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期末参考答案
1.D
【详解】
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可知,运动员的水平速度
vO = = m/s = 20m/s
故选D。
2.B
【详解】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
代入数据有
求得
故选B。
3.D
【详解】
AB.正电子带正电,所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上,且电场力与初速度垂直,所以正电子做类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B错误.
CD.正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向上,所以正电子做向上偏转的曲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电场力和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关系,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从而正电子的运动情况.
4.A
【详解】
设“钻天猴”烟花在单位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m,由动量定理可得
F t= mv
代入数据解得
CBD错误,A正确。
故选A。
5.B
【详解】
A.B点沿x轴的反方向电势变小,则EBx沿x轴负方向,故A错误;
B.在B点图线切线斜率绝对值大,电势降低的快,则B点场强大,故B正确;
C.O点切线斜率等于0,则EO=0,则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等于0,故C错误;
D.负电荷在电势大的地方电势能小,则负电荷由B到C,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设此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I,通过阻值为R的电阻,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
代入数据
解得
故选D。
7.C
【详解】
A.开关闭合前,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
而电源输出电压
所以
故A错误;
B.开关闭合前,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
所以和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故B错误;
C.由前述分析可知,开关闭合前两端电压
开关闭合后,两端电压
所以闭合后电压变大,故C正确;
D.由于开关闭合后两端电压变大,电流也变大,所以流过原线圈和电源的电流随之变大,根据
可知,电源输出功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8.AC
【详解】
A.由题意可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a→b,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线圈B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是水平向左,因此原磁场水平向左减弱或水平向右增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线圈A在B中产生的磁场方向是水平向右,当使B迅速靠近A时,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向右且增大,因此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a→b,故A正确;
B.当断开电源开关时,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向右减小,因此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b→a。故B错误;
CD.当将铁芯M插入时,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向右增加,因此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a→b,将铁芯M抽出时,R中电流反向,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9.AC
【详解】
A.根据图像,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一直为顺时针,则A正确;
BC.由电磁感应定律得
由安培力公式F=BIL,电流不变,磁场的大小发生变化,故安培力发生变化,B错误,C正确;
D.金属丝横截面通过的电量
D错误。
故选AC。
10.CD
【详解】
C .A与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
C与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
B与地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
要使A、B、C都始终相对静止,三者一起向右加速,则对整体有
假设C恰好与B相对不滑动,则对C有
解得
,
设此时A与B间的摩擦力为f,对A有
解得
表明C达到临界时A还没有,故要使三者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不能超过,故C正确;
B.当A相对B滑动时,C早已相对B滑动,对A、B整体得
对A有
解得
故当拉力F大于时,B与A相对滑动,故B错误;
A.当F较大时,A、C都会相对B滑动,B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对B有
解得
故A错误;
D.由C选项知,当时由整体表达式可得
代入C的表达式可得
故D正确。
故选CD。
11.C D
【详解】
(1)[1]两球碰撞时要发生对心碰撞,两球的直径应相等,即r1=r2;为防止碰撞过程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即m1>m2。故C正确。
故选C。
(2)[2]AB.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如所受阻力不同等,小球的落点不可能完全重合,落点应当比较集中,故AB错误;
CD.确定落点平均位置的方法是最小圆法,即用尽可能最小的圆把各个落点圈住,这个圆的圆心位置代表落点的平均位置;由于落点比较密集,又较多,每次测量距离很难。故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求解;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分析数据,如果动量守恒应有
小球碰撞前后都做平抛运动,因高度相同则落地的时间想用,因此有
代入上面公式可得
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2.2.095() 左端 1380 C C
【详解】
(1)[1]螺旋测微器的精度为0.01mm,测得的金属丝的直径为
()
(2)[2]电路图采用的是电流表的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3)[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为了安全应保证电流表的电流最小,则将滑片滑至左端,灯泡短路,支路电流为零最安全;
(4)[4]根据串联分压可知,改装电压表的原理为
即
解得
(5)[5]根据电阻定律有
解得电阻率为
(6)[6]由于电流流过电阻丝发热,所以在实验时流过电阻丝的电流不能过大,并且时间不要太长,故选C。
(7)[7] 由(4)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1500Ω,由题意知电流表采用了外接法,经检验该方法是正确的,则有
代入数据得
RA>3.27Ω
故C可能,AB不可能;故选C。
13.(1)1 m/s(2) 1.25 J
【解析】
①A、B相碰满足动量守恒mv0=2mv1 (2分)
得A、B两球跟C球相碰前的速度v1=1m/s (2分)
②A、B两球与C球相碰同样满足动量守恒2mv1=mvC+2mv2
得A、B两球碰后的速度v2=0.5m/s (3分)
两次碰撞损失的动能(3分)
14.1、电子在磁场中的飞行时间为.
