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高考补习学校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试题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试题范围: 必修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道小题, 1~7 题为单选题, 每题 4 分, 8~10 题为多选题, 每题 6 分, 共 46 分)
1.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艰辛的探究。利用图示理想斜面实验,揭示运动
现象本质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C .笛卡尔
2.汽车以 6m/s 的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前进,紧急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2m/s2 ,则在 2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
A .6m B .8m C .9m D .12m
3.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于所受水平拉力不同, A 做匀速运动, B
做加速运动, C 做减速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应是( )
A.fA=fB=fC B.fB>fA>fC C.fA4.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系在墙上 O 点,自由伸长到 B 点。今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靠着弹簧, 将其压缩到A 点, 然后释放, 小物块能在水平面上运动到 C 点静止。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
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A 到 B 速度越来越大, 从 B 到 C 速度越来越小
B .物体从A 到 B 先加速后减速, 从 B 到 C 速度越来越小
C .物体从A 到 B 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从 B 到 C 加速度变小
D .物体从A 到 B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 B 到 C 加速度增大
5.为了纪念 12 ·9 运动,育英高中在高一高二年级部举行拔河比赛,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的同时,也 增强了每一位同学的战斗意识。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 我们把拔河比赛简化为两个人拔河, 如果绳质
量不计,且保持水平,甲、乙两人在“拔河”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 .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C .只有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D .甲对乙的拉力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6.某班级同学要调换座位,一同学用斜向上的拉力拖动桌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第 1 页
A .拉力的竖直分力小于桌子所受重力的大小C .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B .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桌子所受的合力D .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
7.如图所示,用轻绳AO 、BO和CO系住一物体使其静止,绳AO 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绳BO水平。现 将BO绳绕结点O逆时针缓慢转动,结点O始终保持不动。到BO到达竖直位置前,关于绳子AO 和BO 中
的拉力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绳AO 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 .绳BO 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 .绳AO 的拉力一直在减小 D .绳BO 的拉力一直在增大
8.物体甲的 x—t 图象和物体的 v—t 图象分别如图 1 ,图 2 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
运动情况是( )
A .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甲在 0-6s 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4m
C .乙在 0-6s 的时间内通过的总位移为 0
D .乙在 0-6s 的时间内通过的总位移为 6m
9.在某次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
方向运动的 v ﹣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10s 内空降兵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B .0~ 10s 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所受重力小于空气阻力
C .10s~ 15s 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所受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D .10s~ 15s 内空降兵处于失重状态
10.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1 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质量为m2 的物块,如图(a )所示。用水 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在物块上,F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F1 、F2 分别为t1 、t2 时刻 F 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a1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假设最大静摩擦
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则( )
1
D. 在0 ~ t2 时间段物块与木板加速度相等
2
共 2 页
二、选择题(本题共 2 道题,每一问 2 分,共 14 分)
11.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___________。
A .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替代
(2)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 方向的是___________ ,图中___________是 F1 、F2 合力的理论值。
(3)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__。
A .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
B .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 .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 .使拉力 F1 和 F2 的夹角很小
12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 上,左侧栓有一不可伸长的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做匀加速运动。重物的质量为 m ,木块质量为
。
(1)如图①所示,是甲同学用以上装置,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连续的点,它们之间 的距离分别为 S1 、S2 、S3 、S4 、S5 、S6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周期为 T,根据给以上数据求得木块的
加速度 a=______。
(2)乙同学用同一套装置,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②所示的 a-F 图线,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 是______。
(3)丙、丁两位同学用同一套装置,画出了各自得到的 a-F 图线如图③所示,说明这两个同学做实
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答: ______。
第 2 页
(4)当 M和 m 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如果 有拉力传感器,还需要满足上式关系吗? 答: ______ 。 (填“需要”或“不需要”)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题,共 40 分)
13.(12 分) 如图所示,物块 A 悬挂在绳 PO和 PC 的结点上,PO偏离竖直方向 37°角,PC 水平,且经 光滑定滑轮与木块 B 相连,连接 B 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53° 。已知 A 质量MA 0.8kg ,B 质量
mB 2kg ,木块 B 静止在水平面上。已知sin37 =0.6 ,cos37 =0.8 ,cos53 =0.6 ,sin53 =0.8 。设最大静摩擦
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试求:
(1)绳 PO的拉力大小;
(2)木块 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14.( 12 分) 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 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按照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员的队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行前方
来回摩擦冰面,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以调解冰壶的运动。
(1) 运动员以4m / s 的速度投掷冰壶,若冰壶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02,则冰壶能滑行多远? g 10m / s2
(2) 若运动员还以4m / s 的速度投掷冰壶,当速度减小到3m / s 时,队友立刻用毛刷在冰壶滑行前方 来回摩擦冰面,冰壶在摩擦冰面后运动了 45m 后停止,则摩擦冰面以后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15.( 16 分)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 37 ,从 A到 B长度为 16m,传送带以10m / s 的速度 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 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 0.5kg 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0.5 。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划痕已知sin37 0.6 ,cos37 0.8 ,g 10m / s2
(1) 试分析煤块从 A到 B的运动情况并求出相应的加速度大小; 求出从 A到 B 的运动时间;
(2) 求煤块从 A到 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划痕的长度。
共 2 页
B .亚里士多德
D .伽利略
A. F1 1m1g
m m
B. F2 m2 (m1 m2 ) (2 1)g m
C. 2 1 2 1
m
M高一物理试题答案
1-5 DBABD 6-7 AC 8-10 BC AC BCD
11 D F′ F ABC
12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小(即平衡摩擦力不足) 木块的质量(写M也算对) 不需要
13.(1)如图甲所示,对P点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FPOcos37°=MAg,FC=FPOsin37°,解得:,Fc=MAgtan37°=8×0.75N=6N。
对B点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水平方向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Fccos53°=6×0.6N=3.6N。
方法合理即可
14 40m 0.01
15.(1)开始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
所以有,
可得(1分)
煤块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为,(1分)
发生的位移为,(1分)
所以煤块加速到时仍未到达B点,此时摩擦力方向改变;第二阶段有:,(2分)
所以得(1分)设第二阶段煤块滑动到B的时间为,则有,解得,(1分)
煤块从A到B的时间为;(1分)
(2)第一阶段煤块的速度小于皮带速度,煤块相对皮带向上移动,煤块与皮带的相对位移大小为,(2分)故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上移5m;第二阶段煤块的速度大于皮带速度,煤块相对皮带向下移动,煤块相对于皮带的位移大小为,解得,(2分)即煤块相对传送带下移1m,故传送带表面留下黑色炭迹的长度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