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六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秦统一后,赢政“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对王的称号已不满意,于是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 继承上古传统 B. 尊崇儒家思想 C. 突出个人功绩 D. 制造暴政依据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规定( )
A. 意在恢复西周的分封制 B. 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C.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种姓氏的由来,与其相关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先代治国,分土建邦,子弟相沿,血脉为系,难以行远。”秦始皇为解决“难以行远”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统一文字 B. 修筑长城 C. 推行郡县制 D. 统一货币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苏轼总结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由此,汉代主要的选官方式是( )
A. 世袭 B. 察举 C. 科考 D. 自荐
“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 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如果你到过故宫,你会在“某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样的文字。“某处”景点是指( )
A. 内阁 B. 南书房
C. 军机处 D. 议政王大臣会议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明太祖采取的措施( )
A. 重用侍从、秘书,分散相权 B. 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C.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 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学习结束后,有四位同学分别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公元前508年,雅典公民大会召开,大会投票表决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公民庇特拉的名字被刻在如图所示的这类陶片上,他的得票超过了半数。这样,他将面临( )
A. 当选执政官 B. 流放国外
C. 进入十将军委员会 D. 成为公民大会轮值主席
古希腊的城邦一般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特征是( )
A. 中央集权 B. 农耕文明 C. 小国寡民 D. 寡头政治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指的是( )
A. 民主制度 B. 公民大会制度 C. 法律制度 D. 帝国制度
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历史意义是( )
A. 标志着罗马习惯法诞生 B.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C. 标志着罗马公民法诞生 D. 标志着罗马万民法诞生
今年(2016年)90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登基64年,她是英国最高国家元首,深受英国人民爱戴。但她却“统而不治”,下列哪一制度与此有关( )
A. 君主立宪制 B. 君主专制 C. 民主共和制 D. 中央集权制
2008年民主党的奥巴马当选为为新一届总统。任职期间他( )
A. 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B. 主持国会工作
C. 行使最高司法权 D. 掌握最高行政权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各个国家确立的形式有所不同。下列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国代议制特点的是( )
A. 强调国家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
B. 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
C. 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D. 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的观点反映了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典型特点是( )
A. 人民是实,君主是虚 B. 议会是实,司法是虚
C. 君主是虚,立宪是实 D. 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德意志帝国宰相对( )负责
A. 联邦议会 B. 帝国议会 C. 帝国皇帝 D. 内阁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
A. 英国《权利法案》--联邦共和制
B. 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 德意志帝国宪法一君主立宪制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共和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1
材料二:图2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中书、门下、尚书各有哪些职能?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材料表面意思是继承了上古的传统,但是有所修改.
B.秦始皇时期推崇的是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
C.从材料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三皇五帝,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功劳和业绩.
D.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不是为了自己的暴政服务,这不符合逻辑.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来分析.
秦始皇统一中国,切实建立了了不起的功绩,他开创的皇帝制度,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为后世王朝所沿用.
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汉“推恩令”的具体表现。
汉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故排除A。
颁布推恩令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B说法片面。故排除。
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对西汉“推恩令”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西汉“推恩令”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答案】B
【解析】注意题目的关键词封地,封国,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制,或分封制度,其含义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以及古帝王的后代,封他们为诸侯,由他们全权管理封地内的事务,所题目的现象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故B正确。
禅让制是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而已,排除A。
宗法制的相关信息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国王对地方进行管理,不合题意,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答案】C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先代治国,分土建邦,子弟相沿,血脉为系,难以行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解决“难以行远”所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知识,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郡县制,考生可结合材料“先代治国,分土建邦,子弟相沿,血脉为系,难以行远”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郡县制,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5.【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体现“国家”一体的是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和国家统治,利用“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故选:A。
考查西周的宗法制。
注意宗法制的理解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察举制,要求学生结合古代选官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7.【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枢密院”,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参知政事分割丞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丞相的军权,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需要掌握宋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置的机构,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枢密院”。
本题考查对宋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置的机构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是军机处的流程,说明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军机处,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军机处,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9.【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朱元璋认为丞相是祸害之源,因此他废除丞相制度版,故C正确。
A是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
B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
D是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权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A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选项C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选项D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考查学生对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的理解掌握。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的理解掌握能力。
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陶片放逐法规定若大会同意就召开全体公民集会进行投票,只要出席人数达到6000而某人获多数票就要流放国外10年,但不动其财产,故公民庇特拉将面临流放国外,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公民庇特拉的名字被刻在如右图所示的这类陶片上,他的得票超过了半数”。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12.【答案】C
【解析】A.咱俩可以看出,古希腊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少数人,其主要的特征是小国寡民。而不是中央集权。
B.材料体现不出以农耕文明为主。
C.从材料可以看出,只有一个城市,而且人口只有几万人到数十万不等,典型的是小国寡民的国家。
D.材料看不出政治体制是寡头还是民主制。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城邦,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城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其次要认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解读出小国寡民的特征。
13.【答案】C
【解析】罗马的“伟大”指的是罗马的法律影响深远。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尤其是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影响更为直接。正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之一的大陆法系,亦称为罗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也非常适合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专制黑暗的封建法制、克服诸侯割据和政治分裂局面以及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法制的重要武器。
1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在平民的斗争下,《十二铜表法》诞生,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故B正确,排除A。
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总称,排除C。
万民法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十二铜表法》。
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诞生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5.【答案】A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2016年,英国女王已在位64周年,这一现象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体现,故选A;
英国不是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C;
题干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关系,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是扎实掌握英国政体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
16.【答案】D
【解析】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力,但是美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美国总统不主持国会工作。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政体,要求学生结合美国政体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美国分权制衡政体的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7.【答案】D
【解析】A.分权与制衡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所共有的,排除。
B.“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是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错误。
C.“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是指德国的君主立宪制,错误。
D.“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是指法国的议会共和制,符合法国代议制的特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法国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关键在于掌握1875年宪法的内容。
本题以1875年宪法为切入点,考查法国民主政治,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8.【答案】D
【解析】所谓的“门面”指帝国宪法表面上建立了资本主义代议体制,包括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实际上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度,表明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典型特点是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是很不彻底的代议制。
19.【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由皇帝直接任命,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德意志帝国宰相”。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联邦共和制,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故C项正确。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是议会制共和制,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需要掌握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政体。解题的关键是对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政体的识记。
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考查对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政体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21.【答案】【小题1】制度:三省六部制。职能: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小题2】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解析】(1)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度,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中书”“门下”“尚书”,结合所学可知职能。
(2)考查的是美国的民主政治,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国会”“总统”“联邦法院”,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本题考查了东西方政治制度,考查了三省六部制度和美国的民主政治,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