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9 08: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单选题
1.花剌子密是古代阿拉伯的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12世纪,印度数字和零号通过花剌子密的著作传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作“阿拉伯数字”,后为全世界所采用,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文中这个“独特的民族”指的是
A.古代阿拉伯 B.古代埃及 C.古代罗马 D.古代希腊
3.16世纪末,日本大将丰臣秀吉率20万大军侵略朝鲜。因此,朝鲜采取的对策是(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C.联合中国军队抗击侵略
D.建立军事机构——幕府
4.幕府政治始于12世纪末廉仓幕府建立,结束于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天皇。下列体现其特点的是( )
①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
②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③幕府是国家最高政权机关
④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的实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古代南亚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后来文明中心逐渐转移到今天的印度北部,这里先后建立起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笈多帝国最早兴起于恒河下游
B.笈多帝国时期印度教成为国教
C.德里苏丹国家由突厥人建立
D.德里苏丹国家在地方划分行省
6.下图反映了 15—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的疆域。下列相关事件对东西方贸易产生消极影响的是( )
A.最高统治者苏丹拥有全国土地
B.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
C.由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D.控制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7.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是( )
①宗教领袖
②国家和军队的主宰
③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④全国主地的最高所有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8.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深刻影响了欧洲和亚洲的历史。其中之一是15世纪中期灭亡(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9.中世纪阿拉伯人在文化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他们对数字和零符号系统的改造与推广做出了贡献,以致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这种数字最早起源于( )
A.古代中国 B.古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美洲
10.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广泛进行商业活动,当时的都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它是( )
A.开罗 B.巴格达 C.麦地那 D.亚历山大
11.有学者称:“如果以事态发展的影响为标准,那么,穆罕默德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能够说明这一看法的历史依据是( )
①创立了伊斯兰教
②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③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④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花刺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计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13.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天皇掌握了实权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4.10世纪,贵族豪强为争夺土地,保护庄园,建立起私家武装,逐渐形成日本古代社会的()
A.市民阶层 B.武士阶层 C.幕府 D.封建庄园主
15.下列关于奥斯曼土耳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B.曾一度垄断亚欧之间的商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C.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信奉基督教,其首都是基督教活动的中心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在保留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带上了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快之伟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及。
——[英]尼科尔森《阿拉伯文学史》
(1)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谈谈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材料三 种姓制度……以神的名义把人按照严格的等级加以区分:婆罗门——祭祀和学者,离神最近;刹帝利——王公与武士,俗世掌权者;吠舍——农商手艺人,辛勤劳动者;首陀罗——佣人与苦工,供人驱使者;达利特——孤立无种姓,不可接触者。
一一纪录片《金砖五国》解说词
(2)种姓制度是了解古代印度社会秩序的一把钥匙,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材料四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诏书由四条组成: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和人民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划分京师及地方行政区划,选任各级行政官员。整顿军事、交通制度。编制户籍、计账,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租额。废除旧赋役,统定庸调额。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3)阅读材料四,从改革内容的角度,简述日本大化改新是如何学习中国唐朝的。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 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 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 导致了什么后果
(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1.D2.C3.C4.B5.D6.D7.C8.C9.B10.B11.A12.B13.D14.B15.D
16.(1)特点: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原因:统治者提倡和重视;阿拉伯人热爱学习、热爱文学;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兼容并蓄、开放性。
(2)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一套严格的阶层划分和细致的职业分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废除世袭的氏姓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仿唐制设立中央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制;在经济上仿隋唐均田制,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把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17.答案:(1)对待:学习和模仿先进的外国文化;影响:使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其他言之有理的回答也可)
(2)中国清朝。闭关自守。导致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近代列强侵华。(其他言之有理的回答也可)
(3)略。提示:从善于学习、借鉴、创新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