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加权平均数(1)

文档属性

名称 4.3加权平均数(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1-26 15:5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4.3 加权平均数(1)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权平均数与权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理解权数即时频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准备
相关题目
课前预习
什么叫做频数?
什么叫做权数?
什么叫加权平均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复习导入
探索新知
什么是算术平均数?
写出算术平均数的公式?
1、某车间100名工人某日的产量(件)如下表所示,你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即时这一天他们的平均产量吗?
日产量
20
21
22
23
24
25
工人数
5
8
20
40
18
9
分析:
这些工人日产量的和除以工人总数,就得到平均日产量。
解:

所以,该车间100名工人这一天的平均产量为22.85件。
小结:在上面的问题中,日产量为20件的有5人,为21件的有8人,……为25件的有9人。就是说,在工人的日产量这100个数据中,数据20出现了5次,数据21出现了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问题。
师生共同解答问题。
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例题讲解
8次,……数据25出现了9次。
在一组数据中,一个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叫做该数据的频数。
试一试:
分别说出上面的问题中数据22,23,24的频数。
归纳总结:
由5+8+20+40+18+9=100,以及
思考:这两种解法有没有本质的不同?
例1 为了考察全县12岁男生的平均身高,从中随机抽取了240人,测得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表所示:
身高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人数
2
10
16
56
70
56
20
8
2
计算这个样本的平均数(精确到1厘米),并由此估计全县12岁男生的平均身高。
解 由题意,数据
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的频数分别为
2,10,16,56,70,56,20,8,2.
由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
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
师生分析问题,然后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师生分析,然后板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巩固练习
小结
作业
小结:通过随机抽样,可以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练习
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射中10环2次,射中9环7次,射中8环8次,射中7环3次,求平均每次射中的环数(精确到0.1环)。
八年级一班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是:50分的5人,60分的9人,70分的12人,80分的9人,90分的4人,100分的1人,求该班这次测验的平均成绩。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习题4.3A组第1、2题。
师生总结。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从算术平均数入手,学习了加权平均数,对加权平均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了解了相关概念如:频数、权数等等。在这节课中有部分同学对频数和权数的概念分不清楚,造成了学习上的障碍。特别是“权”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比较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