你会为你的盛世美景添砖加瓦,对吗? 作业 1、完成《课时练》对应题目。 为《大道之行也》画一幅插图。(可以是孔子参加祭典的场景,可以是孔子和子游的对话,可以是大同社会的景象......) 附:板书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 创设情景 初步感知课文 朗读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好引导角色。
课后反思:
教学经验的积累来自于教学实践。
《大道之行也》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这一单元,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情感上,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知识掌握上,培养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这一课的设计,从掌握基础知识到激发学生情感,问题难度逐渐提高。衔接语使用恰当,课堂气氛不紧张。
这是一节展示汇报课。原来两节课的任务要压缩到一节课完成。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把对古文的字词理解放到了课下完成。整体时间上也做了重新规划。课堂导入2分钟,朗读课文和翻译课文15分钟,问题讨论10分钟,写作展示10分钟,预留空余时间3分钟。整堂课课堂环节都完成了,但是时间还是略显紧张,写作展示环节稍显仓促。
除此之外,还有几处可以推敲。
一是学习目标的设置,可以试着把学习目标和教学流程衔接。
二是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可以多样形式的读。比如跳读、轮读、齐读等形式。
三是问题设置上,问题一的设置虽然符合班级学情,但是稍显突兀。可以换成“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是怎样的”。
四是字词的讲解还可以更加简化。
五是在写作展示环节,学生展示时可以循环播放音乐,营造气氛。
还有一处,觉得最不妥。因为时间分配的关系,这节课的情感目标达成的不够好。在这节课的最后小结,事先准备好了一些语言激发学生的责任感,结果因为时间,仓促结束了课堂教学。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