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5课《少年闰土》。现在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六 )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说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特点,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意识。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成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遵照的准则。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课文后了解文中叙述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并说说你心中的闰土是什么样的。
2.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目标一,教学难点是目标二。
教学准备: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
五、说教法和学法
1.抓住对话,层层推进,感悟闰土的形象。
2.突破难点,化难为简,深化闰土的形象。
3.回旋反复,紧扣文本,丰满闰土的形象。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里的一段插叙,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
“我”是一个生活在高墙大院里、养尊处忧的少爷,生活枯燥无比,抬头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正当“我”对生活感到枯燥无味、无望的时候,有一个少年(板书:少年)来到了“我”的身边。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他就是闰土。(板书:闰土)
【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导入,却让学生了解了这篇课文的3个信息。1.课文选自鲁迅短篇小说《故乡》。 2.小说中的“我”不是鲁迅。3.我当时的处境。然后来个转折,直奔主题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急于想了解少年的形象】
抓住对话,层层推进,感悟闰土的形象。围绕“我”和闰土的对话,引学生入境;接着又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对话的情景;最后通过学生的现场说法和教师的引读,达到认识闰土的目的。我觉得这个过程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让学生对闰土的认知由粗浅逐步过渡到深入。
(三)突破难点,化难为简,深化闰土的形象。“四角的天空”一直是《少年闰土》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对比,进一步了解闰土。我是这样做的:通过闰土讲完每一件事都用省略号,让学生去理解闰土生活的丰富多彩。再通过几个“不知道”突显“我”生活的枯燥乏味,然后利用图片对比两种生活的截然不同,让学生更能够容易掌握“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含义。
(四)回旋反复,紧扣文本,丰满闰土的形象。第一自然段在课堂上一共复现了三次,我是这样设想的:第一次,将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结合起来讲,可以让课堂更紧凑;第二次,使“看瓜刺猹”这一情境定格在学生脑中;第三次,让学生牢记闰土。同时,也将鲁迅先生笔下那段非常美的情景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七、作业布置
用详写和略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写童年趣事。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详写
海边拾贝 见多识广 略写
看瓜刺猹 机智勇敢 详写
看跳鱼儿 知识丰富 略写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做课完毕,我自己感觉实际的课堂教学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自己的教学语言缺乏感染力,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确切,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等,这都是我以后需努力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