2、电子的荷质比为.
【详解】
试题分析:找出圆心,画出轨迹,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半径,飞行时间根据时间等于弧长除以速度求解,再结合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荷质比.
解:(1)画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R=2a;
1、设圆心角为θ
sinθ=θ=
故时间为:t==
2、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evB=m
解得:=
答:1、电子在磁场中的飞行时间为.
2、电子的荷质比为.
【点睛】
本题关键是找出圆心,画出轨迹,然后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半径,最后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
15.(1);(2);(3)
【详解】
(1)金属棒运动至导轨NQ端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金属棒所受合外力为零,则有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金属棒在导轨上运动过程,由能量守恒得
定值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
解得
(2)设金属棒在导轨上的运动时间为t,由动量定理得
变形得
联立解得
(3)金属棒滑上金属框,最终未从金属框上滑离,则二者共速,由动量守恒得
对金属棒由动量定理得
即
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育英高中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试卷
试题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试题范围: 必修一、二、三
一、选择题( 1-7 为单选题,每题 4 分, 8-10 为多选题,每题 6 分,共计 46 分)
1.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 2022 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跳台滑雪是比赛项目之一。 如图所示,运动员从跳台边缘的 O 点水平滑出,落到斜坡CD 上的E 点。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
力的影响。若测得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约为3s ,O、E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约为60m ,
则运动员从 O 点滑出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
B .2m/s
D .20m/s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 3.0V 。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 2.4V ,电流 表示数为 0.60A 。将电压表和电流表视为理想电表,则电源的内阻 r 为( )A .0.50Ω B .1.0ΩC .1.5Ω D .2.0Ω3.如图所示,正电子垂直电场方向入射到匀强电场中,不计重力,正电子做( )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向下偏转的曲线运动D .向上偏转的曲线运动
4.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许多小孩子喜欢放烟花爆竹,有一种叫“钻天猴”的烟花,在点燃的 瞬间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 1000m/s ,产生的推力约为 5N ,则它在 0.02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 )
A .1.0×10-4kg B .1.0×10-3kg C .1.0×10-2kg D .1.0×10-5kg
5.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 x 轴上的分布如图所示, x 轴上两点 B 、C 的电场强度在 x 轴方向上的分量
分别是 EBx 、EC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EBx 的方向沿 x 轴正方向B .EBx 的大小大于 ECx 的大小C .电荷在 O 点受到的电场力在 x 轴方向上的分量不等于 0D .负电荷沿 x 轴从 B 移到 C 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6.如图是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此交变电流电流的有效值为( )A .1A B .5A C .6A D . A
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 : n2 2 : 1 ,所接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压有效值恒
为 U ,电阻R1 R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闭合前,电源输出电压与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为U : U2 2 : 1
B .开关闭合前,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R2 两端电压的 2 倍
C .开关闭合后,电阻R2 两端的电压变大
D .开关闭合后,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8 .如图,线圈 A 、铁芯 M 、线圈 B 都可自由移动,S 合上后要使 B 中有感应电流且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
向为 a→b ,可采用的办法是( )A .使 B 迅速靠近 AB .断开电源开关 SC .将铁芯 M 插入D .将铁芯 M 抽出9 .空间存在一方向与纸面垂直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 其边界如图(a)中虚线MN所示阻值为 R、
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做成边长为 L 的正方形abdc 金属框固定在纸面内,若bd 边与MN平行,金属框处于磁场 中的面积为磁场外面积的 2 倍。设磁场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b)
所示。0 ~ t1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框感应电流始终沿顺时针方向
B .金属框ac 边所受安培力不变
C .金属框的感应电流不变
