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8 12: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6分)
(1)mǔ zhǐ(   )虽然xiàng mào(   )丑陋了一点,但是作用很大,不过对于整只手来说,它的作用又是miǎo xiǎo(   )的。只有五根手指tuán jié(   )起来,才能发挥出手最大的作用。
(2)如果一个人yǎng zūn chǔ yōu(       ),又贪图xiǎng lè (   ),那么他势必成不了大器。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造诣(yì)   薄弱(bó)   琴弦(xián)
B. 胚胎(pēi)  憎恨(zēng)  揿电铃(qìn)
C. 窈窕(tiǎo)  轧马路(yà)  污秽(huì)
D. 天赋(wǔ)  窘迫(jiǒng)  祸患(huò)
3. [易错]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礼貌  骚痒 B. 纵横  钮扣
C. 爱憎  付庸 D. 秽物  螺丝
4. 请你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将字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4分)
A. 是,就是 B. 就,于是
C. 才 D. 你的,你们的
(1)家祭无忘告乃翁。   (   )
(2)父不在,乃呼儿出。   (   )
(3)失败乃成功之母。   (   )
(4)唯虚心乃能进步。   (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 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C. 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
D.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
6.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讲笑话时应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要沉住气,自己不笑场。
B. 从《杨氏之子》孔君平和杨氏之子巧妙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机智的孩子。
C. 在丰子恺笔下,人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性格,他最不喜欢无名指和小指。
D. 《童年的发现》中,作者小时候经过大胆提问、认真思考,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启示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探究能力。
7. [疑难]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2分)
A. 这个面包小得连塞牙缝都不够。
B. 会场上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
C. 杭州西湖的水平静得像一面大镜子。
D. 你们不要想在这芝麻大点儿的地方踢足球。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听到小明从楼上摔下来的消息,大家都感到心惊胆战。
B. 听了抗疫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C. 奶奶绞尽脑汁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想起来把家里钥匙放在了哪里。
D. 因为准备充分,小华在参加围棋比赛时心里始终七上八下的。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尽管夜已经深了,老师还在灯下备课。
B. 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他乐于助人。
C. 只有在祖父的园子里,我才能找到童年的快乐。
D. 张老师亲切温柔,她不是我们的老师,就是我们的大朋友。
10. 根据课内知识填空。(4分)
(1)一个人如果有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就不会去做,这就像《朱子语类》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杨氏之子》中最能体现杨氏之子“甚聪惠”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40分)
(一) 燃烧的“冰块”(18分)
人们印象中的能源,大都是常见的煤、石油或天然气。不过,一种被称为“冰”的新能源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可能有人会纳闷,冰怎么会燃烧呢?其实,这里的“冰”并不是普通的冰块,而是一种晶莹剔透并可以燃烧的“可燃冰”。
在地质上讲,可燃冰称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外形很像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陆续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它。与冰有所不同的是,可燃冰有极强的燃烧力,可作为上等能源使用。因为可燃冰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所以也被称为甲烷水合物。
可燃冰对外界的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只能存在于温度低于10℃,压力高于10MPa的环境下。只有这样,它才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力下降,甲烷气便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不一会儿也就找不到了。
可燃冰之所以被人关注,就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是一种新型的可为人类服务的能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相似,它也是埋藏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物质在缺氧环境中,一些厌氧性细菌把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和压力下就形成了“可燃冰”。最根本的原因是,天然气和水能在温度2~5℃内结晶。
不过,并不是有天然气的地方,就能形成可燃冰,还需要有一定的压力和低温的环境。同样,在一些冰冷的冻土带,也可能存在大量的可燃冰。
任何事物有利就有弊,可燃冰也不例外。根据专家研究发现,这些可燃冰尽管能充当能源,给人类带来方便,可它们也会对地球环境起到破坏作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可燃冰中的甲烷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会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因此,如何充分地利用新能源,而又适当地控制这些能源的负面效应,就成为一个新的严峻挑战。否则,可燃冰中的大量甲烷不慎逃逸到大气中,地球上就会出现难以估量的后果。另外,固结在海底的可燃冰,一旦外界条件变化,甲烷气会从水合物中释出,也会让海底发生各种变化,甚至会毁坏海底工程设施,所以,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问题还有许多,我们期待他们有更好的收获。
(选自《中国少年儿童趣味百科全书》)
11. 下面哪一项是不常见的能源?(  )(4分)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可燃冰
12. 下列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哪一项?(  )(4分)
A. 天然气 B. 可燃冰
C. 甲烷水合物 D. 天然气水合物
13. “原来,可燃冰中的甲烷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会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题目中“冰块”加引号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捅马蜂窝(22分)
爷爷的后院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说。
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儿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就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吓得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消肿后的几天里我都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后来爷爷告诉我:“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那它为什么还要蜇我呢,这样它自己不也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那是多大一个家呀!它当然要跟你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我不禁想起那天马蜂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看着被捅下的蜂窝和马蜂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niè)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那一群无家可归的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有删改)
15. 爷爷后院最壮观的是什么?(  )(2分)
A. 鸟儿 B. 蝶儿 C. 虫儿们 D. 马蜂窝
16. 文中捅马蜂窝的人是谁?(  )(2分)
A. “我” B. 妹妹 C. 奶奶 D. 爷爷
17.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这句话采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4分)
A. 外貌描写 B. 动作描写
C. 侧面描写 D. 心理描写
18. “我不禁想起那天马蜂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4分)
A. 这句话表现了“我”对马蜂拼死一搏行为的敬佩。
B. 这句话表现了“我”对马蜂拼死一搏行为的不解。
C. 这句话表现了“我”对马蜂拼死蜇“我”心有余悸。
D. 这句话表现了“我”对马蜂拼死蜇“我”心存仇恨。
19. 仔细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你会怎么评价文中的“我”?请联系文章至少说出两个方面。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1. “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请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你经历过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 (1)拇指 相貌 渺小 团结
(2)养尊处优 享乐
2. D INCLUDEPICTURE"框1.EPS" INCLUDEPICTURE \d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好卷 5 语文 R福建\\框1.EPS" \* MERGEFORMATINET [易错]“天赋”的“赋”应读“fù”。
3. D INCLUDEPICTURE"框1.EPS" INCLUDEPICTURE \d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好卷 5 语文 R福建\\框1.EPS" \* MERGEFORMATINET [易错]“骚痒”应是“搔痒”;“钮扣”应是“纽扣”;“付庸”应是“附庸”。
4. (1)D (2)B (3)A (4)C 
5. C 6. C
7. C INCLUDEPICTURE"框1.EPS" INCLUDEPICTURE \d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好卷 5 语文 R福建\\框1.EPS" \* MERGEFORMATINET [疑难]本选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其他选项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8. D 9. D
10. (1)人有耻 则能有所不为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
(一)11. D 12. A 
13. 这句话采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清楚明白地说明了可燃冰中的甲烷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严重许多,突出了可燃冰中的甲烷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十分大。
14. 加引号表示有特殊含义,因为题目中的“冰块”不同于普通的冰块,而是指天然气水合物,一种白色的,外形很像冰的固体物质。
(二)15. D 16. A 17. B 18. A 
19. 读出了作者对自己捅马蜂窝行为的后悔和自责,以及对那一窝马蜂的担忧。
20. 示例:“我”是一个天真淘气的孩子,听了奶奶的话后便忍不住去捅马蜂窝;“我”也是一个善良、热爱小动物的孩子,虽然捅马蜂窝被蜇了,但当得知马蜂也不能活时,非常自责、后悔。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
21. 略。
10 / 11