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的人生感悟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深邃的人生感悟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6 14:4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深邃的人生感悟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内5课时+课外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庄子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有诗人的气质,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庄子》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期,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水平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
本单元依托鲁人版教材第三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中的《逍遥游》,结合老庄思想、佛道儒思想的异同,进行拓展研究。
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庄子其文其人。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本、交流讨论的方式,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和作品,对道家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专题二、三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专题二,形象的说理风格。在专题一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文本分析,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初步了解庄子形象化说理的风格。专题三,深邃的人生智慧。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通过对《逍遥游》的进一步解读,了解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无所待”思想,把握庄子追求绝对自由人生观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自己的人生规划,对庄子人生观的优劣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通过本主题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庄子其人其文、老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2.把握《逍遥游》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结构。
3.文言词句积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分层次朗读与品味,学习本文说理的基本方法,进而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3. 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2.正确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和绝对自由思想,树立合乎规范的自由理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
2.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4.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5.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庄子的人生观是什么?
2.庄子是如何通过《逍遥游》体现自己的人生观的?
3.如何评价庄子的人生观?
专题划分
专题一:庄子其人其文 ( 2课时)
专题二:形象的说理风格 ( 1课时)
专题三:深邃的人生智慧 ( 2课时)
专题一
庄子其人其文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整个单元的基础,是“知人论世”的起点,主要是以《逍遥游》为切入点,对《庄子》一书的主要内容和风格特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让学生对庄子其人和其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以道家思想为切入点,结合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主要特点,让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积极意义;以诵读《逍遥游》为重点,体会庄子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
专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庄子其人其文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庄子的生平经历及其哲学、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逍遥游》。
4.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知道的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或成语有哪些?
2.老庄思想有哪些主要特点?
3.《逍遥游》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五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庄子。
2.多媒体展示:庄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哲学、文学方面的成就。
3.自由朗读:扫清《逍遥游》中的字词障碍,初步体会《逍遥游》的行文特点。
4.小组研讨: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
5.当堂检测: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
第二课时:
1.熟读课文《逍遥游》,把握文章的整体风格特点。
文章中有哪些你所熟知的成语典故?文章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2.小组探究: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2)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
(3)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
(4)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3.背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同时体会庄子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和生动形象的说理特点。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专题三
深邃的人生智慧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通过对《逍遥游》的进一步解读,了解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无所待”思想,把握庄子追求绝对自由人生观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自己的人生规划,对庄子人生观的优劣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2.利用“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讨论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庄子“逍遥游”人生境界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庄子的观点,哪些人可以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3.庄子思想对你有哪些启迪?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中国庄子:http://www.zhuangzi.gov.cn/Index.html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760.htm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五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诵读品味:学生反复诵读《逍遥游》,体味文中对鲲鹏、蜩、学鸠、斥鴳、宋荣子、列子等的描述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2.小组探究:“逍遥游”人生境界探析
(1)庄子的“逍遥游”说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2)根据庄子的观点,哪些人可以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3.小组交流探究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1.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庄子的资料,形成对庄子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2.小组推荐优秀资源,进行资料汇总,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借此体会庄子的哲学思想。
3.小组研讨,在综合分析庄子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庄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客观公正的分析庄子的思想。
4.交流庄子思想对自己的启迪。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启发,为自己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2.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3.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4.能够学以致用,合理借鉴古人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