D .金属丝横截面通过的电量为 0
R
10.如图所示,A 、B 、C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的质量为2m ,B 和C 的质量都是m ,A 、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设最大静摩擦力
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A .无论力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gB .当力F 7 mg 时,B 相对A 滑动C .若A 、B 、C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 不能超过 mgD .当力F mg 时,A 、B 间的摩擦力为 m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试卷第 1页,共 2页
二、实验题( 11 题 6 分,12 题 10 分,共计 16 分)
11.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通过碰撞后做平抛运动测量速度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a)所示,实验原理如图(b)所示。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 m1 ,半径为 r1;被碰小球质量为 m2 ,半径为 r2 ,则要求: ____________ ;(填字
母代号)
A .m1>m2 ,r1>r2 B .m1<m2 ,r1<r2 C .m1>m2 ,r1=r2 D .m1<m2 ,r1=r2
(2)在本实验中,下列关于小球落点 P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如果小球每次都从同一点无初速度释放,重复几次的落点 P 一定是重合的
B .由于偶然因素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落点不重合是正常的,落点应当很分散
C .测定 P 点位置时,如果重复 10 次的落点分别为 P1 、P2 、… 、P10 ,则 OP 应取 OP1 、OP2 、… 、OP10 平均
值,即OP 1 2 10
D .用尽量小的圆把 P1 、P2 、… 、P10 圈住,这个圆的圆心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P
(3)用刻度尺测量 M 、P 、N 距 O 点的距离 x1 、x2 、x3 ,通过验证等式____________是否成立,从而验证
动量守恒定律。
12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图中Rx 表示待测金属丝的电阻) .
(1)正确操作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次测得的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 mm ;
(2)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甲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______;
(3)连接好电路后,开关 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_______ 。 (选填“左端”或“右端”);
(4)实验中发现电压表的量程无法满足实验要求,某同学将量程为4mA 、内阻为120 的灵敏电流计 G 与 阻值为R1 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改装成量程为6V 的电压表,则R1 _______ 。
(5)用刻度尺测得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为l ,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为d ,用电流表和电压 表测得金属丝的电阻为Rx ,则被测金属丝的电阻率为 _______ 。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三、解答题( 13 题 10 分,14 题 12 分,15 题 16 分,共计 38 分)
13.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从左到右依次静止着三个质量均为 m=1kg 的相同小球 A 、B、C.现
让 A 球以 v0=2m/s 的速度向 B 球运动,A 、B 两球碰撞后粘合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跟 C 球碰撞, 碰后 C 球的速度 vC=1m/s .求:
(1)A 、B 两球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
(2)两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总动能. A B C
14.如图所示,一束电子流以速率 v 通过一个处于矩形空间的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垂
直.且平行于矩形空间的其中一边,矩形空间边长为a 和 a 电子刚好从矩形
的相对的两个顶点间通过,求:
(1)电子在磁场中的飞行时间;
(2)电子的荷质比。
15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固定有两根平行金属导轨 MN 、PQ ,导轨长 x=2.0m 、间距 l=0.6m ,与桌 面的夹角θ=37°,MP 端与 R=2Ω的定值电阻相连,NQ 端通过一光滑绝缘小圆弧(圆弧半径大小不计) 与桌 面上 M=0.06kg 的光滑 U 形金属框接触不粘连。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1=1T。导轨右侧空间存在垂直桌面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2=0.1T。现将一质量 m=0.03kg、r=2Ω
的金属棒从导轨 MP 端由静止释放,金属棒运动至导轨NQ 端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随后金属棒滑上金属 框,且最终未从金属框上滑离。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重力加速度取 g=10m/s2 ,除金 属棒与定值电阻外其他一切电阻均不计,求:
(1)金属棒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定值电阻 R 产生的焦耳热;
(2)金属棒在导轨上的运动时间;
(3)金属棒在金属框上运动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
试卷第 2页,共 2页
第 3 页 共 3 页
A .1m/s
C .10m/s
4 8
1 1
B L2
2
4
2
3
3
4
3
10
OP OP 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