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授课时间: 2022 年 月 日 星 期
课 题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 型 讲授 课时 1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背景、主要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图片和视频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题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导入新课 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连煤油、铁钉等日常生活用品都要靠进口,被冠之以洋油、洋钉的称谓,更不用说制造汽车、飞机了。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各种汽车奔驰在城乡的大道上,我们自行设计的飞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巨大的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出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回答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3.出示材料: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回答上述两则史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4.出示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 师生共同总结: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5.教师讲述: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强敌环伺,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阅读课本,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教师强调:①旧中国的工业十分落后,如不优先发展重工业,不能自己制造机器,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中国在近代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就是因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国防工业落后,要想避免历史的重演,必须发展重工业。 6.为什么在制定“一五”计划的时候,重点发展重工业,还要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教师归纳:因为建国初期,一贫如洗,物质极大的匮乏,必须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的发展其他部门,以解决百姓生活的燃眉之急。 7.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结合教材,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 师生共同总结: 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宝成、鹰厦铁路,三公是指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四厂是指鞍山无缝钢管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7.教师讲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阅读教材,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出示示《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多人来讨论呢?说明了什么? 3.阅读课本,结合材料,说说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这部宪法的制定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4.教师讲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5.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五四宪法所蕴含的宪法理念和国家基本制度,成为之后历次修宪的蓝本。无论从宪法起草的民主程度,还是从全民参与讨论的广泛范围,五四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空前绝后的。 三、课堂总结 1956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建设的初步经验。五四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广大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学生回答: 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学生回答: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学生回答: 时间:1953-1957年底。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生回答:说明了我国政府尊重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利益,体现了民主。 学生回答: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板 书 设 计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1.导学案 2.背诵知识点
教 学 后 记 本课内容总体上学生还是较感兴趣的,特别是与现在生活关系密切的时事、经济发展概况、国家经济发展前景等,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备课时要把历史的现实作用放在一定的位置,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史是有用处的。本课做到了重点突出,重点讲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有效地进行了前后的对比,说明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之间的区别,否则学生会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