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唐的统一和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隋唐的统一和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8 15: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课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1.隋唐的统一和灭亡 人教部编版
一、单选题
1、 唐朝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指的上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海 D: 大运河
2、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
A: 都江堰 B: 赵州桥 C: 大运河 D: 灵渠
3、 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占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假设在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4、 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社会特点的是:(  )
A: 君主专制顶峰
B: 民族大融合
C: 经济重心转移
D: 繁荣而短暂
5、 581年建立,589年统一全国,是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请问是哪一朝代
A: 唐朝 B: 隋朝 C: 元朝 D: 秦朝
6、 古人云“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7、 小李家住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地点,那他是( )
A: 长安人 B: 洛阳人 C: 余杭人 D: 涿郡人
二、填空题
1、 ________下令开通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达________(今北京),南至________(今杭州)。无锡属于隋运河的________段。
2、 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 ,他就是 帝。
3、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为_____________,北至__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__。
4、 605年,________下令开凿___________,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通________,南达__________,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5、 __________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仪仗、天下府州图、典籍、天文仪器、乐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 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
2、 隋朝的建立统一时间是589年( )
3、 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
4、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其中大运河中经过苏州的一段叫做邗沟。( )
四、观察地图,完成下列填空
有人把隋朝的大运河概括为“三点四段五河”。请你依据地图,参照“五河”样例由南向北对“三点四段”的内容进行表述。
(1)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点:________, 最北端:__________ 和最南端: __________。
(2)隋朝一位杭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不必经过的运河河段是(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3)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评价大运河“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是否同意皮日休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你认为“此河”的开通有哪些意义?
五、信息分析题 ( 共1小题 )
1、 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句诗是对哪一事物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当时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分为哪几段?请说出这几段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连接了哪几大水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 共2小题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一中,A 、B、C、D、 E、F、G七个字母所代表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主持开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三这两种观点哪一个更全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 ,北至B为 ,南至C为 。
(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其中①为____水,②为___江。
(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1、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唐朝皮日休诗句中“此河”指的是大运河,故选D。
2、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运河。上述材料是对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积极评价,故选C。
3、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运河。从洛阳到余杭,必须要经过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故选C。
4、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史实。最能反映隋朝社会特点的是繁荣而短暂,故选D。
5、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史实。隋朝581年建立,589年统一全国,是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故选B。
6、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故选C。

7、B
二、1、隋炀帝 涿郡 余杭 江南河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运河的史实。隋炀帝下令开通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无锡属于隋运河的江南河段。
2、581年 长安 隋文帝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史实。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他就是隋文帝。
3、洛阳、涿郡、余杭
4、隋炀帝;京杭大运河;洛阳;涿郡;余杭
5、589年 “靖康之变”
三、1、√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历史史实的正误。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知识的掌握。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589年,他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点评】考查学生对隋朝的建立考点的理解
3、√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辨别能力以及简单的地理知识。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由这个知识点便可辨别出是正确。【点评】注意考查学生对于历史与地理知识的结合。
4、×
解析:
【分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在位时,开通的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的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经过扬州的一段叫邗沟,经过苏州的一段叫做江南河。。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四、(1)洛阳,涿郡,余杭
(2)A
(3)我同意皮日休的观点 说明理由。皮日休不仅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客观全面
(4)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解析:
(1)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故填洛阳,涿郡,余杭。
(2)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隋朝一位杭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需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三段,不走永济渠。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我同意皮日休的观点,理由:皮日休不仅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客观全面。
(4)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五、答案:
(1)“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的意思是国家的粮食运输,全靠大运河.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意思是往北可以通到北京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古时扬州亦称江都)经营运输,大运河的利用价值是很广的.因此两句诗是大运河的描述.
(3)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5)隋朝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故答案为:
(1)国家的粮食运输,全靠大运河.
(2)大运河.
(3)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4)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解析:
本题以古人对大运河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六、1、【答案】
(1)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 G:洛阳
(2)隋炀帝
(3)材料三。(2分)皮日休的诗句既指出运河开通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也揭露了隋炀帝利用运河巡游江都的腐化生活。他的评价较为全面、中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运河。材料一中,A 、B、C、D、 E、F、G七个字母所代表的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涿郡、余杭、洛阳。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开通的。材料三的观点比材料二更全面,因为皮日休的诗句既指出运河开通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也揭露了隋炀帝利用运河巡游江都的腐化生活。他的评价较为全面、中肯。
2、【答案】
(1)洛阳,涿郡,余杭(3分) (2)淮,钱塘 (2分)(3)目的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意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20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问考查学生对课本插图的认识,A为洛阳,B为涿郡,C为余杭。
(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①为淮河,②为钱塘江。
(3)此问考查课本基础知识,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肯定是涉及统治者方面的,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因为交通的方便。
(5)考查隋朝大运河开通的背景。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隋朝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